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奔赴各地,这是上大人的精彩暑假!

日期: 来源:上海大学收集编辑:上海大学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2023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顺利开展,精彩纷呈

这个暑假

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上大青年

353个项目实践团队

深入社会基层、积极开展实践

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研究问题

就让我们来一睹假期中上大学子的风采吧!

01

奏响时代强音,助力乡村振兴

让“粮田”变成“良田”,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基于全国五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调研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今年暑期赴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农村开展调研。他们走进田间地头,走访二十余个村庄,倾听农民心声,收集问卷百余份。

他们走进基层,开展八次深度访谈,了解当地粮食生产情况、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形成访谈文稿四万余字。

访谈当地政府、农技中心、承包公司

他们将实践探索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评估政策实施后的效益,总结并推广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色、亮点和经验,提出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守牢耕地红线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弘扬保护土地的农耕文化,筑牢“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凝聚磅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公益组织观察团促进乡村发展新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基础上,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基于此背景,钱伟长学院暑期实践团队深入一线,对“中国好人”段华胜先生、党的二十大代表文兰英同志等进行了专访,同时深入挖掘多家典型志愿服务公益组织协会,了解薪火相传“生力军”的故事,进一步“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四位一体”开展全面宣传,搭建线上交流学习平台,主动对接相关地区扶贫计划和扶贫需求,以期能够帮助各地区加强扶贫需求的信息对接和资源链接。截至目前,项目已取得多项成果,项目报告得到多家媒体报道。

“成长助跑”——暑期前往河南信阳春晖希望小学支教

河南省信阳市五里镇大堰村春晖希望小学位于信阳市区外的一所乡村小学。一支由米粒支教社成员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五里镇大堰村春晖希望小学,为这些孩子们进行课上辅导、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

支教团队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学习环境和学生的需求,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除了日常课程,支教团队还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旨在促进学生的团结合作和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同时,支教团队重视与学生家庭的交流,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加深对当地教育情况的了解,以期让支教活动的影响更加持久。

在支教过程中,团队也观察到了农村教育仍然面临的一些问题。实践队同学们希望能够通过此次支教实践,为当地学生们带来鲜活的知识与求知的动力,也为未来农村教育的进一步改善贡献青春力量。

彩云之南、数字连接南洋,走好新时代跨境电商出海之路

——基于东盟与中国的跨境电商实地调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作出了重要部署。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边陲省份,在中国扩大对东南亚地区的对外开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合作中,云南是怎样发挥其开放前沿优势的?作为配套的物流产业数智化发展如何?为了探寻答案,悉尼工商学院师生团队先后走访了位于云南省的中通云仓云南分公司、云南白药集团、昆明东盟国际贸易投资促进会、玉溪卷烟厂,以及位于新加坡的中通智能物流中心等地。团队成员在上述企业中进行走访调研,与企业相关负责人会谈,了解云南如何在对外开放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加持下,推动乡村地区跨境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截至目前,实践开展情况已经受到云南卫视、云南日报、昆明东盟国际贸易投资促进会等多家媒体、单位报道。

参访云南白药集团

参访云南玉溪卷烟厂

参访新加坡中通智能物流中心

02

理论结合实践,创新助力成长

通信数据共创新,助力数字城市现代化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个人云算力需求社会调研

2023年7月6日,来自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社会实践小组部分成员积极参与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3),与世界级科学家、企业家、青年学者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指导理念与创新思想。从产品与科研成果中,他们感受到人工智能在提升社会生产力、减轻劳动负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暑假期间,团队成员在上海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与金融、科研、行政部门、大数据服务咨询公司等行业资深从业者展开一对一访谈,深入探讨中国云服务业现状及挑战,包括个人隐私安全、政策实施等。

团队调研发现,云计算的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智能提升生产力。中国的云计算服务如阿里云和腾讯云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用户,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未来仍然面临着一些风险和问题的挑战。

小组成员纷纷表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同时期望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中心,实现更大突破!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理论应用与实践

