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睡觉的房间,别放这3样东西(不是迷信)

日期: 来源:读者收集编辑:读者

没有什么,能比一夜好眠更治愈人心。

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三分之一的质量,决定着另外三分之二的人生。

你的房间,就像盛放你生活的容器。房间的状态,就是你生活的状态;房间的气场,就是你生活的气场。

睡觉的房间,千万别放这三样东西,一旦放入,既会扰乱你生活的磁场,也会拖垮你的人生。

别放未完成的工作

前几日和朋友小聚,聊起“工作与生活”的话题。

他说:“每次下班,我都不想回家,因为家里还有一堆未完成的工作等着我继续做。有时候真想把工作辞了,但是想到房贷、车贷、奶粉钱,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众人听完感慨不已。

家,原本是偌大城市里我们最后的阵地,如今却变成了加班的“第二办公室”。

我相信,带着未完成的工作回家,是大多数人经历过的生活状态。

有时是不甘心,想要回家再加把劲;有时是迫不得已,不能耽误明天的工作进度。

可是,家庭生活并不是工作的延续,而是象征着生活的另一种状态。

稻盛和夫曾说:“工作是一场修行。”

但在家还带着工作,是一种生活对另一种生活的打扰,是焦虑的源头。

我的朋友小陈,在广告公司做策划工作,加班和“甲方爸爸”改需求是常态。

有一段时间,因为连环的加班和改方案,她几乎每天都是凌晨才回家。

即便回家洗漱收拾完躺在床上,脑子里也都是工作、甲方,以及各种没有完成的PPT。

那段时间,她精神状态极差,用她的话说:“感觉身体被掏空,整个人被榨干了。”

后来,小陈因为身体的原因进了一次医院。她这才意识到,工作和生活不能混为一谈,工作永远没有身体健康要紧。

是啊,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

如果我们不为自己设置喘息、休憩的空间,工作的压力就会盘根错节地生长,即使你躺在床上,心里想的、脑子里盘算的,还是工作的事儿。

你是否按点下班,关系并不大。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在回到家、躺上床的那一刻,和工作内容撇清关系。

否则,家里也会充满“班味儿”,我们的身心也很难得到完全的放松。

曾在《读者》杂志上看到:

美剧《人生切割术》中,公司员工接受记忆切割术,形成公司人格和日常人格,实现了每个当代打工人“精神离职”的梦想。

这种记忆切割能在很大程度上隔绝工作的痛苦,如果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切割术,那一定是每个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的瞬间。

在工作的地方工作,在家里生活,绝不把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这才是人生。

来源:视觉中国

别放过期的情绪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看一个人,要看他的低点,而看他的低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就是看他对待负面情绪的处理方式。”

是积极处理?还是消极地被影响?

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情绪低落的时刻,可能是工作上的失意,感情上的失落,或者是对未来的迷惘……这些情绪,终究会成为过去。

不把过期的情绪带回家,最关键的要义就是不因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逝者如斯。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后果已经酿成了,就没有必要徒增伤感、懊悔不已,尤其在睡前时光。

与其为不确定性担忧,兀自咂摸那些已经腐烂、过期的情绪,不如好好泡个澡,放一首舒缓的音乐,在飘香的房间起舞高歌。

什么焦虑、内耗,对它们说:“再见了您嘞!”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程序员因为项目出了点问题,被领导在办公室当众批评。

他心怀懊恼地回到家,满脑子都是领导讲话时的神情,那句“能不能干,不能干就走人”在回响。

这时,儿子兴致勃勃地跑过来叫他,他一声大吼:“滚!”吓得儿子当场大哭。

妻子过来安慰孩子,知道了事情原委,忍不住和他大吵了一架,然后一连好几天,家里的气氛都非常冰冷。

他后悔地说:“以前我在进门前,会把工作中的烦恼暂时抛到脑后,会微笑着进门。但后来,工作上的烦恼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没办法忘记,变得越来越焦虑,直到那次情绪失控。”

家,是生活的避风港,不是坏情绪的垃圾桶。

如果,你实在忍不住低落情绪的侵扰,那不妨试试“十二秒法则”。就是一旦想生气或者发脾气,就先离开情绪现场,或者在心里从1默数到12。

这短短的十二秒,能让我们在情绪爆发前冷静下来,是一种即时的“冷处理”。

林语堂曾说:“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不把过期情绪带回家,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这就是属于家人最好的风水。

