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小桃子”带动“大产业”,桃产业助力村民致富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

通讯员 覃佐丹 李久驷 叶成 罗家鑫

5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曾畈村桃园种植基地,果树成林、绿意盎然。虽然下着小雨,但前来采购的客商依然络绎不绝。当地村民正在忙着摘果、装箱,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实际上,在发展桃产业之前,这里曾是贫瘠的“沙滩”,什么农作物也种植不起来。

据了解,曾畈村桃园种植基地位于沙河旁,由于沙滩保水性差,农作物种植极为困难,村民们曾一度对此束手无策。为破解该村农业发展瓶颈,新洲区多次对地形土质进行勘测,发现桃树因其耐旱的特性,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9年,武汉绿嘉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入驻该村。历经规划筹备、耕地种苗和浇灌设施建设等阶段,昔日的“沙滩”由此焕发生机。经过两年的辛勤耕耘,桃园于2021年正式投产销售,产量近60万斤。

除旧街桃园基地外,该合作社还充分利用辛冲、潘塘等地的闲置土地,大力发展桃产业,种植总面积达628亩,涵盖28个桃品种,成熟期从每年5月10日持续至10月10日。

“今天前来订购的客商是河北和武汉的,订购了3万多斤,目前大家正在抓紧采摘发货。”武汉绿嘉源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巴鹤介绍,现在主推的桃品种是“新西兰”,共销售了近十万斤,带动附近村民20人固定务工,并在高峰期每日临时增聘超过50人,全年劳务工资支出总额超过30万元。

巴鹤说,合作社将继续增加新的桃品种,并进行深加工,发展桃罐头等延伸产业,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当地村民致富增收。

“自从巴总来了以后,我们老百姓都有事做,这一块儿之前什么也种不起来,现在从‘沙滩’变成了‘银滩’,在这里务工一个月可以挣一两千块钱。”曾畈村村民岳建新笑着告诉记者,巴总的到来,让他们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民的日子也有了新的盼头。

曾畈村现有农户261户、人口1152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曾是新洲区旧街街道有名的贫困村。近几年在市园林和林业局等单位支持下,村里先后建起了虾稻基地、桃园基地和苗木基地,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新洲区园林和林业局科技推广中心主任刘元杏表示,桃产业的发展助力村民走上了“甜蜜”致富路,也为新洲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通讯员供图)


相关阅读

  • 武汉硚口汉正街用理论之光照亮融合发展之路

  • 极目新闻记者 王佳文通讯员 蔡毅5月29日,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联动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和青年宣讲队,分主题、分领域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沉浸式学法!“模拟法庭”邀请小学生当法官

  • 极目新闻记者 孙婷婷通讯员 雷章 陈章颖“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5月31日,武汉市黄陂区法院李家集人民法庭(以下简称“李家集法庭”)联合李家集平安办、司法所以及李家集小学
  • 快来看!这里有一场藏在公园里的亲子劳趣比赛

  •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通讯员 胡婕实习生 王清扬“六一六一,快乐第一!”萌娃们嘹亮的口号响彻戴家湖公园!5月31日,武汉市青山区第二幼儿园大朋友小朋友相约六一的狂欢,在增强体魄、展
  • 13张超可爱的照片!看后嘴角上扬!

  • 作为军人他们常年坚守岗位用热血和忠诚守护四方平安作为父母他们心怀愧疚错过了孩子很多成长的瞬间因为相聚难得所以显得弥足珍贵因为团圆不易所以倍感珍惜今天是“六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