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让中国高速列车享誉世界,这位巾帼女杰做到了!

日期: 来源:青岛晚报收集编辑:青岛晚报

她是中国高铁领域技术领军人物,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国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

她主持研制的CRH380A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她主持研制的“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她担当技术领军人,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助力中国高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她是梁建英,曾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现为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荣获2022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缔造世界“第一速”,“让自己成为巨人”


1995年,从同济大学毕业的梁建英,被分配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从那时起,她成为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开始了和中国铁路事业的不解之缘。

2004年,国家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正式拉开发展高速铁路的大幕。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引进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开始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梁建英深刻地感触到,产品可以买来,但技术创新能力是买不来的。

2006年,中车四方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梁建英担任项目主任设计师,第一次亲手设计高速列车。

高速动车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列动车组光零部件就有五十多万个。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速度提升的背后,是无数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

“巨人的肩膀不好站,必须让自己成为巨人才行!”梁建英带领研发团队从关键技术研究到方案设计,从仿真分析到试验验证,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每天“早八晚九”,没有节假日成为生活的常态。梁建英记得,那段时间连年幼的女儿都无暇顾及,她每天下班回家,女儿已经睡下,她早上往设计室赶时,女儿还未起床。有一天,女儿打电话给她,“妈妈,我想你陪我吃一顿饭”,梁建英心里很酸楚,但她没有时间。

2007年12月,梁建英团队成功突破空气动力学、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国内首列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成功问世。一天晚上,女儿用稚嫩的童音指着电视上飞驰而过的动车组高喊,“妈妈,你的车!”梁建英说,“那时,我的心中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也有对女儿和家庭的愧疚,但却无悔。”

  2008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全面自主创新,研发CRH380A高速动车组。梁建英再挑大梁,担任主任设计师。CRH380A最高设计时速达380公里,是当时世界设计运行时速最高的动车组。这个速度等级,世界上也没有先例可循。

为了摸透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动态行为、性能和规律,梁建英带领团队开展海量的科学研究试验。她们奔赴全国各地试验,时而感受北国的数九寒天,时而体验南方的酷暑闷热。试验的日子,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准备,白天跟车十多个小时,晚上还要整理当天试验数据,制定第二天的试验方案,没睡过一个饱觉。

一次线路试验,列车停在野外,梁建英跳下车检查车辆状态。由于连日劳累,就在弯下身体查看车轮时,腰突然无法动弹。为了不耽搁进度,她坚持“必须看到试验结果”,忍着疼痛等到第二天凌晨试验结果出炉,与试验人员沟通,提出试验改进方案。

在梁建英的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广袤的国土、巨大的客流量、复杂的地貌、国家的支持、旅客的期盼,你不做到世界最好,对不起这个国家和时代。”

就是这样,她带领团队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完成了累计长达两年的线路试验,历经450多项仿真计算,1050多项地面试验,2800多项线路试验,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

2010年,CRH380A成功问世。同年12月,在京沪高铁先导段,CRH380A跑出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攀登新高度:“复兴号”树立新标杆


俗话说,搞科研就像跳高,跳过一个高度,又有一个新的高度在等着你。

2013年,“复兴号”动车组研发项目启动,中国高铁又开启了新的征程。梁建英瞄准了高速列车技术的新高峰。

为了实现“复兴号”的技术升级,梁建英带领团队殚精竭虑、精益求精。

为了拿出性能最佳的车头,她们设计了46个概念头型,从中反复比选,实施了23个工业设计方案,再遴选出7个头型,进行海量的仿真计算和试验,当最终方案出炉时,车头的数据打印成A4纸足足堆了1米多高。

当时CRH380A动车组车厢内的噪音指标已经非常优异,比国外动车组都要低。梁建英团队定下目标,要在“和谐号”的基础上再降低3分贝以上。别看小小的3分贝,在有限的空间和重量的约束下,哪怕降低1分贝,也是极大的技术难题。她和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试验,光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隔音试验就做了3000多次……

