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数九寒天防冬病,这份“三九天”养生攻略快收下!总有一个适合你

日期: 来源:湖南医聊收集编辑:湖南医聊

三九天即将到来,马上就快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啦,三九天,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第3个寒天,其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每“九天”算一“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便在"三九、四九天"。



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就暖和了。

中医认为数九寒天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此时最容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发挥滋补功效所以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

冬至后的“三九天”,天气寒冷,体内阳气刚刚生发,比较弱小,养生要调节体内平衡、顺应自然。

因此要注意躲避寒冷、适当运动、多多休息、心情平稳,养护自身内刚刚生发的弱小阳气,使其利于以后的生长繁盛。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九天具体该如何养生。

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冬日养生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养生”,养的到底是什么呢?

养生,其实养的是“生生之气”,也就是使生命健康活跃的正气,国医大师陆广莘将其总结为“循生生之道,凭生生之具,培生生之气,收生生之效”,也就是我们要遵循使生命健康生存的节律,借助使生命健康生存的方法,培养使生命健康生存的正气,从而获得使生命健康生存的效果。

冬季进补四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



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

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

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三忌:慕名进补

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鸡汤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

且冬日许多人跟风服用阿胶糕等补品,脾胃虚弱及易上火人群不宜食用阿胶糕进补。

四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针对体质进行养生

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1.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3.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4.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民谚亦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三九衣食住行均要注意

1.衣

“数九寒天,冷在三九”,远离疾病,尤其要护好以下5个关键部位。

头:零下10℃时,3/4的热量从头部“跑掉”。天冷出门,戴一顶保暖性较好的帽子,以毛线、毛呢等材质为佳。

脚: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一旦受寒,可能引起上呼吸道局部体温下降和抵抗力减弱,患上感冒等多种疾病。

出门穿上厚鞋袜;每晚用热水泡脚,可以适当加些艾叶、粗盐以护阳走肾,水要没过脚踝,温度保持在38~4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



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颈部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出门围一条适合的围巾,即可避免颈部着凉。

膝: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对温度和气压变化特别敏感,受凉后会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引发关节炎。

冬季要注意适度运动,保持膝关节温度,不轻易露出膝关节。也可以在膝关节做艾灸(艾盒灸等),每天20-30分钟。

腹: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下腹受凉对女性生殖健康伤害很大。冬季穿个护肚子的小背心,晚上睡觉盖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

2.食

三九最冷,与肾脏相应,所以补肾为要,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有助身体御寒,温肾助阳;

因为五行冬季与水相应,五色应黑色,所以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姜味辛辣,可以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的寒气、滋补身体。因此,三九天一定不能错过姜茶。

在我国部分地区素来有“三九时节一只鸡”的说法,也有“进九吃鸡”的说法,意思是进入三九,养生最好要喝一点鸡汤或者吃一些鸡肉。

三九喝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养生方式,粥利于消化、吸收,又美味可口,男女老少皆宜。  采用不同的食材,做出各种养生粥,可以益肾补血、滋阴润肺、益气健脾。

进入冬季以后,饮食中的肉类增多,经常喝栗子粥调理,不仅补肾,而且滋养脾胃,缓解肉食带来的负担。

3.住

为了顺应冬藏,人们的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清晨不妨赖床几分钟,伸伸懒腰,或者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再起。

冬季门窗紧闭,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等上火症状,被称为“暖气综合征”。建议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以每天早、中、晚三次各通风20分钟为宜。

4.行

冬藏时节,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

冬日有效的养生调理进补方法有哪些?

1.膏方调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 状剂型。

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2.艾灸

冬天易受寒邪侵袭,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在经脉中流动,完全靠“气”的推送,因此气行血才能畅。

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响气血的运行,例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说明寒热对气血运行有影响。

气寒血涩,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结而生病,对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温经散寒,保持血液运行正常。

3.三九贴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冬季天气寒冷,阳气虚弱,因此选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中医科 周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阅读

  • 二十四节气|小寒这样补 来年气血足

  •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唐 元稹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于每年1月5-6日交节,今年小寒
  • 小寒时节不妨去去火

  • 近期,有多位读者致电本刊热线说为啥冬天还上火,想问问中医是咋回事。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副主任赵秋升。他说,数九腊月,看似天寒地冻,其实属于“外寒内热”,特别是小
  • 节气 | 小寒梅开待春来,宜保暖养藏护肾脏

  • 小寒节气1月6日是小寒节气。寒即寒冷,小寒是一年中气候最为寒冷的节气之一,小寒过后即进入“三九天”。那么,五形人在小寒节气该如何养生呢?一、五形人体质判别首先,我们先来辨别
  • 玉门:入冬普法添暖意 法治宣传零距离

  • 为了进一步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清泉乡抓住冬季集中教育的有利时机,深入村组开展冬季集中教育法律法规宣讲活动。一是精准普法润民
  • 湖北51万人参与冬季应急科普公益宣传活动

  •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通讯员 李伟温暖过冬,安全相伴。截至1月7日18时,湖北共有51万人参与冬季应急科普公益宣传活动,闯关答题不仅有趣,还能增长安全知识,共筑冬季安全防线。根据湖北
  • 安丘景芝镇打好“组合拳” 筑牢冬季安全生产防线

  • 年末岁尾之际,为切实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群众平安过冬,景芝镇强化举措、压实责任,打好隐患排查、执法整治、安全宣传“组合拳”,全力保障辖区安全生产形式稳定。“严”字当
  • 今日迎来小寒 这有一份养生指南请查收

  • 挥别冬至,迎来小寒。北京时间1月6日4时49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关于小寒,我们该怎样正确养生?
  • 今日小寒:岁寒风雪中,诗画看山东

  • 1、气候 小寒小寒,无风也寒北京时间1月6日4点49分迎来小寒节气。古人对“小寒”的解释颇精妙:“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冷气积久而寒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广湛高铁机场段项目建设“进度条”再刷新

  • (记者张永幸)1月6日,记者从肇庆市高要区获悉,位于高要区蛟塘镇的广湛高铁机场段项目跨宋隆河特大桥连续梁主墩已基本完成初步搭建,连续梁主墩0号块浇筑工作已于日前顺利完成。 
  • 2024廉江花卉展销节开幕

  • (记者张永幸 通讯员张思燕)1月7日,2024廉江花卉展销节开幕式在“粤西花木种植第一村”——新屋仔村举行。展销节由廉江市人民政府主办,廉江市农业农村局、河唇镇人民政府承办,旨
  • 全国已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

  • 今年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开展20周年。记者从1月5日召开的国家林草局授予北京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共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31个省(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