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孙立:三代人接力,守护“最可爱的人”

日期: 来源:黑龙江日报收集编辑:黑龙江日报

 

在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曾经有一所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后方医院,很多在战场受伤的战士被运送到这里救治。一些牺牲在医院的战士,被埋葬在附近的一个山坡上。那里现在叫东山革命烈士陵园,里面有157座烈士陵墓。烈士陵园里常年有一位义务守墓人,他叫孙立。守墓是他从已故父亲手里接过的光荣任务。他的女儿也经常过来帮忙,陪着他一起守护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三代守墓人的故事,一直在鸡西广为流传。

5月16日,记者走进孙立的家。迎面桌子上鱼缸里热闹的小鱼们色彩鲜艳依旧,卫生间过道满墙手写的长津湖、松骨峰、上甘岭战役内容依旧……沙发上整齐摆放的各种荣誉证书又增添新“成员”: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第五届鸡西市道德模范、2023年度“感动鸡西”人物。

“感恩‘最可爱的人’,已经74年了。从父母投身后方医院救治志愿军伤病员,到与志愿军伤病员结下深厚友谊,再到为志愿军烈士义务守墓,保家卫国、为今天幸福生活献身的烈士们,激励我一家三代人薪火相传、矢志不渝!”在东山革命烈士陵园,今年58岁的孙立向记者叙述着,坚毅的眼神中不时闪烁晶莹的泪珠……

孙立在擦拭烈士墓碑。李巍摄

“孩呀,我爬不上去了,往后就看你了……”

被梨树人亲切地称作“东山”的这座小山岗,海拔不过300米,却因为70年前安葬了157位抗美援朝烈士,成为备受后人敬仰的革命烈士陵园。

那个时候孙立还没出生,他后来听父亲孙延明讲:“大家和志愿军伤病员相处得像一家人。咱们家在院子里支起大锅烀苞米。因为人多,有的战士吃了两穗就不好意思再吃了。还有个外号叫‘小四川’的战士才15岁,他是隐瞒了岁数替叔叔上的前线。”

父亲印象中最深的是一位叫李安民的战士。李安民是父亲从火车上背到后方医院的,他们年龄相仿。当时,李安民的一只脚因冻伤而肿胀发黑,还流着脓水,到医院后做了两次手术,不得已截肢了。后来李安民身体状况稍好,便经常拄拐到孙延明家串门,给孩子们讲前线故事。时间长了,孩子们都管李安民叫“李叔”。但后来因病情恶化,这位爱讲前线故事的“李叔”去世了。

从那之后,父亲便经常到“李叔”的墓前看看。“他是我的兄弟……”当时烈士墓是土坟,父亲就给“李叔”的墓打打草。“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呀……”看到其他烈士墓前的草也长得老高,父亲心里不得劲,就把所有烈士墓前的草都清理了。后来,父亲就义务看护烈士墓,直到年迈。

孙立记得,在他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上山,他亲眼看着父亲为了维修烈士墓,从山下挑土,用麻袋背土上山。闲下来,父亲就给他讲烈士的故事。后来,他在课本上学到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觉得更生动了。

“孩呀,我爬不上去了,往后守护烈士墓,就看你了……”时光荏苒,到了2000年的夏天,已经80岁高龄的父亲郑重地向孙立“交班”了。之后的七八年里,这位整天拄着棍子、拎着马扎子的孙老爷子,每天最开心的,就是看着儿子去守护烈士墓,直到弥留之际。

“放心爸爸,不用立字据,咱俩拉钩……”

孙佳媛是孙立唯一的女儿。

在孙佳媛还没上小学时,孙立就带着她一起守护烈士墓。那时她年龄还小,还不能明白爸爸的深意。慢慢地,从懵懂的小姑娘到大学毕业生,孙佳媛一路听着爸爸讲抗美援朝烈士的英雄故事、在陪伴爸爸义务守护烈士陵园的坚守中成长起来。如今,孙佳媛已是一名辅警,又被抽调到市纪委监委廉政教育基地做讲解员,工作很忙,但一有时间她就去陪爸爸义务守护烈士墓。

