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大美山西 风光无限

日期: 来源: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收集编辑: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一首脍炙人口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道不尽大美山西的无限风情。

山西风光旖旎、文化厚重,雄浑大气的好山好水承载着饱经沧桑的历史古建和文物古迹。八百里太行在山西崛起,五千年文化在山西沉淀,这里有“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的晋商传奇;这里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531处,有全国80%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是古建筑的博物馆;这里的黄河九曲蜿蜒,这里的长城雄伟壮阔,这里的老陈醋香酸绵长,这里的刀削面越嚼越香,这里是寄托着亿万华夏儿女乡情乡愁的“根祖圣地”。


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吸引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吕桂明摄

1

秀美自然 人文厚重

初夏时节,素有“姑射最秀峰巅”“河汾第一名胜”美誉的云丘山景区游人如织,在这里,崇山、险峰、奇石、飞瀑、云海应有尽有,更有世界三大冰洞奇观之一的“云丘山冰洞群”。冰洞中大大小小的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如梦似幻,形态各异的冰柱、冰笋、冰钟乳、冰石花、冰锥、冰葡萄风味不同,山东游客刘益不禁感叹:“云丘山不仅自然风光秀美,窑洞民宿古朴雅致,冰雪琉璃世界更是让人醉心。冰洞出口还有专门为游客准备的姜汤茶,真是暖身又暖心!”今年“五一”期间,云丘山景区以古树为支撑,用色彩斑斓的仿真花精心包装成“巨型花树”,与绿水青山相映成画,更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浪漫气息。

来山西,必游平遥古城。沿着千年古城的街巷漫步,仿佛有穿越时空的感觉,昔日的市井繁华景象宛在眼前。如果时间充裕,爱美的女士还可以拍一套近年来火出圈的晋商少奶奶写真,感受“日昇昌”的辉煌。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色风光和历史人文,诠释着山西这片土地的厚重与深邃,展现着山西独特的文化魅力。每年,成千上万的参拜者前来五台山,不仅可以祈求生活平安顺遂,寻求心灵净化,还能看到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历经周折发现的唐代建筑佛光寺。

品味山西,必不可少的行程还有博物馆。“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山西博物院欣赏晋侯鸟尊感受晋国霸业,在北齐博物馆欣赏千年壁画,在临汾博物馆追寻远古足迹,在运城博物馆感悟盐运风云,山西的197家各级各类博物馆会带给每个人不一样的惊喜。

走进“表里山河”,“晋”享美好生活!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商文旅、农文旅、体文旅、交文旅,打造太行、黄河、长城“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总长1.3万公里,将沿途的970个旅游景区和景点“串珠成链”,方便旅人游览。

春天,山花烂漫,万物复苏;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层林尽染,五彩斑斓;冬天,银装素裹,宛如仙境。大美山西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一定是大家心目中“诗和远方”的理想目的地。


美味筋道的大同刀削面。赵文贵摄

2

特色物产 得天独厚

巍巍太行、莽莽吕梁,挺起我们民族的脊梁,也孕育了山西丰富的物产。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让山西的农产品更显“特”“优”。

我省杂粮品种最全、种类最多,“小杂粮王国”美名远扬。“金珠换不来沁州黄”,以沁州黄小米为代表的晋粮自古就是皇家贡品;“遍地黄花是金簪”,以大同黄花为代表的晋菜驰名中外;“八两牛肉两碗酒,一晚能走九十九”,以平遥牛肉为代表的晋肉闻名遐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以汾酒、老陈醋为代表的晋酿更是久负盛名。

山西是全国干鲜果优势区,苹果、梨产量全国第三,红枣、核桃全国前五;是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区,60%的夏秋菜外调全国;是道地中药材之乡,分布中药材近1800种,潞党参、正北芪享誉海内,全国70%的远志、50%的连翘、40%的黄芩产自山西;是牧区半牧区省份,肉蛋奶产量连年上升。

在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有神农尝百草、舜耕历山、嫘祖养蚕、后稷稼穑,今有亮丽名片“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彰显“山西本色、自然出色”。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培优晋粮、叫响晋菜、提升晋果、做强晋肉、振兴晋药、擦亮晋酿,更多三晋优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苹果、香梨、核桃、红枣等78种果菜外销75个国家和地区;吕粮山猪、沁州黄小米等百余个“圳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山西小米、大同黄花等12个省级公用品牌、46个市级公用品牌产品落户京津冀、走向长三角,备受消费者青睐。


