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太阳赋能 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日期: 来源:中国食品工业杂志收集编辑:中国食品工业杂志

——记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常泽辉

长期以来,冬季设施农牧业种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温度低、湿度大、病害多”问题困扰着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经济发展,也成为限制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常泽辉及其团队面对技术需求、聚焦低碳供能,深入研发专利技术并积极实施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和产业推进。在此过程中,常泽辉坚持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把科学研究做在生产一线,带领团队走进一个个重点帮扶旗县,建成一座座绿色示范工程,用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百姓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科技支撑。

常泽辉接受内蒙古电视台关于科技成果赋能乡村振兴采访

太阳供热 让设施农业四季丰收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边疆,东西跨度大,南北距离长,从呼伦贝尔到鄂尔多斯,从阿拉善到赤峰,各地均建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但由于所处严寒地区,冬季分布着不同深度的冻土,由此带来的种植土壤温度低所导致的茄果类作物越冬生长难成为困扰当地种植户的一大难题,但使用传统增温补热装置会增加种植户们的生产成本,其中,首府呼和浩特市冬季“菜篮子”基本靠外运来加以保障。

面对实际需求,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太阳能应用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常泽辉带领团队,经过几年研究试验,自主研发了设施农业太阳能土壤跨季储供热技术。与设施农业传统增温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太阳能单独驱动、土壤跨季储热、就地集热就地用热、建造占地面积小、运维成本低、应用领域拓展性好等优势。完全可以实现用太阳能的“热”激活冬季设施农业的“产”,让春种秋收变为四季丰收。

在2020年冬季连续9天无日照的极端寒冷天气条件下,常泽辉团队在校企太阳能光热产业示范基地的日光温室内实现了黄瓜和西红柿的量产,实现了严寒C区由太阳能单独供热的冬季茄果类作物连续生长,牵头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太阳能聚光设施农业跨季度储热工程地方标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何雅玲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该技术鉴定结果为:复合抛物面聚光跨季节储热/供热耦合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依托所取得的成果,常泽辉本人先后获得了2022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同时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内蒙古青年创新人才”称号,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新世纪321人才工程”“内蒙古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标兵”。

常泽辉教授向自治区及地方主管部门领导介绍太阳能土壤储热系统

常泽辉与重点帮扶旗县驻村书记、致富带头人等进行现场交流

深入一线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在技术研发之外,常泽辉团队积极推动实施成果转化,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展产业化推进和科技服务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让技术尽快更好地服务于各地设施农业的冬季作业,赋能县域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常泽辉及其团队在技术研发后,就开始奔波在对接各盟市旗县的路上。2022年1月20日,常泽辉在巴彦淖尔市对接完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后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天气,高速路封闭,只能由省道或县道、甚至村道通行,道路湿滑,险象环生,400多公里的路程走了近14个小时,终于在晚上返回了呼和浩特,没有耽误第二天呼和浩特市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工作。

2022年2月12日,刚过完农历新年,常泽辉带领团队冒雪驱车前往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罕塔拉镇,实地调研农业产业园冬季种植供热技术难题,在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技术对接工作。在返回途中,常泽辉再次遭遇大雪,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30℃,道路上仅有团队的车辆在行驶,甚至部分路段手机完全没有信号,一旦失联,后果不堪设想。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常泽辉及其团队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项,共计475万元;在内蒙古部分盟市、陕西省延安市、北京市房山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等地建成设施农业太阳能土壤跨季储供热示范工程38处,乡村振兴产业园3座,经济规模达1.1亿元。产业化过程中,在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等大力支持下,常泽辉就该技术对呼和浩特市武川县、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等旗县驻村书记、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专员开展了产业扶贫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500余人次;应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的邀请,赴赤峰市、巴彦淖尔市等地贫困旗县开展温室地热取暖技术培训指导工作。科技助力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增产增收,助推县域特色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巩固拓展当地脱贫攻坚成果,保障城乡“菜篮子”反季供给,为各盟市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并于2024年入选教育部“十四五”高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工程典型案例。

常泽辉团队在新巴尔虎左旗设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

常泽辉团队走进武川县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和政策宣讲

注重实践 践行“产学研用”全程育才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下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学科群太阳能技术与应用学科方向负责人,常泽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教书育人一线,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多年来,常泽辉坚守在三尺讲台,为本科生讲授《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技术》、《风力机原理与设计》等专业课程,为博士生讲授《工程中的热物理问题研究方法》,学生评教等级均为优秀。

此外,曾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常泽辉积极带领教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了凝聚“政-校-企”三方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结合新机制,引导更多的师生党员投身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主动出击,积极与各盟市基层党组织对接,首次提出了具有工科院校特色的“科技小站”的创新模式,在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等重点帮扶旗县建设“科技小站”6个,在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农牧业增产提效、推动乡村振兴等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未来,常泽辉将在做好教书育人的同时,继续带领团队走进农村牧区,走向北疆大地,面向经济主战场,研发原创技术,为建设国家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贡献“太阳能”的力量。(文/赵敏)


相关阅读

  • 直博北大!湖北中医药大学鲁谕蓁好样的

  •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实习生 张伊婷 刘嘉慧通讯员 陈依“即使只有1%的可能性,我也要做好100%的准备。”这是鲁谕蓁准备推免攻读直博生相关材料时内心的想法。大学期间,鲁谕蓁取
  • 警惕!别信!内蒙古人社厅发布重要通告→

  •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职称评审有关情况的通告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接到群众反映,个别中介机构和个人利用抖音、微信、QQ、微博、今日头条等社交媒体、网站,或通过张贴
  • 世界首款!祝贺我国科学家

  • 图为“天眸芯”。(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供图)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团队近日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相关成果5月30日作为封面文
  • 百姓看联播丨超级厂房“超”在哪儿?

  • 总面积8万多平方米,相当于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厂房,你见过吗?在石家庄高新区就有这么一座超大厂房。大厂房便于设备进出、产品运输,还打通了产品生产检测的全链条。这样的厂房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太阳赋能 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记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 常泽辉长期以来,冬季设施农牧业种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温度低、湿度大、病害多”问题困扰着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经济发展,也成为
  • 看陶艺疗愈如何从理想走向生活

  • 近日,“原生艺术治疗——艺术与心理治疗的跨界融合与创新性”主题讲座和“一心一艺——陶瓷疗愈团体辅导”工作坊在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举办。主题讲座以及陶瓷疗愈工作
  • 南京“非遗”展演进景区 中华文化共传承

  • 为宣传展示南京非遗活化利用成果,今天(6月1日),南京市文旅局在神策门公园举办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南京非遗进景区、社区专场展演”活动,石锁、武术、八卦掌等非遗项目纷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