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春走基层】3分钟带你探访“四九城”里的百姓生活

日期: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收集编辑:中华合作时报

1月4日11点20分,北京市望京区,冬日暖阳温和地照在身上,环卫工人孙师傅心情很舒畅,“今儿中午我想吃红烧肉。”他和两位同事不疾不徐地走进南湖西里小区的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径直来到“供销合作社便民餐厅”的盒饭自选区。“我要红烧肉、豆腐、白菜粉条。”孙师傅第一个迅速报完“菜单”,扫码支付15元后,小心翼翼地端着快要溢出的“三菜一汤”(汤为赠送),就近坐下,满足地大口开吃。

供销合作社便民餐厅盒饭自选区

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高楼大厦之外,还有很多老旧社区。在“创建和谐宜居之都”的规划中,如何解决北京转向超大城市治理中的社会“痛点”和群众急难愁盼,特别是让老旧社区的老街坊、老居民生活得更便捷、更舒适、更现代化,成为政府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日前,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涵盖了生鲜超市、便民理发、便民早餐、便民厨房、社区药店、社区理疗、社区养老等功能。北京市供销合作社通过打造便捷实惠、多元综合的社区服务平台,把问题消弭于“让城市更美好”中。

便捷一:吃得放心

孙师傅和同事们是南湖西里店的常客,吸引他们的不仅是饭菜干净卫生,还有“饭量足、价格实惠”。他们曾经也为便民餐厅因疫情防控关门而沮丧和遗憾,如今生活恢复往日秩序,他们每天都很踏实,也不再为午饭或发愁或东奔西走。

这家便民餐厅承载的不仅有便民服务,还有邻里间的温暖和守护。在这里,记者看到了“透明厨房”,和面、拌馅、包饺子,全程清晰可见。今年50多岁的李阿姨,家住对面南湖中园小区,隔三差五就来和王师傅交流厨艺。“快过年了,自己做有氛围。”她和王师傅深入讨论了如何做好发糕,“我经常来请教厨艺,要吃面条就来拿和好的面,回家一切下锅就成,既方便又好吃。”

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康静里店

同样是便捷居民吃饭,在西城区马连道中新佳园小区,供销合作社调研发现早饭是很多居民的“痛点”。为此,开在小区下沉广场中的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中新佳园店,特意布设了早餐店。“我以前不怎么吃早饭,自从供销合作社开了早餐店,我现在养成了吃早饭的习惯。”小区居民、北京学者王小东的生活因家门口供销合作社的便捷服务而改变。他特意制作了一期视频点赞供销合作社的服务:“非常好,关键是价格便宜、卫生,一碗馄饨5块钱,一屉小笼包8块钱。”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聚焦吃得放心目标,供销合作社不遗余力。

便捷二:买得省心

浅黄色外墙、绿色标识,在北京市东三环边的团结湖天宇市场,供销合作社装满了老年人的回忆和年轻人的新奇。

团结湖天宇市场

“供销合作社让人感到亲切、可信,来这里买菜,就像与久未谋面的老朋友相见。”回忆里与新时代两个时期的供销合作社模样交织在郝大爷脑海,“为人民服务”“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让城市更美好”“爱在北京 美在供销合作社”“与爱相随 ‘蛋’愿有你”……一个个标语串起了供销合作社的过往与当下。

“现在供销合作社就像熟悉的陌生人。”郝大爷感慨,这里物品种类丰富、价格实惠、环境干净,不仅有中英文标签,还囊括了很多北京老品牌,如鼓楼馒头、冠泽元酱菜等,生活所需应有尽有。“每次来我都买点乡村振兴专柜的果蔬,品质不错。”

天宇市场内的生鲜超市

记者看到,这里从收银台到纵深处采取一通到底的设计,果蔬、肉蛋、日用品按列排开,不仅适宜居民选购,还满足了他们不同需求。

孙女士是这里的“忠实粉丝”,“以前没听过供销合作社,这里和一般的超市不一样,环境更好,东西也物美价廉,菜都很新鲜,大白菜一斤不到0.5元。”她直言,“不售隔夜菜”“不卖隔夜肉”等标语让人温暖,“瓜果蒂落正当时”“水果时刻钟”这样的温馨提示,令人心情愉悦。

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康静里店

1月4日一大早,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康静里店的生鲜超市里人头攒动,4元多一斤的新鲜小油菜最受欢迎。“这个超市真是太好了,菜新鲜,便宜又方便,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居民一致赞不绝口。

康静里小区位于北京市东五环外东坝地区,因为周围2公里内没有农贸市场,买菜不便常年困扰着居民,直到2022年4月,便民服务中心康静里店开业,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康静里是老小区,老年人居多,对菜品和价格要求高,我们的70多个果蔬大棚基本可以保障应季果蔬供给,价格比市场低10%~15%。”便民服务中心康静里店生鲜超市负责人丁志伟介绍,疫情期间,这里还成为社区居委会服务居民生活的抓手之一。

