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变打卡“流量”为人才“留量” 浏阳“燕归巢”营造引才“强磁场”

日期: 来源:红网收集编辑:红网

浏阳市第五届"燕归巢•返家乡"大学生实践观摩研学暨"高校学子浏阳行"活动合影。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吴公然 实习生 米梦瑶 浏阳报道

炎热的夏季配上火热的青春,让全国百强县浏阳市有了新的热度。

智汇潇湘,才聚浏阳。7月20日,浏阳市举行第五届“燕归巢•返家乡”大学生实践观摩研学暨“高校学子浏阳行”活动。活动中,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的180余名学子走进浏阳的园区、企业、乡村,近距离感受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体验乡村振兴的泥土芬芳。

这是求才若渴的浏阳与优秀大学生的一次双向奔赴,更是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的浏阳敞开怀抱与青年人的一次热情相拥。

参观惠科光电。

青春打卡浏阳,变“流量”为“留量”

“没想到家乡产业实力这么雄厚”“浏阳乡村的颜值很高”“浏阳超过出了我的期待”……走进高质量发展现场、乡村振兴一线的大学生们,近距离接触浏阳后直呼很惊艳。虽然其中大部分学生是浏阳本地人,但如此深入了解家乡的机会并不多。

当天,液晶面板生产基地——惠科光电、大型综合性食品企业——聪厨食品、非遗生态村——道观冲、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王首道故居等标志性项目、企业、乡村,留下了青春打卡的身影。

“今天的研学之行,帮助我把视野从书本扩展到更广阔的现实世界。”来自清华大学的张天桐同学说,作为浏阳人,亲眼目睹了家乡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成效,感到很自豪。同时,家乡的繁荣发展,为年轻一代回乡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舞台。

在此次观摩研学活动中,产业向自动化生产转型、企业朝高精尖技术攀登、工业技术为食品生产赋能等见闻,在复旦大学张楚珏同学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她领略到浏阳高水平、全方位发展的奥秘所在——立足科技民生,紧跟时代潮流。

浏阳是花炮之乡。在此次活动中,大学生们认识了各式各样的烟花类型,了解了浏阳烟花的历史和发展历程,同时对浏阳烟花未来的发展感到无比期待。

团浏阳市委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走访重点企业、非遗生态村、名人故里和社区,使同学们全面认识浏阳、深度体验浏阳,帮助他们不断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把打卡浏阳的“流量”变为参与浏阳发展的“留量”。

打卡非遗生态村——道观冲。

探索“1+4+N”模式,帮助大学生“成长蜕变”

记者从团浏阳市委了解到,“高校学子浏阳行”是浏阳市第五届“燕归巢•返家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之一。本届“燕归巢”活动立足于大学生成长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

为探索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团浏阳市委创新制定青年大学生“成长计划”,成立浏阳市“燕归巢•返家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临时团委(由实践大学生担任临时团委成员),组织全体大学生通过“1+4+N”的模式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实践大学生“成长蜕变”。

“1”即开展岗位实践。团市委根据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个人意愿进行个性化岗位分配,大学生按照岗位要求完成所在实践单位分配的工作任务。学员们将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锻炼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4”即4次主题活动。4大主题活动分别是:高校学子浏阳行、志愿服务活动、我为浏阳代言、总结交流大会。通过参与主题活动,让大学生亲身感受浏阳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就,在积极参与浏阳公益事业、文化传播中,展示风采和才华,收获友谊和成长。

“N”即N个自选活动。由临时团委组织开展青年夜校、体育赛事、联谊晚会等N个自选活动,这些活动从选题到策划、执行和宣传,全程由临时团委负责。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富有创意,体现个性,满足实践大学生多元化需求,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激发潜能。

近距离接触浏阳花炮。

5载青春之约,浏阳与高校大学生“双向奔赴”

实际上,自2019年正式启动以来,浏阳市“燕归巢•返家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开展5年。活动实施“浏燕归巢”“筑巢引凤”“金桥逐梦”三大行动,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社会实践机会,促进高校学子就业创业工作。

