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心理学: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

日期: 来源:第一心理收集编辑: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或许是当代社会的生活压力太大,我们总是会在自己做完某件事情后反复回想检查,一再质疑自己是否认真完成了这项工作。

这样的质询通常发生在那些随处可见的生活小事上,例如出门前有没有按时关门,出远门的时候是否关闭了天然气与电路。

做完事情之后多思考一下,似乎能够起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可心理学家却提醒我们,一个人在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就证明他已经出现了心理问题,在下意识中做出了许多病态的表现。

如果有一天,你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门锁,说明你病了。

强迫与焦虑情绪

那些出门前总是检查门锁的人,通常都有着相对严重的强迫症。这样的人很容易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去重复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机械性活动,并因此感受到更多焦虑与痛苦。

在心理学领域中,强迫症可以被看作是焦虑障碍,出现这一问题的患者内心深处总是矛盾且复杂的,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多种不一致的想法。

有时他们已经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和做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还是会不断重复这一行为。

近几年患上强迫症的患者越来越多,有不少人都会在25岁之前出现相应的症状。

这些人总是在没有接受任何现实刺激的情况下出现主观层面的强迫,在进行重复行为的过程中,他们内心深处同样是矛盾的,可他们又不知道该如何阻止自己。

这种冲动与重复的行为会持续很久,给他们带来许多不好的体验。强迫问题带来的影响是层层递进的,我们可以试着将强迫症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焦虑累积阶段

这是强迫症出现的早期,此时我们的内心并不算太过痛苦,但已经能够感受到脑海中时常会冒出一些带有强迫性的想法与思维。

这些想法的出现让我们变得十分焦虑,我们不得不去重复验证一部分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与平衡。

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将这种不安与焦虑变成生活中的习惯,多次去检查门窗有没有锁好手有没有洗干净。

倘若此时患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仍然按照之前的习惯去生活,那么他很快就会被严重的焦虑情绪所影响,甚至无法做到在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

这种焦虑情绪的诞生是有诱因的,大部分人都会对自己曾经被伤害的事情记忆深刻。

当一个人因为忽视了细节做错了某件事情,并因此得到了外界的批评时,他们便会对这件事情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焦虑,将完成这个任务的想法留在自己的潜意识中。

突然闯入的想法

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何会陷入到焦虑与重复的状态中,为了给自己的行为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大脑便会自动生成一些与之无关的想法,让整件事情看起来更加合理。

这些想法大多是突然产生的,它们很容易对我们形成误导,让我们将自己的焦虑感与自己当下看到的事情联系到一起。

这一阶段的人在生活中会表现得格外谨慎,反复做一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都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巨大的伤害。

普通人显然不喜欢这样谨小慎微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的脑海中便会逐渐出现两个声音。

其中一个声音认为,在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仔细,谨慎对我们的人生发展有帮助。

另一个声音则认为我们根本没必要表现的这么焦虑,自己所担忧的事情只是小概率事件,根本不会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

强化思维

在这样不断争吵与斗争的过程中,我们的焦虑感又再次得到了强化与加深。一部分人会在睡觉前不断思考这一话题,让自己彻夜难眠,或是在第2天醒来后,仍然拥有强烈的焦虑感。

他们的大脑正在不断进行斗争,这种斗争是他们在这三个阶段中不断循环往复,逐渐越陷越深。

很快我们就会因为一件事情焦虑,转变为因为好几件不同的事情感到焦虑,自己的人生也变得像一团乱麻。

好在这种疾病并不是无法被治愈的,倘若我们有办法消除强迫症患者内心深处的不合理认知,他们就能迅速恢复到正常生活中。普通人在意识到自己陷入强迫思维时,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无关的事情上。

例如开始看一本书或观看影视作品、短视频等,让自己的大脑去接受其他方面的信息逐渐忘却,强迫思维带给自己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对某件事情产生焦虑感,是因为他们时常担心自己不完成这个行为,将会给自身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们也可以试着用暴露疗法来治疗这类疾病,让我们身处一个自身焦虑感满满的环境中,并强迫自己不去关注或完成自己在乎的事情。

这种行为能够帮助患者意识到,即便自己不去完成脑海中的想法,也不会对自己的现实生活造成太大影响。

这样一来,患者的强迫思维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不会再像之前那样浪费许多时间,去完成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意义的机械性重复。

- The End -作者 | 汤米编辑 | 生煎包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相关阅读

  • 孙海梅家庭:用心以“小家”诠释“大爱”

  • 在射阳县新坍镇新坍子社区提及孙海梅一家,乡亲们无不交口夸赞。孙海梅是新坍子社区社事专干,她把社区居民当亲人,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女儿秦婷玉是社区宣传文化管理员,她经常
  • 孩子一开学就焦虑?用好四招来化解

  • 全国多地学生的寒假进入尾声,大家开始准备迎接开学。面对学习和生活上即将发生的变化,不少孩子可能会感到焦虑,甚至出现厌学情绪以及失眠、心慌、头晕、肠胃不适等症状。 孩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3月10日,它要关闭了

  • 耿直哥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新冠资源中心”(The Johns Hopkins Coronavirus Resource Center)宣布,该中心将于今年3月10日起停止搜集和报告新冠疫情数据
  • 8级大风+雨夹雪!明天开始!

  • 听说新一轮大范围雨雪过程又来了是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天18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天气公报称我国中东部11日起再有大范围雨雪过程:11日至13日,西北地区中东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