——疗愈取向儿童剧本创作与舞台展演研学

上海电影学院暑期实践团队选题依托剧作元素训练、故事疗愈等专业课程内容,将专业知识应用于疗愈取向的儿童剧剧本的创作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与疗愈取向儿童剧市场接轨,抓住时事热点——亲子关系为戏剧创作中心,在舞台剧本实践创作中发挥戏剧的疗愈与教育作用,为社会和谐发展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

经历市场调研、故事构思、剧本修改等多个阶段,历经近百稿的改进,团队成员成功完成了一出疗愈取向儿童剧剧本。在吴丽娜老师的指导下,团队通过线上交流和线下剧本围读等方式,深入探讨,并应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理论,使剧本既注重故事逻辑与人物语言,又兼顾舞台表现的视觉效果。剧本完成后,团队积极投入到舞台排演阶段,与导演保持紧密合作,致力于将剧本完美呈现。期待这部疗愈取向儿童剧在舞台上展现精彩表演!

千里路畅通

——上海城市空间中嘉定区盲道建设及使用情况的调研

盲道作为城市道路建设重要配套设施,旨在为视觉障碍者提供方便、保障安全。盲道是否畅通无阻,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对盲人的人文关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

“青马工程”的暑期实践小组实地调研了嘉定区公路盲道的建设现状,了解了嘉定区公路所建立的三级巡查机制,即道路班组巡查、养护公司巡查以及养护监理巡查。嘉定区为建设对盲人更加友好的城市空间,采取了多项整改措施。

但是,在盲道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盲道设计不合理、盲道砖损坏和老化以及存在部分中断的现象等。针对以上问题,团队成员发放问卷进行调研,分析了嘉定区盲道建设的现存问题与产生原因,并参考解决盲道问题的标杆城市——深圳的实践经验,提出优化嘉定盲道设施建设的相关对策,旨在减少盲道被“霸占”现象,使城市更加文明、和谐。

03

服务国家战略,传承中华文脉

活态传承,木棉花开“非遗”梦

——基于崇明土布传承与发展现状的调研

为了探寻“活态传承”为核心理念的土布品牌创新之道,一支由社区学院师生组成的团队前往崇明岛,实地调研了当地著名的土布品牌——“布布瀛手工社”与“木棉花开创意工坊”,着重关注本土土布文化如何在多个领域中实现“活化”“创新”和“传承”。

在布布瀛手工社工作室,团队与土布传承人时奶奶进行了深入对谈,时奶奶结合亲身经历,为团队带来了关于土布工艺的独特观点与思考。此次实践,让团队对本土土布品牌的发展路径有了全新的认知,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土布工艺本身所面临的挑战,比如,土布工艺的复杂性和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导致了“传承难”的问题。

调研结束后,团队对大量采访数据和影像材料进行了整合,探讨土布品牌的发展与传承现状,制作了一部专题采访视频,并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推广宣传。团队希望能够以此唤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为本土土布品牌的活态传承提供更多思考和支持,为其传承之路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重走蚂蚁岛红旅路线,感悟蚂蚁岛精神品质

蚂蚁岛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以岛建乡,曾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名扬全国。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实践团队深入探访蚂蚁岛,了解小蚂蚁“啃”出新天地的奋斗故事。

团队成员在沈家门墩头前合影留念

从沈家门墩头出发抵达蚂蚁岛, 透过薄雾队员们便能依稀看见“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标语。继承了老一辈精神,如今的蚂蚁岛大力发展虾皮围捕、加工业。队员们来到“三八海塘”,了解岛民们的新时代创业历程;参访蚂蚁岛多处红色教育基地,感悟舟山的蚂蚁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艰苦创业的精神品质。

蚂蚁岛12字精神

调研结束,团队成员乘坐蚂蚁岛5号红船离开。调研过程中,蚂蚁岛“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的巨大震慑,还有这些变化背后,一代代岛上居民传承的伟大精神品质,都将鼓励着同学们薪火相传、接续奋斗。

