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玉米燕麦套种:践行“大食物观”的大探索

日期: 来源:黑龙江日报收集编辑:黑龙江日报
 

“看这片地,长得高的这溜是燕麦,旁边这刚出苗的是玉米。”5月26日,绥化市安达市升平镇板子房村的李志勇又到自己家地里看一看。

玉米刚冒头,燕麦已经很浓密了

从5月12日玉米种下后,他就每天都要到地里看一看。

他家种玉米与别人家不同的是,黑黝黝的地里已经有一些整整齐齐的青苗。

“那是我们3月末种的燕麦,已经到分孽期,6月末就开始收割,一点不耽误玉米生长。”李大勇说。

今年,安达市有1000多亩地应用了玉米燕麦套种模式。该模式由安达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喜刚试种成功,黑龙江省农科院和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进行具体技术指导,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了一年的应用试验,去年底经专家实地测产,燕麦草亩产623.2公斤(青贮裹包,按含水率30%计算),纯利润能达到300元以上;玉米亩产742.6公斤,产量与常规种植玉米产量相当。

“这是一个稳粮增草提质的好模式,非常有应用前景。”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所长,省现代农业产业“饲草饲料”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申忠宝认为,这个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玉米稳产的前提下增加燕麦产量。一方面可弥补优质饲草严重供给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产能提升增加农民收益。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式可增加土地覆盖度,刈割燕麦后茬还田,既可防风固土,又利于黑土地地力提升。

“无论是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还是打造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这个模式都具有开拓性意义。”

套种:一地一季粮草双收

“4090”模式种玉米在我省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等地已应用多年,把传统的垄挨垄种植,改成40厘米—90厘米,40厘米做苗床种两行玉米,90厘米堆放秸秆,通风透光,有效减少了连片玉米的风阻,形成垄垄是边行,棵棵是地头,有利于光合作用和田间作业,保护黑土地,持续培肥地力。

燕麦收获前玉米燕麦生长状态(去年资料片)

去年,安达市开始尝试3月底在90厘米集条带上先种燕麦,5月初在40厘米播种带上进行小行距玉米双行免耕播种,等到7月玉米进入快速成长期前先收割燕麦,裹包做青贮饲料,10月再正常收玉米。

安达市一些种植大户从3月就开始跟踪套种生产过程,到最后看到实现了一地一季粮草双收,他们感到很振奋,今年纷纷改装机械,主动应用这个模式。

优势:增地增产保护黑土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教授孔祥清与申忠宝一样,认为这个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产出率。充分利用光温效,有效提高30%以上土地产出,相当于增加30%以上的耕地。

专家们算了一笔账,去年全省玉米播种面积8955.3万亩,如果全部应用这个模式,就相当于增加2686.59万亩土地,增加1674.28万吨的燕麦草产量。如果按照一头牛每年0.7吨粗饲料计算,这些燕麦草将能为2400万头牛提供粗饲料(2022年我省奶牛存栏110万头)。

二是能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套种技术模式中玉米平均每亩保苗较常规增加了500株左右,保证了玉米的丰产丰收。燕麦青草亩纯增收300元左右。

“青贮燕麦是非常优质的饲草饲料,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以及钙和磷的含量在禾谷类作物中是比较高的,不但奶牛需要,还可以喂鹅、喂 猪。”申忠宝认为,这些优质饲料将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利于提高耕作水平,提升种植业机械化程度。土地收益增高,种植合作社及种地大户的种地热情也会随之升温,能加速土地流转和全程农业生产托管的发展,提高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进而提高玉米产量。

秋天玉米测产(去年资料片)

推广:需在燕麦品种选择和各类机械研发上下功夫

作为套种模式发明人,杨喜刚这一年就像一个处理棘手问题的“剪刀手”:从燕麦、玉米选种到改装播种、打药、收获机械,再到组织测产,攻克燕麦裹包水分难题……“现在看小面积试验很成功,但如果要大面积推广,还需要群策群力。”

