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稳粮稳产|郴州汝城:“种出”好日子

日期: 来源:郴州日报收集编辑:郴州日报

邓生祥 钟丙芳

日前,郴州市汝城县井坡镇大村村欧氏山之稻种养专业合作社早稻育苗大棚内,自动育种机吱吱作响,农户们正在认真把守进料、喷水、播种、盖土等环节,随着最后一个标准化育苗盘被转至智能育秧暗室,早稻育种便完成了。“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工厂化育秧省时高效,降低成本,还不受低温、降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合作社负责人欧文清开心不已。

近年来,汝城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农机应用、科技服务、规模种植、提质增效等方面持续发力、苦下功夫,全力确保多种粮、种好粮,巩固粮食基础地位,催生了一大批敢闯敢干的种粮示范带头人。

规模种植 强基固本稳粮仓

“看,秧苗8天就长到一指多高,且每8天就将增分一叶,长势喜人。”在水肥一体化育苗大棚内,欧文清拨弄着先期秧苗介绍,眼前37个育秧大棚,除为自家早稻供苗外,还作为全县集中育秧的示范点,承担了其他农户1100亩育秧任务。今年,他将种植双季稻3000亩、稻油轮种800亩,比去年增加近1000亩,扩面增幅较大。

地处山区的汝城县,农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正成为种粮稳盘的主流。该县通过政府补、大户扩、农户种、示范带等方式,持续巩固3.8万亩双季稻种植任务,催生了30多户面积超过400亩的专业种粮户。他们集约到全县70%的耕地,承载了70%以上的粮食生产任务,通过“合作社+基地+大户+散户”的发展模式,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生产体系,托稳了农业产业基础盘。

科技赋能 提质增效防风险

2020年疫情之下的倒春寒中,合作社承担4000多亩早稻育秧任务,传统覆膜小棚抵御不了低温侵袭,秧苗根本长不起来,至多可择选出1000亩早稻秧苗。汝城县农业农村局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发动农户改种稻种、补种秧苗等综合方式,才得以克服困难,完成当年双季稻种植任务。

当年,在该县农业农村局派驻科技人员的全程指导帮助下,欧文清开足马力抢时作业,完成了机械化育种流水线、水肥一体化育秧大棚等设施建设,还购买了4台播种机、5台中型拖拉机等农机设备,建成了日烘干能力45吨的烘干设施,不仅实现粮食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还将服务能力提升至万亩级。

近年来,汝城县由农业农村局牵头汇聚合力,组建起6个农技服务小分队,对全县14个乡镇的种粮大户实行包田块结对子,开展“面对面”“一对一”技术服务,扎实落实讲政策、听心声、兑奖补、解疑惑等各项服务。目前,汝城县双季稻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3.8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实现了保质保量稳粮稳产目标。当前春耕备耕,该县3万亩集中育秧的科技服务任务,均已全面落实到乡镇、主体和田块,为全年种粮起好步。

延链强链 兴农富农拓路子

当前,欧氏山之稻合作社吸纳了4名社员,示范带动了周边3家种粮大户发展1000多亩双季稻,还通过提供代耕、代育、代插、代防、代收、代烘等“六代”服务模式,充分激发起当地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如今,井坡镇每年5000多亩双季稻种植任务都能完成,土地流转金也增长到亩均450元。

不仅如此,合作社从插秧、施肥、田间管理到采收、烘干等各个环节,需要聘请大量本地乡亲务工,每年劳务费支付超100万元。“多亏有了合作社。”从最初设社就过来务工的欧共文说,他每年有3万元进账。

“今年除了落实粮食生产计划外,还要全力新建好一个面积更大、功能更全、容量更足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厂。”欧文清介绍,合作社当前申请到220万元的惠农贴息资金,已做好土地流转等工作,农业工厂建设正有力有序推进,接下来将逐步组建插秧、农机、收割、烘干等专业团队,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调度、统一服务和统一采收加工等,蹚出一条集约化发展、智能化管理、规模化生产的品牌路子。

延链强链,兴农富民。汝城县建成了可服务大田3万亩以上的专业化育秧工厂,其中千亩设施集中育秧基地6个;现有大中型拖拉机177台、小型拖拉机165台、插(抛)秧机56台、联合收割机51台;建设高标准农田3.05万亩,新建改造灌排渠66.44公里、机耕道21.44公里,新建小型拦河坝7座、泵站2座,改良了土壤2.74万亩;完成新增耕地“非粮化”整改面积67.35亩,完成耕地抛荒整改面积930多亩。

相关阅读

  • 福建东游:食用菌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 “这个菌棒尾部长霉了,可能是因为培养的时候有菌种污染,或者是培养料灭菌不彻底。”4月14日,在建瓯市俊丰食用菌合作社,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科技服务团队首席、省级科
  • 金塔县:龙头企业牵引农业产业化更上层楼

  • 今年以来,金塔县按照“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企业+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企业引领带动、合作社牵线保服务,让农户搭上产业发展快车,加速产业发展。引导
  • 孝义市梁上庄村: 新兴有机覆盖物拉长核桃产业链

  •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柱濮镇梁上庄村以“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增收入、群众得实惠”为目标,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立足核桃产业起步早、发展好的优势,不断延长产业
  • 长顺:发展订单农业 助农增收促振兴

  • 近年来,长顺县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订单式农业”,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让农民既“种得好”,又“卖得好”,实现增产增收。辣椒育苗基地航拍眼下,长顺县广顺镇青山村大棚辣椒苗,迎来今
  • 土桥村:金银花田生“金银”

  • “药王故里探药香”主题采访系列报道①土桥村:金银花田生“金银”本报记者 李阳阳春四月,草木萌发。走进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土桥村千亩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整片的金银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稳粮稳产|郴州汝城:“种出”好日子

  • 邓生祥 钟丙芳日前,郴州市汝城县井坡镇大村村欧氏山之稻种养专业合作社早稻育苗大棚内,自动育种机吱吱作响,农户们正在认真把守进料、喷水、播种、盖土等环节,随着最后一个标准
  • 我区开展“一喷三防”无人机飞防作业护青苗

  • 赵博硕/摄春雨过后,气温逐渐回升,正是小麦防治病虫害、促生长促分蘖的关键时期。4月11日,海淀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在温泉镇太舟坞村经济合作社开展了2023年小麦“
  • 用制衡的方式能否让婚姻回到当初?

  • 本期做客专家 许川,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相待心理创始人,资深婚姻家庭治疗师,中国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委员 Q: 我今年50岁,结婚20多年,一直觉得家庭生活还算幸福,夫
  • 当好“电保姆” 助企解难题

  • 4月13日,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新集镇供电所员工来到三河市强力风动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重要企业调研活动,同企业负责人现场交流意见、交换想法,为用能服务和乡村振兴重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