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易”出广厦万千 “扶”出火红生活——湖南高质量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纪实

日期: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收集编辑:国家发展改革委

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一家家帮扶车间带来希望,一张张笑脸随处可见……随着“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成,湖南18.7万户69.4万贫困群众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

行百里者半九十。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接续瞄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这个目标靶心,高质量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

拓宽稳定就业渠道,使搬迁群众“住得安心”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俯瞰三湘大地,从田间到车间、从街头到巷尾……湖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哒哒哒……”走进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湖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德云服饰帮扶车间,60多名工人正忙着赶制衣服。一张缝纫熨衣工作台,是残疾人李西玉的“新岗位”。“政府帮我找工作,身残也能有事做,现在楼上住宿,楼下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李西玉笑着对记者说。

就业渠道宽,群众更安心。“楼上居家、楼下就业”的安置区帮扶车间,是沅陵县在全国的首创,全县安置区建设帮扶车间13家,200余人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年人均增收3000元。

初春,暖阳高照。走进湘西州泸溪县武溪镇武水花园社区的搬迁户自主创业一条街,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惠农服务店、小超市。在海英早餐店里,老板娘杨海英正娴熟地包着饺子,“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店里生意越来越好,每月纯收入有6000元左右哩。”谈及“迁”入新家的感想,杨海英喜上眉梢。

2019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杨海英一家从洗溪镇八什坪村搬进上堡安置区,与身患残疾的丈夫一起开早餐店创业。“如今,重新装修了房子,又新买了台小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杨海英莞尔一笑。

不只“挪个窝”,更要“铺好路”,下好搬迁群众就业“关键棋”。

开展外出就业精准对接、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支持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加强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有就业意愿劳动力已就业30.35万人,全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组织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就业招聘会

壮大特色产业体系,使搬迁群众“充满信心”

新芽吐绿,春色迷人,还有一个多月,湖南将迎来春茶采摘的“黄金期”。在湖南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益阳市安化县龙塘镇茶香花海安置区,茶农们不误好春光,纷纷穿梭在茶垄间劳作,信心十足地靠着茶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采茶没什么技术含量,这里环境好、离家近,工作也不累,每天都是按量计价,采得多赚得也多。”望着一树树、一枝枝的新芽,茶农们信心满满。搭上茶旅产业高速发展的“快车”,如今,越来越多群众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无独有偶。张家界市按照“龙头企业+生产性合作社(扶贫工厂、劳务联合体)+搬迁户”模式,实现搬迁户产业帮扶利益联结,目前,莓茶产业已带动永定区10112户农户脱贫,带动就业人数达5.5万人,参与莓茶产业发展的农户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郴州市则全力推进“四跟四走”产业帮扶模式,引导搬迁群众参与蔬菜、柑橘、茶叶、生猪“四大百亿”产业和烤烟、中药材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2022年,全市各项帮扶措施惠及搬迁群众2.89万人,人均纯收入达15508元,同比增长14.6%……

湖南支持特色产业项目向安置点聚集,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种养、乡村旅游等特色帮扶产业,推动安置点后续扶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了“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搬迁+小庭院”等产业帮扶新模式,使33.7万搬迁群众增收受益。

一个个产业帮扶举措暖民心、强信心,将搬迁群众送进了“春天里”,送进了“幸福圈”。俯瞰三湘大地,绿水青山中,特色资源正变为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正变为富民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采取“易地搬迁+园区就业”模式,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使搬迁群众“过得舒心”

“社区干部像我的亲人一样对我好,特别是在我摔倒后,第一时间就把我送到了就近的医院诊治,助我脱离了生命危险。”时隔一年,怀化市会同县连山工业园社区搬迁户蒋茂明对此事记忆犹新、满怀感激。

该社区通过创新“党建引领+易地搬迁安置治理”新模式,构建“党支部—党员联系户—楼栋长”服务体系,打通了安置区服务群众“最后100米”。这是湖南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的社区治理模式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确保搬迁群众真正“融得进”,湖南各地以“党建引领强治理”为抓手,真招实招硬招“频出”,群众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怀化市在具备条件的安置区探索实施“党建引领+网格聚力+数字赋能”云治理模式,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网格跑单,推动安置区后续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打造后续管理示范区。

郴州市健全“党建+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出台加强基层治理“26条”措施,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因地制宜加快集中安置点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居)民自治为基础、管理服务机构协同参与的治理模式。

娄底市推行“党建+群建+社区治理”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集中安置点全覆盖,群众性自治组织集中安置点全覆盖,党组织统一领导,志愿者协会、搬迁群众理事会等群团组织协同发展,涟源“屋场会”、新化“上梅红”等治理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的社区治理模式,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持续提高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截至2022年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基层党组织1024个,“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1683个,群众自治组织1523个,1935个安置点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队,派驻党员干部5012人。

组织红十字会在安置区向搬迁群众宣传卫生健康知识

昔日“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今朝“山里人过上城里人生活”。挪出穷窝,奋斗不止,三湘儿女正阔步奔向人居和谐的幸福新生活。

相关阅读

  • 单县莱河镇“一站式通办”解民忧

  • 2月27日上午,单县莱河镇刘庄村70多岁的刘庆军老人来到该镇便民服务中心,为自己办理残疾证和补办户口页。在大厅门口,服务工作人员搬来一把椅子让老人坐下,并核对了老人所带的有
  • 点滴故事折射四季青人拼搏新风采

  • 百姓宣讲就是打通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为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全体党员、创业就业者及广大居民群众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爱党敬党、
  • 来了!湖南迎来防疫政策优化后首趟研学专列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8日讯(记者 刘涛 蒋睿 通讯员 余芳蕾 杜澳岚)今天6:05,长沙火车站灯火通明,一趟从深圳开来的列车缓缓驶入1号站台,这是防疫政策优化后湖南迎来的首
  • 别侥幸!交警周末夜查酒驾不“打烊”

  • 为进一步加大酒驾醉驾查处力度,持续保持严管高压态势,预防和减少涉酒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2月25日晚,景德镇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南河大队持续开展周末酒驾醉驾违法整治专项行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华云安漏洞安全周报【第121期】

  •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统计,本周(2023.02.06~2023.02.12)CNNVD接报漏洞313个,其中信息技术产品漏洞(通用型漏洞)227个,网络信息系统漏洞(事件型漏洞)86个,CNNVD接报漏洞预警113
  • 华云安漏洞安全周报【第122期】

  •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库(CNNVD)统计,本周(2023.02.13~2023.02.19)CNNVD接报漏洞276个,其中信息技术产品漏洞(通用型漏洞)140个,网络信息系统漏洞(事件型漏洞)136个,CNNVD接报漏洞预警102
  • Spring Boot中使用Sa-Token实现轻量级登录与鉴权

  • 关注我,回复关键字“spring”,免费领取Spring学习资料。1. Sa-Token 介绍Sa-Token 是一个轻量级 Java 权限认证框架,主要解决:登录认证、权限认证、单点登录、OAuth2.0、分布式S
  • Spring Boot 使用 ChatGPT API 开发一个聊天机器人

  • 关注我,回复关键字“spring”,免费领取Spring学习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dMfOp-XJjszNUmZ9xgsYbw体验到了ChatGPT的强大之后,那么我们会想,如果我们想基于Chat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