最近几年,孙立时常和女儿唠叨:以后我老了,爬不上山了,烈士墓可怎么办?每当这时,孙佳媛都坚定地表示:“放心,爸爸,有我呢!”孙立还不放心:“口说无凭,你得立字据。”孙佳媛伸出右手:“不用立字据,咱俩拉勾。”父女俩右手的小手指紧紧勾在一起,一股暖流在父女俩胸中奔涌……

“小时候觉得爸爸和爷爷都是普通人,长大后觉得他们做的事情很光荣。爸爸也快60岁了,我一定会接过接力棒,继续守护英烈们。”孙佳媛说。

“这枚纪念章,送给你吧……”

每一天的晨曦里,松涛掩映下,孙立便忙活起来,擦拭墓碑、清扫甬道,整理祭扫者敬献的花,风霜雨雪,四季不停。“每名烈士都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每块墓碑擦得干干净净的,心里才舒服。”他说。

整天一身迷彩服的孙立,腰间扎着一根武装带,随身带着一枚纪念章。“这枚纪念章,是我在朝鲜战场救的一名朝鲜兄弟送我的,给你吧……”李安民最后一次到孙延明家,把一枚纪念章交到孙延明手中。

守墓这些年,孙立积极帮助烈士寻亲,还有烈士亲属想给他钱表示感谢。“那钱我能要吗?”孙立眼中噙着泪水说。

令孙立无比感动的是,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下,已为47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孙立告诉记者,去年,他被增补为梨树区政协委员。他表示,他将在保护革命烈士陵园、传承红色文化等方面更加努力发挥好广泛联系、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今年,他郑重地向所在社区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只要我身体还行,还能爬上山,什么困难也阻挡不了我守墓的脚步!”他最后说。

通讯员:梁木;记者:孙伟民;视频:周岳柏

来源:黑龙江日报


相关阅读

  • 瘦到脱相,形容枯槁,王千源为这个“父亲”拼了

  • 极目新闻记者 戎钰摄影 极目新闻记者 肖颢独自抚养女儿长大的父亲,在面临爱女惨死的绝境时,会有什么样的绝望之举?由陈卓执导,王千源主演的电影《彷徨之刃》正在全国影院热映,52
  • 70多年难舍牵挂,烈士大伯找到了……

  • 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5月16日,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宋家沟村,烈士宋协民的侄女宋文敏向寻亲小组提起了自己的大伯,她说家里已经找了他好多年。76年过去了,当济南革命烈士寻亲小组找
  • 孙嘉怿回母校,哭了又笑了

  • 5月14日中午,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海曙区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98级校友孙嘉怿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再次回到昔日的“家”和梦开始的地
  • 跨越三市再次出征,为济南战役无名烈士寻亲!

  •   5月14日,英雄山下,为济南战役无名烈士寻亲的队伍再次出征,赴烟台市、威海市、潍坊市,为济南战役东线战场的无名烈士寻找名字、寻找亲人。  此次是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烈
  • 母亲节,他们共同守护一位“特殊”的母亲

  • 5月第二个周日是平凡又特殊的一天,这一天,甜品店、花店总是忙得不可开交,而在摆满了家常小菜的饭桌上,母亲的笑颜会被鲜花映衬得更加灿烂。有这么一群母亲,她们的孩子被唤作“民
  • 城市记忆之“老味道”|我的红薯情结

  • 30年前的我,还是一名孩童。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对农作物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农村里有着无数美味,比如红薯,对我们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在农村,它是每家都会种植的农作物,不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开“智慧天眼” 走似锦“黔”程

  • 2024年5月14日,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高一年级的师生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贵州省遵义市周林学校,开启这次难忘的两校联谊活动。周林中学是此次研学之旅的第一站。在这里,同学们欣赏
  • 文博会上,“左右哥”遇见“交响乐”……

  • 24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哈尔滨网红“左右哥”出现在活动现场,与哈尔滨交响乐团完美演绎了《我和我的祖国》,为“尔滨”文旅赚足了流量。“左右哥”
  • 哈尔滨市消防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

  • 连日来,哈尔滨市各级消防救援机构成立36个检查组,深入高层建筑、居民住宅、自建房、沿街门店、夜间经营使用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截至5月23日,全市共排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