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冉景明的药材人生

日期: 来源:恩施日报收集编辑:恩施日报

衣锦还乡,只为心里那份舍不下的乡情;至诚至信,那是他的立身之本;带富乡邻,他说那是质朴的村民该得的。他就是冉景明,恩施市弗居生态药业专业合作社创始人之一、可道(恩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法人,恩施市太阳河乡石林村人。

近日,他入选“硒都榜样”,让我们走近他,聆听他的故事。

乡情

月是故乡明,近乡情更怯。

时隔8年,冉景明依然难忘2015年农历腊月二十七这个特殊的日子。

那天,返乡过年的他收到一条信息,该乡党委、政府邀请全乡返乡能人下午一起吃刨汤。

饭桌上,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一起给大家敬酒,诚邀在外的太阳河人返乡创业,一起建设家乡,并承诺政府将竭尽全力给予支持。

一碗酒下肚,冉景明的身上和心里都暖烘烘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一席掏心窝子的话,坚定了他回乡创业的想法。

回家,这个声音在冉景明心里呼喊了好几年。这个23岁就前往深圳打工的年轻人,在商海乘风破浪几年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事业的成功却没有带给他归属感。遥远的家乡,有自己的家,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

“太阳河,碗大个窝,出门就爬坡,吃米全靠拖。”太阳河乡流传下来的歌谣唱出了曾经因地理环境而导致的贫困,一大批年轻人被迫背井离乡。

在外打拼的这几年,跨越式发展的不仅是冉景明,家乡也在悄然变化:路通了,网络好了,村里的新房也越建越多。不变的是冉景明难舍的乡情和熟悉的乡邻。

冉景明惊喜地发现,家乡的发展机会多了!

随即,他和几个同样外出务工的伙计碰头商量后决定:返乡发展中药材。

诚信

23岁,只身一人,大专毕业,任何一个标签都让冉景明的打工路不平坦。好在“吃苦对其他人来说是难事,但对农村出去的我们是最容易的事”。

看中了沿海人青睐中药材的商机,祖辈三代种植中药材的血脉开始“觉醒”,冉景明决定从事药品营销工作。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他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走破了多少双鞋他已没了印象,只觉得“浑身都是干劲儿”,跑销售、装车、卸货,他“一条龙”服务。

勤奋、耐劳、实诚,“70后”农村孩子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帮助他在商海中乘风破浪。慢慢地,他拥有了生平第一辆自行车,开办了自己的药品连锁店。2005年,药店年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

答应了返乡创业后,冉景明一言九鼎。次年,他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创立了恩施市弗居生态药业专业合作社。尽管做好了“啃硬骨头”的心理准备,但他们还是在“一穷二白”的现实面前感到“压力山大”。

只有一条泥巴路通往基地,不通水、弱电压……在他的手机里,至今保存着一张他们的车陷进泥坑的照片。

当地党委、政府及时出马,将水泥路一直铺到了田边的烤房,把自来水接到田埂上,协调安装专用变压器。

与此同时,冉景明大力发展党参、牡丹皮、贝母等中药材,保底收购村民种植的中药材,创办可道(恩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最困难的那几年,他卖掉了广东惠州的两个连锁药房来支付村民的劳务费和收购药材的钱,因为“答应了他们现结”。

2017年,合作社初战告捷,年产值超350万元。2022年,合作社和可道(恩施)年产值破600万元,每年支付村民土地租赁费和劳务费共计120余万元。

共富

自己淋过雨,所以愿意为别人撑伞。

返乡后,看着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邻,冉景明于心不忍,决定带领他们一起致富。

常年游走在药材市场中,他根据自己的见识和经验预判行情,指导村民适时选种药材,帮助他们避坑;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助村民增收。

