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向绿而行——民勤县防沙治沙工作综述

日期: 来源:武威融媒收集编辑:武威融媒

【武威加快推进生态大市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在地理梯度上居于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处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中心,是捍卫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像一把楔子阻隔着两大沙漠合拢。

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征战史。在长期同风沙的斗争中,民勤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民动员 接续开展义务压沙

开沟、铺草、埋压……在民勤县昌宁镇四方墩压沙造林基地,治沙工人和当地群众或扶犁开沟、或俯身铺草、或填沙整形,干得热火朝天。

眼下,气温回暖,万物复苏,正是压沙播绿的大好时节,民勤县抢抓时机,全面启动春季压沙造林,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今年春天我们计划在四方墩栽植梭梭4000多亩地,从去年秋天就开始做准备,用拖拉机在盐碱地上打好树坑,今年开春气温升起来以后,我们就组织工人开始栽植,现在已经栽了2000多亩地。”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马俊河介绍。

从1950年春天开始,民勤拉开了抗击风沙的帷幕。70多年来,民勤人民坚持不懈与风沙抗争,开展了大规模的压沙造林行动,先后涌现出全国治沙模范薛万祥、治沙英雄石述柱、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马俊河等先进典型,锻造形成了“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民勤防沙治沙精神。

近年来,民勤县探索创新治沙造林多元投入机制,培育发展“互联网+”、众筹治沙、义务认领治沙等公益治沙平台,建立“四方墩”“飞蚂蚁”等公益林基地26个,吸引各地志愿者来民义务治沙造林10万亩,捐助资金2900多万元,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荣获首批全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民勤成为全国重要的防沙治沙宣传教育基地。

如今,每年春秋季,一支支义务压沙队伍向沙漠腹地挺进,成千上万人走进沙漠治沙,成为民勤一道亮丽风景线。

项目支撑 推进防沙治沙规模化

在民勤县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老虎口”,高低起伏的沙丘和滩坡上,满目都是网格状的沙障,一行行、一排排梭梭林向四面延伸,片片绿色镶嵌其中。“老虎口”的治理,是民勤县与风沙斗争的一个缩影。

多年来,民勤县突出项目支撑,大力推进规模化防沙治沙,在中央和省市大力支持下,先后实施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三北工程、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模化防沙治沙等一批重点工程,以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等风沙口为重点,累计完成工程压沙103万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30万亩,封沙育林草325万亩,在长达408公里的风沙线上筑起了300多公里的生态屏障。

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民勤积累了丰富的防沙治沙经验,逐步构建了“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生态格局。突出示范引领和科技支撑,民勤县依托省治沙研究所、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多类型防沙治沙示范区6个,试验示范芨芨草、土工编制袋、砂砾石等新材料20多种,推广“工程压沙+低密度造林+种草”“辅助稻草网格沙障+人工营造混交林”等新模式,创造了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命名为“民勤模式”的“宋和样板”。

在持续压沙造林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倍增行动,以城区镇区、道路两侧、庄前屋后为重点区域植绿造绿,累计完成城乡绿化2.64万亩,通道绿化1010公里,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57万平方米,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荣获中国绿化基金会“生态范例奖”。

协同发展 培育特色生态产业

蜜瓜种植占全国的15%左右、茴香种植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蜜瓜、茴香、果蔬和苏武沙羊“3+1”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业多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已然形成。

甘草、肉苁蓉等沙生植物种植规模稳步扩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效益凸显。

建成摘星小镇、乡村记忆博物馆等一批优质景点,举办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沙枣花旅游节、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等节会赛事,“沙海绿洲·绿洲碧海”特色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不仅改善了沙区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更让当地特色产业找到了发展方向。

近年来,民勤县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沿边沿沙区光照足、温差大、隔离好的天然优势,着力构建特色生态产业体系。

在严格水权监管的前提下,民勤县确定并大力发展“3+1”主导产业,建成日光温室、连体拱棚、养殖暖棚等一批设施农业,蜜瓜、茴香、果蔬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0万亩、13万亩、15万亩,肉羊饲养量达到390万只。

防沙治沙是民勤人永恒的主题,“沙漠生金”是世代民勤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民勤县大力发展沙产业,培育发展梭梭嫁接肉苁蓉6万亩、甘草5万亩,开发护林员、草管员等生态公益性岗位400多个,群众务工收入稳定增加。依托独特丰富的沙漠资源,规划建设苏武沙漠和石羊河两大景区,建成沙漠雕塑创作基地、摘星小镇、苏武小镇等一批优质景点,打造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生态建设实现了由单一治理向产业培育并重的根本性转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一方方草格压下去,一株株青苗长出来,从过去的“沙进人退”到如今“人沙和谐”,民勤探索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致富共赢的荒漠化和沙化防治道路。

新武威记者 韩筱蓓

相关阅读

  • 沙尘天气,健康防护这么做!

  • 沙尘天气发生时敏感人群尽量避免外出沙尘天气下,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沙尘颗粒还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
  • 民勤:金融活水汩汩流动 精准润泽实体经济

  • 今年以来,民勤县精准把握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业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加大信贷投放,引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提升。深入企
  • 民勤县薛百镇:人大代表先锋行 植树添绿践初心

  • 春风送暖,万物勃发,又是一年芳草绿。近日,民勤县薛百镇组织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及志愿者,前往河东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带头植绿护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当主力、唱主角、做
  • 共建专科联盟 守护百姓健康

  • 原标题:共建专科联盟 守护百姓健康——民勤县人民医院与兰大二院血管外科、武威市人民医院血管与肿瘤介入科举行专科联盟签约授牌仪式4月8日,民勤县人民医院与兰大二院血管外
  • 武威民勤公安:警民爱心接力 救助野生动物

  • 近日,民勤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和热心群众携手救助一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获得一致好评。近年来,民勤县公安局不断加大野生动物资源宣传保护力度,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向绿而行——民勤县防沙治沙工作综述

  • 【武威加快推进生态大市建设系列报道之一】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在地理梯度上居于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
  • 湖南南县公布第一批食品浪费相关典型案例

  • 执法现场连日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集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目前,该局共检查全县各类餐饮单位50余家次,积极劝阻食品浪费行为,查处责令整改不到位、诱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