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善城有“范”丨为何是嘉善?这场全省大会别出“新”意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顾雨婷 共享联盟·嘉善 郦慧佳 制图 通讯员 张文燕 宋依依

 

能源决定未来。

“双碳”战略大背景下,属于新能源的巨大风口,来了。

4月11日下午,一场浙江全省的经济盛会将在嘉善举行,吸引了来自沪苏浙皖长三角三省一市的行业代表共同参与。会上,浙江省将启动“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并举行新能源产业重大投产项目对接合作大会。

作为浙江“十链百场万企”系列活动的首场,这次大会聚焦的是新能源产业,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一揽子对接活动,促成一部分的项目签约。来参会的,有浙江全省重点新能源产业和电站项目的代表,也有省内外新能源产业上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机构代表,有高校研究院所,也有金融机构。

正是,人才济济,需求多多。这样重磅的全省活动,又是首场,为何选择办在嘉善?我们从一个“新”字,试着去找答案。

大会:以心换“新”

这场大会办得用心。

翻开大会活动安排表,我们发现一个细节。近500人参加的大会,企业代表人数占了一半以上。这是一场企业“唱主角”的大会。而大会的目标定位也十分清晰:以重大项目投产为牵引,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需信息交流对接平台,推动产销对接、产才对接、产研合作、产融合作和项目落地,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体系,招引产业链项目。

又一个关键词进入视野——产业链。放眼全球,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行业的生产成本正在逐步降低,新能源的产品市场也将进一步打开,全球新能源革命正处于爆发的增长期新能源产业承载着能源革命、交通革命、技术自主创新、产业弯道超车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等多重战略意义,既是世界尖端科技的比武场,也是全球各国政策重点支持的方向。

 

产业发展,要有“时代感”。新能源这个大产业,产业链足够广,也足够长,细分领域机遇层出不穷,丰富到令人叹为观止。抓住了,就是机遇。

光伏、锂电、氢能源、核能……新能源中有太多抢眼的领域,单独拿一个出来,就可能是万亿级的市场或赛道。新能源,太重要了。而这场大会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打通新能源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供需通道,让双方深入交流,寻找合作共赢的契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再细看议程,我们又发现,会上将发布浙江全省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情况,并由嘉兴市政府、嘉善县政府发布新能源产业链招引的相关政策。紧接着,部分在省内投产的新能源企业将上台进行企业及产品、发展需求的介绍。不少企业是业内翘楚,如正在积极布局智能电气、绿色能源、工控与自动化、智能家居以及孵化器等“4+1”产业板块的正泰,还有由青山控股集团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投资布局的兰钧新能源等。

我们也注意到,活动中还将举行一系列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签约及产业配套服务合作签约。有产业链延伸的合作,也有校企平台的携手,还有金融对产业发展的助力等等。以心换“新”,新能源产业要在浙江发展,正需要多办些这样的大会和活动。

眼光:求“新”若渴

发展产业,浙江省市县向来同频共振。嘉善,一直求“新”若渴。

从十一五期间提出发展“4+4”重点产业,到十二五期间发展“2+2+2”重点产业,再到十三五期间发展“3+3”重点产业,不管主导产业定位如何变化,嘉善都始终将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重点之一。

 

眼界决定眼光。正是看到了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机遇,嘉善才将新能源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相较于光伏,这两年,氢能源和储能产业在嘉善的表现更为亮眼。

先说说氢能产业。目前,嘉善有氢能制造龙头企业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也有世界500强法国液化空气公司、央企中国石化、浙能集团等行业龙头引领。截止目前,累计投资嘉善的氢能项目达8个,总投资额达到10亿元。

2019年,浙江省首座集加油、加氢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站嘉善善通加油加氢站在嘉善投入运行,运行至今单日最高加氢量已突破1吨。为构建形成完善的供氢、用氢消费端社会化服务网络,嘉善又积极建设2座含加氢供能的综合供能服务站,与中国石化合作的嘉善客运中心加氢站和与浙能集团合作的嘉善客运中心东站(姚庄)加氢站,此外,还有南北暑村加氢站正在建设。

