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守望民俗文化 延续文明根脉

日期: 来源:各界导报收集编辑:各界导报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修复重建的关中传统民居一角。 受访单位供图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正门。 受访单位供图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内展出的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构件(5月21日摄)。 记者 陈志涛摄

孟夏时节,关中大地渐渐燥热起来。向南去,进入秦岭的清凉世界,成为许多市民游客的出行选择。

终南山下,清幽古朴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游人如织。每个游人未必都是为了访古探微而来,但在离开时,却都收获了一段韵味悠长的文化慢时光。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在这里,当人们看过精雕细刻的拴马桩、穿过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之后,老秦人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穿过时空隧道,带着鲜活、浓烈的气息直扑访者面前,“讲述”着关中民俗艺术的根脉源流和历史积淀,彰显着民俗文化遗产的活力和魅力。

把“石头”往山里背

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入口处起,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古街,一根根造型各异、雕刻精美的拴马桩有序地排列在道旁,延伸至博物院的每一条干道上。

“多年来,博物院抢救式保护、收藏了8600余根拴马桩,数量、种类居全国之冠。”5月21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宣教部主任马晓青介绍,“其中,拴马桩展厅所展示的169根,是博物院所藏拴马桩中的精品,也是中国民间石刻的代表。”

“这是乾隆十九年狮子拴马桩,是少见的带纪年铭文的拴马桩。”

“这件道光年间的六千三百文人物驯狮拴马桩,不仅记录了拴马桩的制作成本,还佐证了当时的土地价格。”

……

循着马晓青的解说,一根根造型独特的拴马桩化身为一件件无声的文化符号,“讲述”着一段段久远的历史记忆。

这些拴马桩缘何聚集于此?这要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创办人王勇超说起。

王勇超说,198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注意到散落在乡间的拴马桩后,立刻被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民俗文化精品吸引住了。当时,农户们将拴马桩用于修建茅厕、砌垒猪圈,甚至砸碎后用来铺路;有的外地商贩趁着“文物热”,大肆收购并倒卖拴马桩。

“这东西在农村越来越少。我们把它们收下来进行抢救保护,实施集中保管。”王勇超说,“我想收集一批好的拴马桩,把它们留在关中。”

从此,在关中大地的山塬沟壑间,王勇超带着资料,领着团队,请上专家,踏上了漫长的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之路。

与之相伴的,是持续近20年的质疑、误解和偏见。

“你把石头往山里背哩,把没人要的烂石头弄来,这是啥值钱东西?”

“这娃疯了,搞建筑挣了点血汗钱,换一大堆石头,能吃还是能喝?”

……

对此,王勇超总是一笑置之:“拴马桩里头的学问很多。它的历史文化意义,早已超出了当初的实用价值。”

“从拴马桩到饮马槽,从上马石到石门楣,从石雕、砖雕、木雕到关中传统民居……只要是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精品,我能多收就多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收藏。”王勇超说。

“民间遗留着大量珍贵的民间艺术,这是我们祖先千百年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东西正飞速消逝。这些宝贝一旦流失就无法再生了。所以,我就下决心搞收藏。”王勇超说。

经过20多年的努力,2008年12月,占地面积近500亩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

行程数十万公里,发动3000余人次,耗资数亿元……王勇超倾其所有,收集了8600多根拴马桩,40余座即将倒塌拆除的明清时期关中传统民居院落,5万余件(套)石雕、砖雕、木雕、字画等文物,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地方戏曲、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关中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民艺、民情。

把传统民居“搬”进博物院

进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就进入了青砖灰瓦的古建世界。

白水的赵家门楼、大荔的阎敬铭宅院、澄城的崔家槐院……曾经,这些关中传统民居散布在渭北大地,相隔百里之遥;如今,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它们比邻而居、隔街相望,仿佛奠基之初便在一起。

对于这一修复效果,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副院长、国家级非遗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顺利颇为满意:“许多参观者进来后,都觉得这就是一条原汁原味的明清老街,没有新建街区的割裂感、不适感。这表明我们的保护修复工作是成功的。”

那么,这些传统民居是如何“搬”进博物院的呢?

