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大老岭鸟类环志站护鸟15年 234种飞鸟“上户口”

日期: 来源:湖北日报三峡新闻收集编辑:湖北日报三峡新闻

5月29日,雨后的三峡云顶,云海翻涌。飞鸟急促空灵的叫声,不时划破密林的宁静。

这里是三峡库区的第一道生态屏障——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地处西部高山向东部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宜昌市夷陵区西北部、长江西陵峡北岸,总面积14225公顷,森林覆盖率98%,森林蓄积量48万立方米。

在全世界候鸟主要迁徙通道中,大老岭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大通道上。每年,成群结队的候鸟飞越三峡,长途跋涉后在大老岭小憩。

作为食肉类猛禽,金雕曾分布广泛,但因人类活动加剧,栖息地丧失,导致数量急剧减少。

连续多年,大老岭保护区又监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的身影。

金雕的归来,成为大老岭生物多样性恢复的重要标志。

山林深处,一座30平方米的小木屋和10平方米的帐篷,支起了我省第一家鸟类环志站——湖北三峡大老岭鸟类环志监测站。

15年来,一群护鸟使者,在这里演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

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王成峰 摄

他们,追寻飞鸟15年

“啁啾!啁啾!”鸟鸣清脆婉转,从林中传来。

“这是黄腹山雀在唱歌。”与鸟儿打了15年交道的高新章笑着说,他能听出50多种鸟类的鸣叫声。

2009年,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鸟类环志站成立,高新章成为一名护鸟使者。

鸟类环志就是给小鸟脚上套一个薄薄的钢环,打上独有编号。当环志过的鸟再次进入其他环志站区域,工作人员就可根据其编号,推断出它们的分布范围、迁徙路线和速度。

高新章的任务,就是为进入环志站区域的鸟儿拍照、测量,记录体重、尾长、翅长、喙长等数据,为它们“上户口”。

1992年,24岁的高新章一毕业便来到大老岭,成为林场工人。“那时候,这里还是国营林场。每次伐木,树一倒,小鸟、松鼠一哄而散,都没了家。”他说,随着木材被一批批运出大山,大老岭的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野生动物不断减少。

2000年,国家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老岭禁止伐木,国营林场就地成立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高新章也转型成为一名护林员。

2008年,直到一批候鸟在大老岭受伤,大家才发现这里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随后,鸟类环志站成立,高新章每次出门,都要在口袋里装一本鸟类图鉴,方便识别并给当地或途经的鸟儿登记身份。

大老岭保护区海拔175米至2048米,每年有三四个月都在下雪。给鸟环志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4月到5月,秋季9月到10月。

“有些小家伙别看小小的,凶得很。”高新章的虎口上,一道红色的伤口已经结痂,这是在给伯劳鸟环志时被扎伤的,伯劳喙尖、爪硬带钩,一不留神就会把手扎伤。

保护区猛禽多,被啄被挠,对高新章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但对他而言,这都是“幸福的烦恼”。

每天早上5:30,迎着朝阳出发,到晚上10点收工。15年来,他与6名同事已累计为234种鸟类“上户口”,为鸟类科研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峡大老岭,红腹锦鸡悠闲漫步。

308种鸟类安家大老岭

随着鸟类环志监测工作推进,大老岭保护区声名鹊起。

在专业环志监测基础上,2022年,保护区观鸟队正式成立,由保护区业余爱好观鸟的工作人员自发组成。

保护区内,各种珍稀鸟类图片随处可见。“观鸟是鸟类环志的一个重要补充,也是记录鸟类品种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观鸟爱好者的摄影作品,也可以直观地展现这片区域的鸟类种类。”大老岭保护区管理处信息监测科丁峰说。