来源:视觉中国

别放冗余的杂物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说:“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与其拥有芜杂与繁复,不如为自己创造简约与舒适。

房间堆砌得太满,人的内心也容易拥堵。

学会给生活做减法,清空冗余的杂物,人生才能轻盈前行。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博主的分享。

她是一个极简主义者,喜欢简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所以定期就会给房间来一次大扫除和断舍离。

不经常穿的衣服、不经常用的杂物、看完后不会再看的杂志,她都会清理掉。

有舍才有得。她说:“你相信吗?当我清理完一个衣橱后,我立马感觉自己全身轻松,有种由内而外的舒爽感。”

深以为然。

清理房间的过程,其实也是清理内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及时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沦为物质的奴隶。

周国平曾说:“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物质享受,不能接受自己的缺点,虚荣心太强,那么这样的人活得太累了。”

房间,无需太大,窗明几净,就能心生欢喜;圈子,无需太大,三两知己,就已足矣。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断舍离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必修课。

来源:视觉中国

一个人的家,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内心明亮宽敞,房间就会窗明几净;内心焦虑拥堵,生活就会一团乱麻。

所以,学会给房间做减法,学会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才是人生最好的加法。

正如《读者》中的一篇文章所说:

一个人的一生,似乎就是由他用过的、正在使用的和从未使用但业已拥有的东西构成的。

——王小伟《断舍离与囤积癖》

摄影:芝逸

家越干净,人越有福。

从今天起,愿你的房间窗明几净,愿你疲惫的灵魂得以安放,诗意地栖居在这块你创造的净土。

作者:柘林,以文字为林,栽种智慧与感悟。

相关阅读

  • 台州社会工作学院揭牌成立

  • 浙江之声记者洪晓燕 通讯员孙敏希5月8日上午,台州社会工作学院成立仪式在台州开放大学举行。浙江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浙江省委两新工委书记龚和艳,台州市委书记李跃旗出席成
  • 青海部署推动维护重点领域社会稳定工作

  • 近日,青海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维护重点领域社会稳定工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发森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李宏亚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
  • 换季“体检” 铁甲战友“焕”新颜

  • 精心保养千分细,决胜疆场万里行。为全面恢复武器装备性能,保持良好的战备状态,近日,第71集团军“临汾旅”扎实开展春季装备换季保养与普查工作,为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有力
  • 赣州市石城县:“三个推进”抓实垃圾分类工作

  • 为有效推行垃圾分类工作,赣州市石城县财政局以“三个推进”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引导财政干部培养分类意识、养成分类习惯,让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真正入心见行。大力推进低碳
  • 石油锐评:防汛减灾“有备”才能“无患”

  • 时至春夏之交,我国多地遭遇了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的袭击,华南地区更是陷入暴雨“车轮战”。这对江河堤坝带来了严峻挑战,对企业的安全生产防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石油作为国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睡觉的房间,别放这3样东西(不是迷信)

  • 没有什么,能比一夜好眠更治愈人心。在我们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这三分之一的质量,决定着另外三分之二的人生。你的房间,就像盛放你生活的容器。房间的状态,就
  • 菏泽城区10条道路设置“市城区道路路长公示牌”

  • 近日,为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监管,把市管道路管好、护好、运营好,菏泽市市城市管理局决定在中华路、人民路、牡丹路、西安路等10条市管道路规范设
  • 人生过半,“细”过余生(必读)

  • 荣与枯,都是成长;盛与衰,皆是往事。当你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就已经拥有了它的意义。而当下,就是意义所在,即便只是些小事。唯有宽和、原谅、担当,才能让小事不败于时日绵长。—
  • 新时代检察英模|张树峰:最在意把实事办实

  • 张树峰现任陕西省岚皋县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从检27年,历任岚皋县检察院反贪局侦查科科长、渎职侵权检察科科长、侦查监督科科长、反渎职侵权局局长。先后荣获全省岗位
  • 永远不要让任何人干扰你的磁场

  •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的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人际关系。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学不会“课题分离”,分不清楚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带着“善意”,横加干涉别人的生活,总
  •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观的重大进步

  • 尺寸教材,国之大者。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是事关未来的战略工程、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要求,我们设置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