游客在八泉峡景区乘船观光。孙兵兵摄

3

风味美食 唇齿留香

“我来赶会,就是为了吃油糕,享受一下油糕刚出锅时咬在嘴里脆生生、甜腻腻、香喷喷的感觉。”在一年一度的乡宁“四月八”古会上,总有一些“吃货”沉醉在油糕的香甜中久久回味,来自临猗县的苹果经销商张莲花就是其中一位,“我每年报名来参加这个物资交流大会,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吃油糕。”

油糕对于山西人来说不可或缺,它伴随着各种喜庆的场合,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所承载的吉利寓意。在晋北地区,油糕多以黄米面制作而成,别有一番风味。而在盛产小麦的晋南地区,油糕的制作多以白面为主料,在乡宁“四月八”古会上,圆如饼、形似鼓、色如铜、皮脆面软、味道甜美的油糕是绝对的主角,在一平方公里的范围里,油糕摊点多达三五十家,前来赶会的人们,一定要吃饱喝足才满足。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种类数不胜数、制作方法千变万化,从刀削面、手擀面、剔尖面、猫耳朵等正餐主食到莜面鱼鱼、栲栳栳、红面擦尖等杂粮佐配,从各色早点到夜宵小吃,“碳水大省”名不虚传,有据可查的山西面食就有280多种,小麦,燕麦、玉米、荞麦、高粱、糜子甚至绿豆都能做面,百样面蕴含着百样情。

昔日的老太原在下馆子时常说一句顺口溜:“一盘过油肉,两碗白皮面,滴点香蒜醋,赛过小神仙。”过油肉是山西最地道的经典菜肴,它那香酥软嫩、油而不腻的独特味道,让人回味无穷。“离开家乡这么多年,过油肉的味道始终难以忘怀。”在深圳工作20年的太原人王丽芳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已吃惯了南方菜,但逢年过节全家人团聚的时候总要再吃一次过油肉,寄托浓浓的乡情。

吃一口霍州年馍,品一块神池月饼,喝一口小米稠粥,山西美食带着满满的乡愁、浓浓的情谊期待与您共享。

(记者王秀娟)

壹 千里黄河一壶收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浩浩荡荡,汹涌澎湃,奔腾向前,在流经吉县龙王辿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景象,故名壶口瀑布。5月27日,来自河北的游客李婷一进入景区,就被眼前的壮美景观吸引。“太震撼了!气势磅礴一路向前的黄河,让人顿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她连连赞叹。

“壶口”的称谓,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中,如“既载壶口,治梁及岐”“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都与传说中大禹治水的路线与策略有关,壶口是大禹治水的始发之地。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第二大瀑布,全世界最大的黄色瀑布。站在壶口观景台往上看,只见汹涌的黄河水簇拥着、呐喊着扑到眼前,其势如千军万马,漫山遍野般涌来,到了壶口,那一排排的巨浪在翻着水花驰骋飞奔中,突然坠入深坑,发出了震耳的嘶鸣声,溅起了漫天水雾,再簇拥着奔向远方……而此时的你,只会感觉到大自然的伟岸和自己的渺小。

壶口的龙洞深约14米,沿着潮湿狭窄的石阶下去,你会发现,这里最前端距离壶口瀑布只有10多米,站在这个位置,只觉得汹涌浩荡的黄河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水声震耳欲聋,水势犹如巨峰压顶,而你唯一的感觉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震撼。

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四季不同、四时各异,春瀑清冽,夏水豪迈,秋季咆哮,冬凌峻粼。晨观烟雾,巳时彩虹,午后夕照,暮夜听涛,无论何时来都是“不虚此行”。

置身于金黄色的大瀑布旁边,古今中外,无人到此不心潮澎湃,于是诗情文采尽情释放迸发,所见所感所思化为锦言妙句。清道光年间山西吉州(今吉县)知州刘龙光《咏壶口》道:“黄流滚滚入壶中,九折波澜此地雄。禹治功成留缺陷,往来舟楫一时穷。”

壶口是黄河大北干流上的“晋陕之通衢”和黄河水运中特殊的“旱地行船”码头,在交通和商贸中具有特殊地位。自明代到抗战时期,这里的商贸活动历时400余年,龙王辿因此发展成繁荣一时的商业集镇,商号最多时达63家,行经商船每年达5000只。明清码头、牛马王庙、清长城遗址、河清门、黄河渡口保卫战遗址、飞越黄河标志等景观散布于黄河东岸,为壶口增添了浓重的文化色彩。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一曲《黄河大合唱》,将黄河壶口瀑布的雄壮气势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唱出了民族解放的时代强音。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于1939年首演。85年来,这部慷慨激昂的音乐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传世经典。