申忠宝认为,如果大面积推广,一要根据当地地力选择优质燕麦品种。二要在配套机械的自主研发上加大力度,播种、除草、收获等重要生产环节都需专用的配套机械。三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模式。

“燕麦分孽期需要压青,这时候最适合种玉米,适当碾压有利于燕麦生长,过早或过晚都会破坏燕麦生长。这就需要我们将这个模式各环节调整得相对精准,才能不误农时,实现真正的丰收。”

孔祥清提出,套种模式化学除草目前看还存在困难,现在农民普遍使用的除草剂莠去津及烟嘧磺隆对燕麦会造成药害,需要及时筛选出在玉米田和燕麦田都可以使用的除草剂。

“还有燕麦青草的裹包技术问题。燕麦青草在7月初收获时含水量超出裹包青贮的标准,需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保证裹包青贮的质量,目前看这些措施可能会提高成本,降低种植收益。”杨喜刚说。

据了解,今年杨喜刚还在进行玉米套种大麦的试验,“如果成功,将真正实现稳粮增量。”

来源:龙头新闻

相关阅读

  • 忻州玉米背后的“流量密码”

  • 游客在“陀罗市集”上了解农特产品。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畅雪 摄近日,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建国在忻府区调研时,出现在了拥有11万粉丝的抖音用户“山花小景”的直播间,这让“
  • 耕耘者振兴计划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培训班举办

  • “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培训班(河南驻马店)成功举办2023年5月16—20日,由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
  • 大竹县:抓实玉米大豆套种 确保“稳粮增豆”

  •   眼下,正值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关键时期,大竹县抢抓农时,引导广大农民快种、精种、多种,掀起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热潮,全县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  在大竹县川主
  • 一粒玉米的产业之旅

  • 4月底5月初,是万全区大田玉米集中播种的时节。区西部河川产粮区平坦的农田里,旋耕机、播种机隆隆着往来穿梭,人工在行间跟进检查,播种着新一年的幸福。玉米是万全区的“金字招牌
  • 贺兰县:玉米种植助力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 春回大地,天气渐暖,习岗镇黎明村抢抓晴好天气,有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播种青贮玉米,田间地头里,播种机在来回作业,工作人员干得热火朝天,洒下勤劳耕作的汗水,播撒着对秋收的希望,用不
  • 近九成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

  •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5月24日,首届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让专业养老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主题,各界共话养老行业发展。北京青年报记者从
  • 闲鱼公布用户数: 95 后占比超四成

  •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5月24日消息,闲鱼官方日前宣布用户数已超5亿,其中95后用户占比43%,00 后占比22%。闲鱼总经理季山透露,“闲鱼未来仍不以盈利为目的,更多追求的是用户规模
  • “耕耘者振兴计划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培训班举办

  • “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豆玉米单产提升培训班(河南驻马店)成功举办2023年5月16—20日,由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耕耘者振兴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玉米燕麦套种:践行“大食物观”的大探索

  • “看这片地,长得高的这溜是燕麦,旁边这刚出苗的是玉米。”5月26日,绥化市安达市升平镇板子房村的李志勇又到自己家地里看一看。玉米刚冒头,燕麦已经很浓密了从5月12日玉米种下
  • 一堂共治议事迎来南京南站社区青春好少年

  • 当送别童年纯真,迎来青春你好,用一场怎样的仪式留下这段有意义的生命符号?26日下午,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南京南站党建联盟360主阵地青春洋溢。20位恰同学少年的南站中学学生代
  • 我们为什么如此需要演唱会?

  • 我们为什么如此需要演唱会?不妨先听听歌手的回答——王源说:「演唱会就像是连接现实和梦境的乌托邦」。阿信在台上说:「回忆这四年发生过的事情,期待过的期待,谢谢等待四年,依然回
  • 大禹文化云课堂 | 《禹亭记》碑刻

  • 禹亭记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广东人曾九皋任禹城县令。因其为官清廉、施政有方,恰逢风调雨顺、连年丰收,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曾九皋称此为禹王保佑之功,募捐重建禹迹亭,更名禹王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