“这些传统民居可以说是我们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王勇超坦言,“我们发现,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不少关中传统民居面临房倒屋塌、接近消失的境地。如果今天不保护,明天可能就成为一堆废墟了。”

在他看来,关中传统民居深深扎根于民间,蕴藏着关中民俗文化的渊源和血脉,不应落得这般恓惶局面。

“异地迁建保护!找一处合适的地方,把分散的古建筑进行集中安置、优化整合。”王勇超想这样做,然而实施起来格外艰难。

从小热爱古建筑的胞弟王顺利,成了王勇超的得力助手。

“明清建筑构件繁多,异地迁建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而且收来时都是杂乱的。重建过程好比是把积木拆卸了重新搭,比盖新房面临更多技术难题。”王顺利说。

搬迁前,绘制图纸、摄像、拍照、编号、包装等工作,一样都不能少。

运输途中,木雕构件、花格窗门、砖雕图案等都是易碎件。当时的路坑坑洼洼,有时需要先装半车沙子,再装这些易碎件。

重建时,必须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让古建筑的框架能和砖雕、木雕、石雕等装饰件完全匹配。若是构件缺损,则要复刻一模一样的款式。

慢工出细活。王顺利和他的团队迁建一座传统民居平均要耗时3年。其中,耗时最长的阎敬铭宅院,光是准备工作就花了3年,修复又花了5年。

作为清朝户部尚书的府邸,阎敬铭宅院为两进两院式布局,宽敞雄伟、气势恢宏。尤其是高达10米的上房,运用了大量的斗拱、彩绘、木雕、石雕以及特大马头墙,结构繁复、装饰精美,重建难度极大。

“原宅在20世纪50年代已拆毁。我们从阎氏后人手中收购了残余建筑构件,对照原宅照片,又到旧址进行实地测量,最终还原了阎敬铭宅院大气磅礴的样貌。”王顺利说。

重建时,由于没有现成的图纸,王顺利只好自行绘图,并尽可能贴近古建原貌;工程无法承包出去,王顺利只能带着200多人的施工团队干,还得反复确认大伙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的设想。

“可以说,我既是设计师,又是包工头,还是民工,有时半夜突然有了灵感,就立马跑到施工现场进行验证。”王顺利说,所有传统民居的异地迁建,他都按极致的标准去做,力求还原古貌,而品质更胜于古。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所抢救的40余座传统民居院落,已有近30座迁建完毕,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曾这样评价:“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收藏了很多很好的有代表性的古民居,功不可没,对社会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传统民居保护,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也得考虑传承的问题。我们既要传承古人的建筑思想,也要结合当代的审美和使用需求,真正使传统民居成为对话历史、融合古今的载体。”王顺利说,“我希望在保护好关中传统民居的基础上,能把多年所学所得传承下去,对现代建筑发展有所启迪。”

把文化根脉扎下去

5月22日,青山如黛,万木葱茏。一批远道而来的客人走进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切身感受关中民俗风情。

当天,109名来自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高二学生在这里开展“行走千古长安 穿越周秦汉唐”主题研学活动。观赏华阴老腔表演,是他们此行的第一项活动。

“将令一声震山川,人披铠甲马上鞍,大小军校齐呐喊,推动人马到阵前……”

随着一声苍凉高亢的唱腔,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华阴老腔剧团拉开了演出帷幕。

6位表演者手持月琴、马号、板胡、大锣等乐器,一人主唱,众人伴声,或坐或站,尽情展现华阴老腔的魅力。在一声声粗犷豪放的曲调中,乐器声、吼唱声、木头敲击板凳声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了赳赳老秦的嘹亮声势。

