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聚焦三大先导产业,上海高校加速专业“焕新”

日期: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收集编辑:上海交通大学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当前,上海正引导、推动全市高校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规模。

如何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匹配国家重大战略和本市产业发展?对标紧缺行业和重点领域,如何前瞻布局、抢占先机?对一些招生规模偏大、社会需求下降的专业,又该如何适时调整做减法?在上海,不少高校正围绕人才供给模式改革探新路。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上海高校加快学科专业布局,新动作频频——

近一个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先后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心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三个新学院;

近日,复旦大学发布招生简章,新设的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技术学院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今年将正式对外招生;华东师范大学也明确表示,该校集成电路学院将继续扩大招生,今年还将面向所有专业本科生推出“人工智能+”微专业……

根据上海市教委最新下发的《上海市强化重点领域人才精准供给动态调整高等学校招生结构规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采取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理工农医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叠加即将到来的招生季,对上海的各大高校而言,主动优化学科布局,更好匹配国家重大战略和上海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焕新”已箭在弦上。

持续动态调整,使大学专业结构更合理优势更突出

聚焦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方案》明确提出,本市将扩大重点产业人才招生规模。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引导现有培养规模偏小且缺口较大的强相关学科专业加大招生规模,引导已达到一定培养规模但仍有缺口的学科专业适当增加招生计划。

面向微电子领域加快布局,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周先荣表示,今年,学校集成电路学院将大幅增加招生计划,面向微电子、集成电路领域的先进器件工艺、设计应用和交叉课程等方向,培养研究型人才及卓越工程师。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将新增电子信息材料专业,并于9月招生。据介绍,该专业是一个基于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前沿交叉领域,致力于培养以电子信息材料研制和应用为特色,能够在相关材料的合成、结构设计、成型加工及应用领域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的专业人才。

在上海交通大学,今年新增的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24个获批列入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之一,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通过持续动态调整,大学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优势特色更为突出。”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7年以来,学校已改造调整专业4个,停招2个。就在去年,学校已增设化学生物学、健康科学与技术2个新兴交叉专业。

加强人工智能学科建设,5月16日,同济大学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部署启动八大核心任务。备受外界关注的一点是,同济大学明确提出,将实现人工智能对学校各学科的全面赋能,打造形成“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学科体系。今年,同济大学将在全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覆盖全体学生。

理工农医类本科招生比例再提高,面向未来产业培养生力军

观察最近各大高校传出的新动作,不难发现,《方案》在渐次落地的过程中正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一波对口重点产业的专业密集“上新”;二是核心学科专业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三是理工农医类本科招生比例进一步提高。

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日前在做客“民生访谈”时也谈到:“对于很多未来学科,一定要有敏感性,为学生提供更多供给,同时还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新增紧缺学科专业,调减和撤销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等。”

东华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今年的招生计划将进一步向新专业、新学院倾斜。近年来,学校先后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并新成立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等。同时,学校通过内部调整,进一步扩大理工类核心学科招生规模,提升专业与产业的精准匹配度。比如,材料学院与中国商飞合作开设“大飞机班”、复合材料创新实验班等。该校正加快面向未来产业发展培养生力军,去年,首届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拔尖试验班本科毕业生实现100%深造。

对接生物医药产业,上海理工大学“上新”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也将于今年9月招生。此外,该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也将全面升级。上海理工大学教务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将在产教融合方面有新举措,学校将携手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聚焦集成电路产业链,大幅增加学生实习实践类培养计划。

日前发布的《202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动态调整学科专业招生培养规模,“将理工农医类本科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采访期间,记者从沪上部分高校获悉,对于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目前占比已达到50%以上的院校,今年将在既有基础上再提高。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沪上综合性高校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学校这一比例有望提高到70%以上”。


来源:文汇报

值班编辑:郭思仪

相关阅读

  • 全球首个人工智能法案出台

  • 当地时间5月21日,欧洲理事会批准了《人工智能法案》。这是全球首部监管人工智能的法律,作为一项开创性的监管法,为人工智能技术制定了全面的规则。遵循“基于风险”的考量《人
  •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今年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 极目新闻记者 柯称通讯员 程晓璐 李昌龙高考临近,选学校、选专业也不远了。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湖北地区高校有百余个新增本科专业,其中,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新增“网络与新媒
  • 武科大新增5个本科专业 2024年招生

  • 2024年,武汉科技大学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金融科技、智能科学与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能车辆工程5个本科招生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致力于国
  • 教育如何赢得与技术的“智慧竞逐”?|读+

  • 《智慧竞逐:技术进步与教育未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著李永智 主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人工智能的本质是人造机器智能。随着近期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人类文明
  • 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首批200P算力投运

  •   近日,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首批200P算力正式投运并具备对外服务能力。算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创新的新质生产力,石景山智能算力中心的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高石景山区服务北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聚焦三大先导产业,上海高校加速专业“焕新”

  •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当前,上海正引导、推动全市高校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规模。如何促进人才培养更好地匹配国家重大战略和本
  • 5·19中国旅游日 | “畅游中国,幸福生活”倡议

  • 在“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线上启动仪式上,5大全国性旅游行业协会、12家合作单位的代表共同宣读《“畅游中国,幸福生活”倡议》。旅游行业将与全国游客一道,激活旅游综合价值,打
  • 首都师范大学召开2024年院系就业工作推进会

  • 当前,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根据教育部、市教委关于高校毕业生稳就业促就业工作要求,为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5月21日下午,首都师范大学召开2024年院系就业工作
  • 石榴快播丨​新疆35家企业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

  •   5月23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新疆有35家企业参展,现场展示共计千余种展品,这次新参展企业占企业总量的28%。今年新疆展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