拿出流通服务优势,保障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物丰价稳,供销合作社一直义不容辞。

便捷三:住得舒心

民有所需,我有所为。如今,北京市社在市区内已有百余处便民网点,以新姿态回到市民身边。

“蒙脱石散两日后到货。”1月4日一开门,便民服务中心康静里店的顺福康平价大药房负责人就在门口最显眼处摆上了一块半人高的公示牌。“这两天买这药的人多,给大家个准信儿,可以缓解焦虑。”

“在建设之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药店是附近居民生活上的突出‘短板’,于是我们就向相关部门申请引进了这所药店。”朝阳区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为了方便居民买药,药店三位人员轮流值班,坚持24小时不打烊。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实惠便捷的老年理发、理疗、养老服务成为社区服务和美好生活的“刚需”。基于此,在便民服务中心中新佳园店,除了早餐和购物,居民还可以享受到理发、老年理疗等快捷的便民服务,理发店和理疗店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上门服务。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便民服务中心还将开放老年活动中心,让每一位社区居民情有所寄、居有所感。在朝阳便民服务中心垡头西里店,10元的便民理发服务深受老年人喜欢,比起市面上动辄大几十元的理发价格,实惠很多。

为让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认识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南湖西里店建设了“供销·印象”展馆。老旧的三尺柜台、各式各样的怀旧物品、主题墙面上的一幅幅新老照片,都在诉说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一个个布局不一、规模不同、形式各样的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正一点点解决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守护着北京城的人间烟火与和谐美好。

供销合作社的“便”与“变”

结合北京市整体发展规划及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点的区域特点,围绕“七有”“五性”需求,2019年,北京市供销合作社打造了第一家便民服务中心,开始拓展城乡便民服务,推进建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和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工作。如今,3年多过去,可以说这项工作交出了都市供销合作社如何融入城市发展大局的答卷。

从找准社区居民的主要需求和城市发展的民生问题入手,北京市社因地制宜,对现有部分经营网点进行改造升级,采取多种模式,在不同小区布设不同经营业态和服务内容的便民网点。如今,遍布于丰台区、海淀区、朝阳区等城区的百余家生活便民网点,成为了供销合作社回归主责主业的有效载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以“便民”为最终目标,不限于形式、不囿于一域,因势而动,因需而为。

针对老年人居多的小区,从合作方选择、产品服务的品类和价格等方面,便民服务中心都侧重于满足老人需求,植入了早餐、理疗、理发、社区养老等功能,有的还免费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

面对消费群体年龄跨度大、区域位置比较繁华的地段,便民服务中心主要凸显品质生活、现代多元,有温暖悦人的购物环境,有闲品岁月的“供销·印象”文化馆……

记者了解到,除了“便民”,便民服务中心经营网点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也很“亲民”,通常低于市场价格;服务周到、方式便捷,公益性与市场性并重。

记者看到,供销合作社便民服务中心将“便”与“变”交融在一起,在“便民”中求“变化”,在“改变”中更“便捷”。

正如郝大爷所说:“供销合作社是熟悉的陌生人。”供销合作社不变的是对“便民”初心的坚守,让居民信赖、安心;变化的是“容颜”和服务形式,让年轻人新奇、舒心。

在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中,北京市社迎难而上,将深化综合改革融入首都发展大局。这源于供销合作社为民服务的初衷,缘于为民服务的坚守,更基于“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坚持。于无声中,于光阴中,供销合作社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写下了为民服务的新时代注脚。

“我们还年轻,让您多理解!”诚如便民服务中心里的标语。“为农、务农、姓农”,供销合作社一直在路上。


相关阅读

  • 乡味乡音乡愁 津门供销大集全体验!

  • □ 本报记者 张毓敏 文/图火热繁忙的年货节呈现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氛围。1月13日上午10时许,在天津市京津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一排排写着“供销大集”的旗子迎风招展,展台前
  • 坚守岗位“不打烊” 为民服务“不停歇”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春节期间,潍城区军埠口综合项目发展服务中心坚持"春节期间不打烊,为民服务不停歇",街村干部假期坚守最前沿,用脚步丈量平安,用行动诠释担当,全力维护辖
  • 2月1日,周村区政府将上线“12345”

  • 为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倾力解决好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擦亮“接诉即办、一抓到底”淄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服务品牌,根据《关于做好20
  • 粮食增产10%的供销密码

  •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供销合作社“323”收益分配机制助农增收过好年本报记者 王 蕾深冬时节,在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南双村,成片的冬小麦绿油油铺满大片农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
  • 合作市:家门口的养老院 托起幸福“夕阳红”

  • 近年来,合作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服务管理为重点,以老年人满意为目标,不断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老年人老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喜迎“开门红” “抢单”到海外

  • 节后上班第一天,湖南冰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便火力全开,各条生产线机器轰鸣,工人们开足马力抓紧生产。泉塘街道供图星沙时报讯(记者 宋彬彬 通讯员 栗稳)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在长沙
  • 节后返岗,请注意这6件事

  •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编辑:金鑫】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