黄河之水,西出雪原,东归沧溟,躯贯华夏,魂系壶口。这壶水滋润了九州,孕育了华夏春秋,这壶水更是母亲河黄河的缩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体现,是中国大地上的一幅壮美画卷。

(记者郭玉琴)


贰 美味大同刀削面

“我家的削面吃起来筋道,很有嚼劲,你一会儿可以尝一尝,保证你绝不后悔。”5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大同市平城区永和路的老柴削面店,在该店已工作7年的店员胡永霞正在收拾整理一天可能用到的东西,店面收拾得很整齐也很干净。知晓记者的来意之后,她很开心地邀请记者坐下来,热情地介绍起自家的刀削面。

每天上午11时左右,胡永霞就开始忙碌了,她说,所有的削面都是采用手工制作,只有在人流量特别大的时候才会使用机器处理,节假日的时候,店里的人流量会非常大,有来自周边的市民,也有从外地远道而来的游客朋友。

在开始削面之前,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和面和醒面。和面的面和水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对水温也有一定的要求,冬天要用热水,夏天要用凉水,春秋要用温水。和好面之后紧接着就是醒面,需要用湿布盖住面团醒20分钟左右。如果说吃刀削面是饱了口福,那么看刀削面下锅可称之为饱了眼福。一只手托着放着面团的案板,另一只手拿着削面刀,削面刀又分为片刀和勾刀,削面时,出力要平,用力要均,削出的面条中间厚两边薄,一叶连着一叶,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弧形白线,落入锅中的面条好似一条条银鱼,随着热水的翻滚不断舞动。有顺口溜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我来之前就想刀削面能有多好吃,到大同吃的第一口刀削面是在喜晋道,毫不夸张地讲,第一口我就震惊了。先不谈味道有多么好吃,就是你从来没有那么认真地体会面入口中的那个口感,你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是一个很细腻的东西,吃入口中就像鸡蛋液滑进口腔,面介于软嫩和韧性之间,平衡得十分好。”这是网上美食探店博主“小姐姐今天吃什么”对喜晋道刀削面最真切的感受。

大同的刀削面有猪肉面、羊肉面等多种口味供食客选择。作为“中国黄花之都”,大同的刀削面怎么可能少得了黄花的身影,素什锦面横空出世,在一碗素什锦面中你不仅可以品尝到面的滑嫩筋道,同时也可以感受到黄花的清香宜人。值得一提的是,大同的刀削面“油”味十足,金黄金黄的“油泡泡”常在面汤中浮动。

“我们店里准备了免费的咸菜,同时也提供了多种口味的凉拌菜供食客选择,虽然凉拌菜收费但是却很便宜。”任记七中刀削面老板娘王海叶告诉记者,她的店里还提供丸子、卤鸡蛋、炸豆腐、豆腐干等多种特色美食。可见,大同刀削面的脱颖而出与其特有的经营理念也有脱不开的关系。

“保证足够的时间和人力才能制作出最原始、传统、特别的味道。”小南唐云冈北魏茶食店店长南霁玲这样谈自己制作羊羹的心得。其实,大同刀削面也一样,正是时间和人工才造就了现在大同刀削面的辉煌。

(彭国强)

叁 山雄水秀八泉峡

夏天的八泉峡是最好玩的,褪去了春天的羞涩,也少了秋天的寒凉与冬天的肃杀。从古色古香的大门进入后,我们碰上了几位外省游客,几天来,他们小住于此,感觉格外舒服和惬意。“这个景区长度还是比较长的,峡谷大概有13公里,包含了许多的小景点,落差足足有300米。”“反客为主”的外地游客主动当起导游,向我们介绍八泉峡。

八泉峡原名“八道水”,因峡谷中有8股泉水同出一地而得名。它是八百里太行风景最为壮美、气势最为恢宏、内涵最为丰富的一段,中科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在关于太行山大峡谷开发的规划文本中称其为“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这里集江河峡谷、石灰岩地区干旱峡谷和溪流峡谷诸般景致于一体,是“大美太行在山西”的典型代表,2019年荣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外省游客手中,是他已经揣了多日的八泉峡简介,现在成了他滔滔不绝的重要讲义。

