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男子体内“藏”3米长寄生虫 医生开出经典方子顺利驱虫

日期: 来源:福州新闻网收集编辑:福州新闻网

前几日,60多岁的老林(化名)特意从闽南来到福州,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原来,他被虫寄生了,虽然多次驱虫,但都没有效果。

说起来,这虫寄生在老林体内近一年了。老林时常发现,排便时夹带着白色不明物体,如同刀削面一样。更诡异的是,它是活着的,还会动。老林在闽南当地就医时,被诊断为牛带绦虫感染,可治疗了几次不见效。于是他辗转来榕,求诊于孟超肝胆医院感染科。

“我们随即准备了经典驱虫方子‘槟榔-南瓜子法’为老林驱虫。”感染科主任韩荔芬介绍,在医生指导下,老林开始吃南瓜子、服用槟榔水,以及大量饮水、吃泻药,等等。很快,一条约3米长的白色虫子被排出。经过检验科判断,这的确是一条牛带绦虫,而且带着头节。

“找到头节意味着一整条的虫子被完整逮住了,如果头节没有排出来,就会在患者体内继续生长。”韩荔芬说。

老林告诉医生,他常常购买牛肉,但从没吃过未煮熟的牛肉。他怀疑,可能是牛肉馆店主切肉后没有洗手,递烟给他,导致他感染了。

韩荔芬提醒,日常生活中预防寄生虫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食物彻底煮熟再吃。“54℃以上的高温,只要5分钟就可杀死囊尾蚴!”韩荔芬说,除了食物要煮熟,还要注意生熟砧板、餐具分开使用;养成饭前便后都洗手的良好习惯;尽量避免与可疑感染动物接触;适当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春梅)

相关阅读

  • 菌类天堂——黄荆老林

  • 黄荆老林——这片原始“秘境”,不仅有参天的山毛榉群落,还有各式各样的野生菌,漫山遍野的菌子,于深林的各个角落中悄悄探出身子,外形、颜色、种类多到可以开一座“蘑菇博物馆”,让
  • 爱吃生食?警惕“虫”来袭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方式日益多样化,吃惯了家常便饭的人们,开始猎奇尝鲜,生食、半生食的饮食方式日益盛行,由此而引发的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病例的报道也屡见不
  • 巡出“幸福路” 赢了民心 富了产业

  • “之前这条路走都不敢走,底下全是空的,看着都害怕。”6月28日,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两河口镇老林村一组村民胡德贵激动地告诉记者,“现在路修好了,不仅出行安全方便,种的蔬菜、水果
  • 睡不安还磨牙 宝宝需要定期驱虫吗?

  • 相信甜甜的打虫药仍是不少80后父母的儿时记忆。在这些有“驱虫情结”的家长眼中,打虫子似乎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保健项目。孩子睡不安稳、脸上有白斑、总说肚子痛
  • 一男子排出一米虫体!医生提醒:这种食物慎入口

  • 日前,一位患者带着感染病门诊医生开具的大便常规医嘱,来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门急诊化验室体液窗口前进行检查。患者将自带的标本交给医务人员,袋子打开的瞬间,医务人员看
  • 下沉巡察 解决群众“闹心事”

  • “之前这条路走都不敢走,底下全是空的,看着都害怕,现在路修好了方便多了,也安全了,我们种的蔬菜、水果都能顺利拉出去卖了,民宿也能正常营业了,真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助。”电话那头,两
  • 记一次线上聊天

  • 昨天我参加了一次线上聊天,我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参加任何公开活动具体是哪一年。上周我推掉了一次在昆明的展览邀约,请我去做演讲嘉宾。还推掉了一次在深圳的车展邀约,请我去做自
  • “知客说文明” 撬动乡村有效治理

  • “农村也要讲文明,秸秆垃圾莫乱焚;公共道路勤清扫,莫叫路上起扬尘;垃圾分类投进箱,障碍物莫要堆到过道上……”3月21日,又是四川广元朝天区两河口镇老林村“知客说文明”的时间,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外甥女可以做她的监护人吗?

  • 案例:张大妈的老伴过世早,儿女常年在国外,平时就她一个人独居。考虑到自己年纪渐长,担心健康状况一旦出问题,身边没有能及时处理的人,张大妈便想让外甥女小张当自己的监护人,请问可
  • 武将台变电站送电了

  • 11月20日晚上,伴随一声声清脆的开关合闸声,新建的霸州市武将台变电站顺利投入运行,5条线路全部成功送电。河北新闻联播报道,我省再接再厉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 广州、龙岩人社打造新时代合作典范

  • “龙岩所需,广州所能。”11月30日,记者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广州市和龙岩市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对口合作,携手打造新时代的“湾区+老区”合作典范。广州市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