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阿来:文学创作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丨聚焦川观文学奖

日期: 来源:川观新闻收集编辑: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成博 摄影 黄潇

文学荣光,闪耀赤水河畔。2月11日下午,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四川日报全媒文体新闻中心、郎酒庄园承办的川观文学奖(2021年度)颁奖典礼在郎酒庄园拉开大幕。

作为本届川观文学奖小说、报告文学评委会主任,同时也是20多年前、川观文学奖的前身“四川日报文学奖”的获得者,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主题演讲环节围绕文学与酿酒的关系,带来一场变化时代下文学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的演讲。

阿来发表主题演讲

“我们生活在巨变时代的四川社会现实中,我们也生活在四川深厚的历史文化进程当中。但是很有意思,小说、报告文学它不光是给我们提供了新鲜的、我们未曾经历的那些场景、那些思考、那些触动,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不同的视点,这个‘观’就有另外的一层意思。”阿来这样分享自己对“川观文学奖”中“观”字的理解。

作为杜甫的“迷弟”,阿来在分享中也征引杜诗,来阐述他认为的当下作家应该具备的两方面素质,“我们社会各个重要方面的变化,既有宏观的,我们用杜甫的诗讲,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但杜甫同时也是非常注重个人生活和自己内心的那部分,他也说得很好,‘百花潭水即沧浪’,小小一潭水可以看成大江大海,所有的作品都提供了各种体验、各种观察、各种视角。”

阿来

阿来表示,“有些人观察现实,当然是一种体认国情的方式,但更深入的、经过人的情感和审美的书写,更深地通过作品来涉入对现实社会的关照、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回味,又觉得是一个更有意思的事情”。对此,他更进一步解释,“我们通过别人的眼睛,不光是自己的眼睛,也通过别人的心灵,不光是自己的思考,洞见了这个社会,其实也洞见了背后的写作者,也就是所谓的世道人心。”

身处郎酒庄园,参观郎酒的酿造过程,也让阿来对文学与酒的关系有了新的思考。“今天的生产,农业都在机械化了,但是我觉得有两个行业,不管它后端的包装、后端别的方式有多么现代化,但前端的生产不能省,譬如一个小说家的写作,他的酝酿过程,以及今天中国传统的白酒产业,不管他们的厂房多现代化,后期的管理、生产流程多现代化,品牌宣传有多现代化,但早期生产他们从来都在说传统古法,其实就是人工,这个不能省。这时候我们走到他们的制曲车间,走到他们老窖车间,我觉得我们是在向酿酒工人学习,学习什么?学习那种一丝不苟、‘不温不火’、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相关阅读

  • 六旬吴核岩滑雪24年 “雪季除了滑雪我哪都不去”

  •   今年62岁的吴核岩,滑雪已经有24年了。  “第一次滑雪,是朋友带我的,当时一趟滑下来,工作人员用马把我们再拉上山坡,那次摔了好几跤。”谈起初次接触滑雪,吴核岩还是一脸兴
  • 你一定不知道,玩对孩子多重要

  • 周末,带孩子上书法课,期间有空就刷小视频,刷到混沌学院创办人李善友的演讲,题目《你一定不知道,玩对孩子多重要!》他说了他刚上大学时候和大学老师的一段对话,如下:老师问:你有没有过
  • 马识途、王火、李致获川观文学奖终身成就奖

  • 今(11)日下午,川观文学奖(2021年度)颁奖典礼在四川泸州举行。李敬泽、吉狄马加、阿来、邹瑾、叶延滨、梁平等文学名家担任颁奖嘉宾,马平、罗伟章、卢一萍、李舫、吴向阳、侯志明、
  • 李敬泽:孔子和杜甫是伟大的“川观者”

  •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泸州报道1991年诞生、2022年焕新重启起航的川观文学奖,正吸引着大家的目光。2月11日下午3点,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主办,四川日报全媒文体新闻中心、郎酒庄园承办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明日降温!石景山将再迎飞雪

  • 前几日石景山“喜提”早春限定瑞雪浪漫雪花飘落,城市魅力尽显但雪花有点意犹未尽又有一波雪花等待“发货”石景山气象台预计明天(12日)早晨至傍晚有一次雨雪天气过程降水初期以
  • “网上妇女之家” 推动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为顺应“互联网+”工作要求,市妇联以“联系、服务、引领”为目标,加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