蚂蚁岛上的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

贵州三线建设音乐活动考察研究

“三线建设”指的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音乐是在三线建设中出现的具有积极作用的音乐,探寻三线建设音乐活动,对传承三线精神、弘扬本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贵州省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在音乐学院的支持下,王思思老师带领学生张妍、何利如、张叶彤组成“贵州省三线建设音乐活动考察研究”项目团队,聚焦于贵州三线建设音乐史,多次前往贵州遵义、六盘水、安顺、都匀、贵阳等地,参观旧厂址、寻找照片与档案资料、采访亲历者,为三线建设音乐资料的补充及弘扬三线精神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项目成员与指导老师在遵义三线博物馆采访两位三线建设老职工

项目成员在采访结束后与被采访人(三线二代)合影留念

山海情牵贵椒香,沪遵协行城乡兴

上海大学人才学院“山海情牵贵椒香,沪遵协行城乡兴”项目小组成员来到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苟坝会议会址、娄山关等革命圣地,深刻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意义。

遵义会议会址

回顾历史的同时,他们深入实地调研,从“辣椒产业”入手与企业进行探访交流,深入理解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进行政策与实践研究。同时,思考外销策略的创新,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此外,团队成员结合遵义市辣椒产业发展的经验,从青年群体角度出发,尝试总结与探索出一条生态高效、互利共赢的新型农业发展之路,展现青年力量,焕发青春风采。

小组成员合影留念

上海大学2023年暑假社会实践项目

的精彩还不止于此

暑假期间

上大学子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身影

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期待他们的继续探索与创新

在实际行动中磨练意志品格

在服务奉献中涵养国家情怀

谱写激昂高亢之歌

展现出

投身实践、敢于担当、自强不息的

上大学子风采!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校团委

编辑:张凯瑞

责编:周婷南

相关阅读

  • 我们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靠谱!

  • 今天是浏阳市集里桥社区的家庭医生履约日,刘建军家庭医生团队为该社区80多人进行了家庭医生履约服务,为32名慢性病朋友进行了较全面的免费体检,集里医院还为体检对象免费增加了
  • 三部门部署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

  •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部署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进一步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 2023年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活动走进湖北

  •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通讯员 申定羽 孙嘉璇9月2日上午,2023年全国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活动走进湖北。特岗教师全称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设岗位教师。“特岗计划”实施18年
  • 全方位打造“扶心”教育网络

  • (通讯员 伍晓飞、陈鑫宇) 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留梦荆楚”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开展为期近1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该团队积极围绕“五位一体”精准帮扶工程机制
  • 从“府上客人”成为“编外亲戚”

  •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深的感悟在乡村。罗田县白庙河镇有这么一名“满头花白”的90后驻村书记,名叫骆群曙,不断培养致富带头人,将“荒山”变“金山”,真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乡
  • 晓塘乡“村BA”收官

  •   记 者 马 振  通讯员 赵俞成 苏锦锦   乡村比赛,现场燃爆。近日,2023我们的村运“村BA”篮球联赛晓塘站比赛进行决赛。晓塘乡月楼村队和中里村队的激烈交锋,引来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奔赴各地,这是上大人的精彩暑假!

  •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3年上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精彩纷呈这个暑假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上大青年353个项目实践团队深入社会基层、积极开展实
  • 截至目前 我国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超过1.3万家

  • 今天(9月5日)是我国第八个“中华慈善日”。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扶贫济困、扶老救孤、科教文卫、生态保护、应急救援等方面发挥
  • 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儿来?

  • 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儿来?  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都可参与到城中村改造中,由此扩大内循环,带动就业  在此轮房地产新政中,城中村改造被重新提起。今
  • 超算互联网:让算力走进千行百业

  •   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打造的“山河”超级计算平台。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供图  深入推进建设以国家超算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并不能靠简单的算力堆
  • 事关农村房屋!湖南11部门发文→

  • 湖南省住建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近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湖南省农房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