伴随着他的讲解,穿过800米的“时空隧道”,八泉峡山清水秀的核心地带就跃然眼前了。3000米长的游船观光水路时宽时窄,顺流而下,游船上静听水流鸟鸣,看水中游鱼穿梭而过,高峡平湖间,随手一拍即是如画美景,或碧波荡漾,或山崖高耸,平静的湖面与对峙的高山形成鲜明对比,不负“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之美名。

这里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景点叫三溶洞景区,它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甚至可以推算到5亿年之前。洞口呈椭圆形,3个溶洞分别名为龙口、朱砂、黑龙洞,每一个都有特色,其中最有意思的当数朱砂洞,早些年因为从水底冒出来一些红色的矿物质,所以起了这个名字。

之后就是一段3公里左右的谷底步行游览区,可以侧耳细听山林树叶婆娑之声与泉水叮咚的缠绵悱恻。途经重重美景,最终抵达八泉峡的索道下站,这里可以乘坐中国第一条单线循环脱挂式拐弯客运索道,缆车将带你于太行崇山峻岭间翻越13座山峰。索道终点的玉皇云顶是景区海拔最高处,百丈天梯,悬崖古栈,尽收眼底。

从玉皇云顶乘索道返回前,一定不能错过万千游客心驰神往的“八泉之心”。脚下泉水成潭,缓缓抬头,荡漾潭水延伸出翠绿的山,再凸起一座峰,此时抬头仰望,前面的峰一点点倒下去,身后倚着的峰迅疾又倾了过来,渐渐与前面的峰合围在了一处,四面的峰便围作一个“桃心”,“桃心”里白云悠悠。这山水相映、天人共创的奇景想来无人能够抗拒。

乘坐天空之城的岩壁观光电梯直达山脚,我们的行程基本结束。当地人说,这里还有红豆杉、香檀树、伯荆树等珍稀树种,不仅野兔、野鸡成群出没,鸳鸯、戴胜等禽鸟都在这里找到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还有黄羊自由地奔跑。看来,八泉峡也是一座生物多样性的宝库啊!

(记者李家鸣)

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阅读

  • 忻州面塑:传承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 山西民俗艺术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内容广泛,风格独特。民间艺术的出现和繁荣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独特的地域特征、浓厚的人文情怀及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特征。从表现形式和手
  • 郑在城长 | 年轻郑之澄泥砚家的姑娘张慧

  • 时间掺杂着泥土,诉说岁月流逝,精雕细琢的每一笔描刻,都留下了中原文化最重要的注脚。5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黄河之畔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见到了正聚精会神“打磨”手中
  • 山西省少年儿童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启动

  •   山西晚报讯(记者 梁成虎)5月29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少工委了解到,山西省少年儿童传统文化艺术作品征集活动启动,6-14岁的少先队员可报名参加活动。  山西省少年儿童传统
  •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看看他们怎么做

  •   山西晚报讯(记者 武佳)5月31日,山西省“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将在太原召开。我省为荣获第一届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
  •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

  •   据新华社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启动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用法治力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保护法于2022年10月通过,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记者从29日
  • 菏泽市牡丹区:“云”护黄河“美”

  • 牡丹黄河河务局刘庄管理段“飞手”正利用无人机巡查河段这几年,年近七十的刘付军“下岗”了。“下岗”后的刘付军心里空落落的,他们这帮“老英雄”自发组成的巡河队伍,曾在短短
  • 黄河湿地公园感受母亲河的秀美容颜

  • 通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广场上,地面弯曲延伸的道路,打造出“几”字弯特色空间,寓意着黄河包头段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位于公园内的博物馆,则通过7个展厅,向观众展示黄河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大美山西 风光无限

  •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一首脍炙人口的《人说山西好风光》道不尽大美山西的无限风情。山西风光旖旎、文化厚重,雄浑大气的好山
  • 特朗普被判有罪!

  • 当地时间5月30日,纽约一家法院陪审团裁定,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封口费”案中有罪,被控的34项罪名全部成立,对特朗普的量刑将在7月11日、也就是共和党人将正式宣布他为2024年共和
  • 黔南龙里:猴子沟水库建设已完成80%

  • 兴水利、惠民生、促发展。连日来,龙里县猴子沟水库项目建设者们抢抓时间节点,保安全、抓质量、促进度,有力有序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目前,整个项目工程进度达80%。在龙里县猴子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