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东营市文旅事业新篇章 :在黄河入海处放飞“诗与远方” | 东营发布

日期: 来源:东营发布收集编辑:东营发布

将“诗与远方”藏进黄河大海,万鸟迁徙的生态美卷在这里徐徐铺展开来;乘船漫游在广利河,感受和煦春风传递出蓬勃生机;行走在老街长巷,沉浸在鼓声、锣声、笑声的海洋里,感受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在植物园中,将心中的美好期许描绘出来,制作放飞独一无二的纸鸢……在东营这片热土上,一曲人悦景美、文化繁荣的华美乐章如春日鸟鸣般动听又响亮。

资料图

近年来,东营市聚焦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点任务,以提升群众文旅领域满意度为目标,以文旅项目攻坚突破为重点,大力实施文旅提质赋能计划,深化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如今,东营这颗璀璨明珠已成为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内修品质:加快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来这里不仅能感受到独具魅力的孙子文化,还可以与孩子一起体验各类游乐设施,欣赏园区里的美好风景,孙子文化园真是个踏青的好去处。”带着孩子来园区游玩的王女士说道。

春日的孙子文化园,满园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绿树繁花相衬曲径翠竹,古柏垂柳摇曳生姿,银杏亭亭玉立,榆叶梅含苞待放……孙子文化旅游区被誉为天然的“氧吧”和“绿肺”,而孙子文化园作为旅游区的核心,是集中展示孙子文化的精品板块,更是传承和弘扬孙子文化的基地,一直以来深受游客青睐。

资料图

为了推动文旅产业加快提档升级,让外地游客来到东营有更多游玩好去处,使本地市民能更好享受短途游,去年东营市下足力气大力实施项目攻坚突破行动,总投资37.9亿元的11个文旅项目成功签约,胜利923文化创意工厂、海昌河海主题度假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洽谈合作有力推进,策划推出的元宇宙黄河市集等高品质夜游产品,春节期间接待游客日均超2万人次,开展“沿着黄河来旅行”系列主题推广活动,“黄河入海流”中秋大型融媒直播浏览量超2000万人次,“黄河入海,生态东营”品牌深入人心……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2023年,东营市将聚焦国家、省重大战略任务,建立完善文旅重点项目库,培育创建文旅精品项目,推进河口区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孙子文化园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进程,打造一批民宿集聚区、生态旅游区,开展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省精品文旅名镇等精品创建工作,加快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共享成果: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近日,走进位于东营区文汇街道的“红领幸福·城市书房”,浓浓的读书氛围令人向往。

城市书房作为传统阅读阵地的现代延伸和有益补充,可以开展读书沙龙、亲子阅读等文化活动,还实现了与市、区两级图书馆的通借通还,为居民在家门口提供了暖心的公共文化服务,而作为东营区首家城市书房,“红领幸福·城市书房”在城市喧嚣中独辟一方静谧的书香天地,每天接待读者达300多人次。

“我们将持续深化城市书房建设,将其深度融入城市更新之中,建设更多精品阅读空间,打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地标,让城市更有活力、更具魅力,更有书香气。”东营区文汇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袁媛说道。

2022年,东营市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扎实推进民生实事,新建成城市书房6处,扶持业余文艺团体200个;承办文旅部艺术司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国家广电总局黄河流域视听合作发展大会等活动,推出了山东沿黄九市非遗风俗展、“黄河岸边唱黄河”等近百项活动;创新开展油地文化融合工程、“千团万人下乡进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全市组织文化惠民演出4000余场,公益培训10万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2万余场;开展“才聚东营,‘啡’你不可”东营青年咖啡阅读节,吸引1万余名青年体验打卡……

如今的东营,公共文化供给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公共文化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公共文化正在成为增加市民精神富有的强劲动力,而有了文化滋养,东营这方热土也有了灵魂和精气神。

厚植底蕴: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这座汽车站是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原建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是通向山东建设兵团一师的唯一交通站点,它不仅记录了当年知青进出的足迹,更装载了知青的希冀,是老知青回家的驿站,也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新坐标。”黄河口知青小镇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功明介绍。

资料图

走进黄河口知青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比一复制的具有当年建筑风貌的孤岛汽车站,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上世纪6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一路向北,道路两侧建设的是由当年兵团战士、知青宿舍改建而成的“回家民宿”“乐住小院”等民宿,黄河口知青小镇作为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姊妹景区”,正向游客展现着她深烙着时代印记的人文景观。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讲好新时代“黄河入海”故事,东营市扎实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坚持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创新,文化保护传承成效进一步显现——省水下考古东营(垦利)工作站挂牌成立,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批复,“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落地实施;完成海北遗址第三次、铁门关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海北遗址入选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评选市县两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0项、非遗工坊73个;“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工作通过文旅部非遗司评估验收,经验在全省推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文汇·慢生活非遗街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东营,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乘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东营市将全面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旅产品,奋力书写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东营网  东营文旅)

相关阅读

  • 西南交通大学启动大学生心理文化节系列活动

  •   3月23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以“善爱青春之我,拥抱生命的阳光”为主题的2023年“3.25(善爱我)”校园心理文化节在犀浦校区举行启动仪式。本次校园心理文化节由学校心理研究与
  • 政谭丨凝聚文艺力量 助推高质量发展

  • 《南方》杂志评论员丨李育蒙3月25日,花城文学院举行揭牌及签约仪式,落户越秀公园“陌上花开”文化空间,宣告正式成立。选址在广州文化地标“五羊石像”所在地,其意义自然不言而
  • 中华姓氏家文化点亮“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 2023年3月21日,“世界水日·健康论坛暨姓氏家文化峰会”在北京市朝阳区垡头个园《国际院士之家》三楼圆桌会议室举行。 这次峰会是在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中国院和国
  • 千亩梨花尽情绽放 “黄河大集”国韵飘香

  •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崔相游 通讯员 时光)一年春光惹人醉,万顷梨花作雪飞。3月26日上午,由香城镇第一书记服务队承办的香城镇“黄河大集”暨“邹东深呼吸·香城香万里”老龙湾梨园
  • 一场地域文化的视觉盛宴

  • 好多年没去新宁了,前几天应朋友之邀再游崀山,并有幸观赏了新宁县自己编导演出的舞台剧《爱在崀山》。随着剧情的展开,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激荡,震撼之余,感慨系之。这场演出给我们最
  • 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学者论坛将在乐山举行

  • 为促进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内的青年学者加强学术交流、激发学术创新,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紫禁城学会、乐山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物局联合主
  • 2023年天台山云雾茶开茶节即将启幕

  • 品的春茶一口鲜,胜过人间三月天。常言道,“好山好水出好茶”,天台山自古以来便是我国主要的茶产区,也是茶叶“海上之路”的重要源头。在这神山秀水之中,有一种茶,它诞生于云山雾海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超级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新应用场景

  •   新型超深冲钢家电面板在热轧生产中,板材两侧会轻微凸起,这就是“猫耳形”缺陷。为攻克这一缺陷,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连续投入了近百万元,却收效甚微。为此,山东钢铁集团有限
  • 以提高效率为目的,在工作中打个盹吧

  • 编者按:因为疫情原因而不得不在家工作的你,是否也有厚颜无耻地偷懒小睡过?但千万不要感到内疚,因为研究表明,短暂的睡眠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不过在办公室环境里,打个小瞌睡这种做法会
  • 如何“拯救”睡眠

  •   “睡得好吗”正在取代“吃了吗”成为不少朋友之间见面的开场白。估计没有人会预料到,再日常不过的睡觉在今天会成为一个问题。  中国睡眠研究会之前发布的一份关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