5年来,共有来自国内外245所高校的900多名大学生来浏阳参与社会实践。目前,团浏阳市委正在探索建立“浏阳籍高校学子联盟”,为浏阳籍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拓展引才渠道。

同时,积极招募非浏阳籍重点高校学子到浏阳进行实践锻炼。今年招募的266名大学生中,非浏阳籍48人,占总人数的18%。他们可享受免费入住人才公寓、一对一导师指导等一系列服务和保障。

此外,团浏阳市委建立未就业大学生数据库,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为未就业大学生精准匹配就业岗位。组织开展创业培训课程、讲座和研讨会,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深入了解市场,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

团浏阳市委负责人表示,经过5年的发展,“燕归巢”项目已成为浏阳的一张 “青春名片”,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通过该项目关注浏阳、来到浏阳、扎根浏阳。该项目既为青年人带来了发展机遇,也为浏阳带来了发展动力,实现浏阳与高校大学生的“双向奔赴”。

从历年“燕归巢”实践大学生毕业去向数据来看,59%的大学生已进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35%的大学生选择基层岗位,6%的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他们职业规划更清晰、返乡发展意愿更强烈。

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团浏阳市委将以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做优“燕归巢”项目品牌,努力让浏阳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浏阳更有为。


相关阅读

  • 搭建全方位服务平台 点燃就业创业梦想

  •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贾莹莹 “希望在座的女同学们积极思考、勇敢尝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前不久,在2023年毕业季即将来临之际,吉林省妇联会
  • 暑期来枣大学生免费乘公交 7月初至8月底

  • (枣庄日报全媒体 记者 董艳)日前,枣庄公交开发大学生免费乘车认证小程序,7月初至8月底,全国大学生只要在支付宝完成学生认证,用支付宝在枣庄乘公交即可享受大学生无限次免费乘坐
  • 湘鄂携手共奔赴 一缕阳光暖童心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与岳阳市湖滨街道湖滨社区共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签约仪式举行岳阳晚报全媒体 特约记者 黄亚文 通讯员 熊金凤武汉岳阳一江相牵、一衣带水,两地走动频繁、亲如兄
  • 江苏盐城:志愿者巧手绘彩墙 为乡村振兴添光彩

  • “两天时间,10多名志愿者在墙上画出了这么大、这么好看的画,真的了不起。”7月13日下午,在东台市时堰镇双溪村交通要道口,20多名村民驻足观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彩绘墙,
  • 暑期志愿服务我先行 争做文明实践青少年

  • 近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组织开展“暑期志愿青少年 文明实践我先行”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当好清洁员维护村庄环境大学生志愿者们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五学五问”为优化营商环境打好基础

  • 济宁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突出抓好“五学五问”,深入推动政务服务工作,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下基础。突出抓好“五学”,为优化营商环境做足理论储备。一党组领学。省市区动员部
  • 20名小解说晋级“金牌之声”决赛

  • 7月23日下午,由上海市体育局主办,五星体育承办的2023“金牌之声”上海金牌体育小解说选拔大赛复赛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五星会客厅举行。共有31名小选手参与复赛角逐,经过2轮比拼,最
  • 驻斐济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涉水旅游活动安全

  • 近期,驻斐济使馆接到多起涉中国公民在斐体验潜水、游泳等涉水项目时遇险甚至不幸遇难的情况通报。驻斐济使馆再次提醒中国公民务必加强涉水项目安全风险防范:1如需进行涉水旅
  • 丨夏季养生丨三伏天饮食篇

  •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全国多地同时开启了高“烤”模式,俗话说“春夏养阳”,趁着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腠理开泄,我们可要好好把握住这个养阳驱寒,防病治
  • 济南章丘:小农田搞出大名堂

  • “大家好,这是我们的三号大棚,给大家看看我们农场刚成熟的甜瓜,自然成长不催熟,欢迎大家前来品尝。”打开高兆玺的抖音和微信视频号,每一条短视频都在介绍着自己农场的产品。大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