2021年,丁峰进入大老岭保护区管理处,丰富的鸟类资源吸引了他。每天上下班,他都要带上长焦相机,沿山漫步,拍鸟观鸟。

多年来,山林里已建起4个鸟类环志场地、1条鸟类环志步道、3条观鸟小径和1座鸟类环志木屋。

前不久,一只正在觅食的仙八色鸫,被丁峰的相机捕捉下来。“这是一种濒危候鸟,原本生活在低山丘陵,如今也会在这里的微型湿地休息。”他如数家珍地说,这林间200余种鸟,都是他的“老朋友”,30多种长相相似的柳莺,他听声识鸟就能辨个八九不离十。

去年,观鸟队组织首届大学生观鸟比赛,吸引了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大学生参加。同时,观鸟队也会走出大老岭,参加全国各级观鸟赛事活动,不断提高观鸟、识鸟水平。

如今,大老岭保护区逐渐形成了以云顶、情人湖、药王溪片区为中心的观鸟路线。今年5月候鸟迁徙高峰期,500多名观鸟爱好者齐聚大老岭观鸟。

截至目前,大老岭有影像佐证的鸟类已达到308种。(金凌云、彭洪林、刘炘迪、黄敏之)

相关阅读

  • 徐新林:30年“追鸟”拍鸟 记录新疆“鸟鸣四野”

  • 有数据显示,新疆天然分布的鸟类约490种,占全国鸟类种数的三分之一,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近十年,新疆鸟类种数增加了60余种。  随着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爱鸟拍鸟的爱好者也越来越
  • 生态新疆成为“候鸟天堂”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候鸟,是大自然的使者,它们每年跨越万水千山迁徙,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活力。  作为我国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新疆现有鸟类490余种,约占
  • 记者感言丨美丽新疆怎能缺少鸟儿飞翔

  •   曹 华  眼下正值候鸟繁殖季节,新疆的湖泊、河流、森林、湿地吸引了大批候鸟“安家落户”、抚育后代。  鸟类被誉为大自然的精灵,为大自然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新疆幅员
  • 百姓看联播丨+7,白洋淀来了“新朋友”

  • 雄安新区白洋淀又发现7种野生鸟类!它们分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guàn),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腹鹰,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红喉鹨(liù)、山麻雀、黑喉鸫、双斑绿柳莺、巨嘴柳莺。
  • 辨词:黑腹沙鸡名字中有“鸡”却不是鸡

  •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一音一韵,听新疆故事;一词一句,探文化精髓。  《辨词》栏目深入挖掘新疆的地理、历史、民俗、美食等元素,选取具有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地域特色的词条辨音解
  • 一湖好水 观鸟成“金”

  • 5月是鸟儿育雏的季节。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衡水湖景区,白鹭、夜鹭、牛背鹭等40余种、万余只夏候鸟正在繁衍生息。作为华北平原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
  • 紧急救援濒危物种东方白鹳

  • 东方白鹳被国际鸟类保护理事会定为世界一级濒危物种,有“鸟类大熊猫”之称。27日,中建三局盐城东兴高速项目成功救助一只受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一东方白鹳。5月27日上午8时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大老岭鸟类环志站护鸟15年 234种飞鸟“上户口”

  • 5月29日,雨后的三峡云顶,云海翻涌。飞鸟急促空灵的叫声,不时划破密林的宁静。这里是三峡库区的第一道生态屏障——湖北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地处西部高山向东部平原过渡
  • 京东物流(喀什)智能物流港开工

  • 京东物流(喀什)智能物流港开工  本报讯(记者 余思民)6月12日,京东物流(喀什)智能物流港在中亚南亚工业园区开工。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疆地区首个大型 5G数字化综合物流园,不仅能
  • 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公布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联合发布通知,公布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名单,47个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装备应用案例入选。为促进文化和旅
  • 余杭:“旧空间”上激活“新动能”

  • 深化“空间换地”模式,让杭州市余杭区又一次站到了节约集约用地的风口。  近年来,余杭区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塑造引领未来的新增长极。面向未来,进一步放大创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