2015年6月,“复兴号”动车组样车下线并开始试验。梁建英和研发团队从铁科院环形试验基地到大同线、哈大线、郑徐线,研发人员跟车跑遍了大江南北,经历了严寒酷暑。每天凌晨5点开始准备,白天跟车试验10多个小时,晚上分析试验数据直到深夜11点,每天留给大家休息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最热的时候,“焖”在40多摄氏度的车厢里试验;最冷的时候,蹲守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雪地里。


“复兴号”从样车下线到最终定型,一共做了2300多项线路试验,试验里程达到61万公里,相当于绕着地球赤道跑了15圈,耗时整整一年半。

当“复兴号”震撼问世时,整车阻力降低了12%,噪音降低了4-6dB,平稳性指标达到优级……一项项先进的指标,标注了中国高速列车的新高度。

2017年,“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并于9月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2016年,梁建英带领团队又开始一项新的技术攻关,研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为了突破关键技术难题,从项目启动到成套系统装备下线,梁建英团队历时五年自主攻关,历经1680余项仿真计算、4250余项地面台架试验和500余项线路试验,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2021年7月2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搞科研是很苦的,梁建英坦言,在研发中遇到难题和失败时,也会感到焦虑,甚至沮丧。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哪怕验证一个小小的技术方案,达成一个小的技术指标,取得一点点的进展和突破,都会成为他们的慰藉和支撑,有时一个很小的成功就能让他们兴奋很久。“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终于做出了非常难的数学题,非常有成就感。挫折后的柳暗花明,失败后的苦尽甘来,这种满足感,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梁建英说。

从一名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总工程师、技术带头人,直到现在的“国字号”技术研发负责人,梁建英说,自己能走到今天,是赶上了国家高速铁路事业发展的好时机,是机遇让她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是团队让她获得了攻坚克难的力量。“中国高铁发展到今天,不是一人之功,也不是一个系统和一个专业之功,而是这个行业相关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梁建英说。

  梁建英这样描述自己的女性身份——我们的肩膀或许并不强壮,但我们的智慧与毅力并不输于旁人。在生活中,我们努力扮演好女儿、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但有愧疚;在工作中,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本职工作,将自己的才干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我们无悔。

如今,由梁建英及其团队亲手设计制造的动车组已经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国“智”造的力量。梁建英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先后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今年初,梁建英担当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在这个国字号的研发试验机构中,梁建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要带领团队担当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我们这个行业的每一个人对高速列车都是存有梦想的,我们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知识、经历放到这个事业中去,用自己的双手去设计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高速列车。”如今,梁建英与她亲手设计的高速列车一同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飞驰着,“未来,我们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更美好的出行生活。安全、快速、舒适、便捷、智能、绿色的列车,这是每一个轨道交通装备设计师的梦想,我想,这也一定能成为推动我们实现强国梦的动力。”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张译心


相关阅读

  • 国家医保局最新发布

  • 来源: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编发:陈映午审核:邹汉青出品:湖北日报融媒体中心
  • 东营上榜!

  • 2月15日,国家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报告发布与专家咨询会在京举行,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
  • 足协主席被查!

  • 中国足球协会主席、党委副书记陈戌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体育总局纪检监察组和湖北省监委审查调查。新闻多一点石家庄最新通知!事关老旧小区改
  • 【关注】武汉全国第七!

  • 2月15日
    国家创新型城市监测评价报告
    发布与专家咨询会在京举行
    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分别发布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2》
    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广西南宁市乡村振兴办组团到英童乳业考察

  • 2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乡村振兴办副主任蔚春生一行,考察了陕西英童乳业有限公司中国羊奶科技城(简称:英童乳业)。南宁市农业农村局、南宁市邕宁区发改科技局、广西国土资
  • 城市快速路连接副中心经开区

  • 通马路升级工程已呈现出城市快速路雏形。连接城市副中心与经开区的通马路,将在年底前升级为城市快速路。目前,工程全线返岗复产,施工人员400余人。昨天下午,记者在通马路与京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