在氢能应用上,嘉善也作出示范,初见成效。目前,嘉善已推广应用100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涉及11条线路,覆盖全县城区及各个乡镇,实现氢能源公交车在嘉善高铁南站环线上首发试运营,并开通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氢能源公交车线路,成为全省首个开通氢燃料公交车的县(市、区)。去年7月,20辆氢能源货车在嘉善“持证”上岗,成为全省首批。可以说,嘉善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已相对完善,初步形成了涵盖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加氢站建设的产业发展“嘉善模式”。

 

再看储能产业。目前,嘉善储能产业企业共22家,其中涉及锂电池以及配套企业7家,重点龙头非兰钧莫属。自2020年落户以来,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连续多次在嘉善增资新建项目。前不久,兰钧新能源三期项目再次签约落户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预计三期建成达产后,将新增年产值超400亿元。兰钧连续追加投资,正不断推动嘉善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入千亿级产业集群,其发展动力可见一斑。

在嘉善,还有一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2022年,嘉善拥有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规上企业约55家,产值超80亿元;新能源及电子元器件相关规上企业约10家,涉及动力电池、雷达、智能驾驶系统及IGBT等多个方面。

嘉善正跑上越来越多的细分赛道,新能源的“大树”,枝繁叶茂。

未来:从“新”出发

得新能源者得天下。

求“新”若渴,是浙江人的姿态。事实上,在嘉兴,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风头正劲。

在秀洲,光伏产业引人注目。近年来,秀洲区持续深化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聚焦能源“双控”,抢抓“双碳”风口,以应用、项目、创新共促发展,全力打造光伏全产业链生态圈。隆基、阿特斯、福莱特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来到秀洲生根发芽,“电池片+光伏玻璃+配套产业+组件”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到海盐,必看核电产业。以秦山核电站为基础,海盐成立了核电产业发展服务局,专门推进核电产业发展,并组建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联盟,一直致力于核电关联产业发展。“抱团发展、错位发展、关联发展”是海盐核电越走越稳的秘诀。目前,海盐的核电关联产业联盟内,已实现了三代核电AP1000主油箱、LED核岛照明系统、核电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核岛混凝土钻头、核岛主管道用渣锻件、核级钢管、核级(1E)变频机柜等首台套装备的研发。

后起之秀,当属嘉兴港区。围绕氢能产业做规划,嘉兴港区高标准谋划了一个产业园、一个配套政策、一个运行平台、一个基金和两个中心。其中,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首期重点打造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科技园,通过集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增强氢能产业链、绿色生态链,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面向未来的创新型高能级产业生态园。

此外,嘉兴港区还与头部企业共同成立了规模5亿元的氢能产业发展基金,将引入产业链核心科技企业,并成立嘉兴港区氢能产业链党建联盟,以产业链党建联盟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嘉兴的布局和打法,折射出浙江从“新”出发的决心。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的逐步释放,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突破核心技术、完善标准体系、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支持产业链发展,探索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一同努力。

再次回到大会举办的初衷,“链”接上下游,推动浙江标志性产业链强链补链畅链固链,对接的是企业需求,提振的是发展信心。未来,这样的大会,请多来一些。


相关阅读

  • 涌金楼丨浙江再次打响“产业链保卫战”

  • 潮新闻 记者 夏丹 胡静漪一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保卫战,在浙江打响。继去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4月11日,浙江2023年“十链百场万企
  • 淄博市召开新医药产业座谈会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通讯员 张顾楠 记者 杨靖4月10日下午,我市召开新医药产业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庆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宋振波主持,市委常委、统
  • 中通快递打造新疆区域枢纽、运营、商业中心

  • 4月11日,中通快递新疆智能科技电商快递产业园项目部分建筑外观。该项目于2020年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设智能快递、冷链物流及航空物流分拣中心、智能仓储中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