村民都为蓉就是这“共富”的一员。

在冉景明的带领和指导下,53岁的都为蓉发展了11亩贝母,加上在基地务工,年收入4万元左右。

“像她这样的成员,我们全村共有40多户,共计发展中药材500余亩。”村党支部书记谭家乔说。

蒋求峰家三代煮酒,返乡后重操旧业。为增加中药材的附加值,6年前,冉景明和他一起研制党参酒,将玉米和党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采用古法进行蒸馏。经过反复试验,现已产出10万公斤原浆酒,预计明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预测,村民的药材收入和冉景明的公司收入都将大幅提升,蒋求峰的手艺终于有了大展拳脚的舞台。

心有半亩方田,藏于世俗人间。

在冉景明的规划里,明年,牡丹皮即将开花,届时,该村将成为一片牡丹花海,药旅融合将成为村民新的经济增长点。(恩施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亚玲 向 磊 通讯员 向雪娇)

相关阅读

  • 【发现·乡村】“二妈”郑晓燕

  •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庄净茹 梅思宇 文/图“二妈,快看,我又拿了奖状!”前不久,郑晓燕来到桃源县架桥镇叶家坡村杜氏姐弟家中走访时,弟弟杜胜宏挥舞着奖状,兴奋地朝郑晓燕跑
  • 年轻人为啥着迷手机壳?

  • 每年,手机新品如雨后春笋,各类“X”“Pro”“Mate”型号让人眼花缭乱,更新换代速度让人措手不及。伴随着手机的不断推陈出新,商家会推出系列配套产品,换一部手机的同时,也许要换数
  • 凉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突围

  • 抢抓生物经济发展机遇凉山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突围生物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向“阳”而生,凉山抢抓发展机遇,以得天
  • 刘森之:“走”出真情 “访”出暖情

  • □ 本报记者 刘子璇 通 讯 员 魏向荣成为一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后,刘森之选择来到偏远的孝义市西辛庄镇郝家湾村。勤恳踏实、活泼有趣、单纯可爱……这些是村干部、群众对刘森之
  • 贵州贵定:一件“小事”,“滋润”了民生大事

  • 近日,贵定县金南街道乐芒村正紧锣密鼓兴修水渠,工人们抓紧开展基础渠道的修建,挖坑、搭架、运水泥……大家干劲十足。村民齐心修沟渠乐芒村这条水渠是村里面的“生命渠”,负责乐
  • 永清县柿柿红小镇奏响特色产业兴旺曲

  • 近年来,永清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京津冀高端西红柿主产区为发展定位,积极推进柿柿红小镇建设,以彩木营村为主导,辐射周边多个村街,标准化生产面积稳定在5000亩,年产量约2.5万
  • 弥勒这个村种出“金果果”,10元/公斤不愁卖!

  • 近年来,弥勒市江边乡布腊村委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以种植砂糖橘为主的生态林果产业,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瓜果飘香的绿色宝地。今年十月,布腊村委会500亩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冉景明的药材人生

  • 衣锦还乡,只为心里那份舍不下的乡情;至诚至信,那是他的立身之本;带富乡邻,他说那是质朴的村民该得的。他就是冉景明,恩施市弗居生态药业专业合作社创始人之一、可道(恩施)健康科技有
  • 莫让“问一下”烂尾

  •  “我帮您问一下”,必须要真问,问清楚、问明白,同时还不能一问了之、事止于问,而要问出结果来,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江武  前不久,朋友准备发展特种养殖,到乡政府
  •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急诊护理的应用探讨

  • 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 急诊科 莫世娇在临床过程中,作为急诊常见问题之一,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其会导致患者心肌组织血运功能受到影响与阻碍,若不能及时进
  • 让适老化改造跟上“银发浪潮”

  • 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积极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让住宅空间能够满足安全、便利、舒适、健康的养老需求,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的必要举措。  
  • 陕西进入试点!药品说明书将有这些适老新变化

  • 国家药监局10月31日发布《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决定在部分口服、外用等药品制剂中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试点工作旨在优化药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