随着节奏起伏,台下学生不住欢呼,掌声雷动,并选出数名代表上台互动。

李秀敏是参与互动的学生之一。她说:“现场观看、学习华阴老腔,和平时在电视上观看的感受完全不同。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表演者澎湃、热烈的情感表达,感觉非常震撼。”

自2008年博物院建成以来,该剧团便在院内常驻,十六年如一日唱响华阴老腔的奋进之音。剧团团长王合理说:“我们会一直唱下去,为华阴老腔发扬光大出一份力。”

类似的研学体验活动,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还有很多。

今年上半年,博物院举办“古建之光——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科普展”,带领观众探寻古人的智慧和匠心。展览现场,工匠师傅演示木雕、砖雕手工制作技艺,直观展示古建魅力。

“大国工匠,手艺精湛!”

“此展令人震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很有价值,全社会都应该支持这项工作。”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非遗办主任梁挺说:“3个多月来,借助这一展览,4万余名游客了解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前世今生,光是这些深情的留言就写满了厚厚几大本。”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近年来,为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不断挖掘藏品、传统民居所蕴藏的文化内涵,针对不同人群,推出民俗文化、非遗展演,策划了华阴老腔教学、木版拓印、书法临摹等一系列研学体验活动。

“民俗文化的‘根’在民间。”王勇超说,博物院要让新时代的游客有机会重返农耕文明的精神家园,重温祖先的生产生活。

“我期待,将来能把博物院建成一个民族文化展览和学术研究的艺术殿堂,彰显中华民族的文明记忆、文化根脉,为世间留下一笔文化财富,守住一方精神家园。”王勇超说。

人物特写

王勇超:栽下一棵文化的“大树”

5月22日中午,顶着火辣辣的日头,年近70岁的王勇超准时出门,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展厅、项目工地之间来回穿梭,只为博物院的建设能再快些、再好些。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投身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抢救保护工作,曾先后获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陕西省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由民间力量兴办的一家民俗类博物院,其规模之大、藏品之丰,全国罕见,反映了关中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风、民俗、民艺、民情。

在介绍博物院“家底”时,工作人员颇为自豪:共有民间艺术、传统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九个类别的藏品,涵盖8600余根拴马桩、40余座明清时期关中传统民居院落,以及5万余件(套)石雕、木雕、砖雕、字画等文物。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凝结了王勇超多年的心血。“为了办好博物院,我有过很多乐趣,也没少受罪,整天‘拆东墙补西墙’,但不曾后悔过。”王勇超说。

1985年进城打工时,王勇超想的是如何在西安扎根。那时的他没有想到,近40年后的今天,他会在西安南五台栽下一棵文化的“大树”,并成功开枝散叶。

“早年间,我开建筑公司挣了些钱,但自从看到关中民间文化保护令人担忧的状况后,就决心为文化事业做点事情。”王勇超说。

恰恰是这个念头,让王勇超从此与文化事业结缘。

“经过广泛调研,我们发现,关中地区的皇家遗存已广为人知并受到较好保护,但许多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却在悄然消失。”王勇超说,了解情况后,他再也坐不住了,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经年廿余,遍寻访于关中;行程十万,广搜求于三秦。小至烟斗,大至园林。戏楼家祠,祖殿浸寻……”王勇超征集文物的经历,在陕西省人民政府所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赋》碑刻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经年累月,王勇超征集而来的文物何止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即便是数千平方米的库房,也难以容纳。

如何妥善安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私人办博物院?鲜有所闻。

但王勇超还是咬咬牙,顶着巨大的压力推进建设工作。从聘请专家论证、制定规划、绘制图纸,到直面质疑、筹集资金、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王勇超硬是把博物院办起来了。

“出于对文化的热爱、对老祖宗的尊崇、对历史的敬畏,我希望自己能有更高的文化追求。尽管一度很难,但我挺过来了,而且在抢救文化遗产、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文化精髓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和归宿。”王勇超说。

正是凭着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和贡献,王勇超赢得了博物院上下的钦佩和追随。无论是当面还是背后,人人提起王勇超都会尊称一声“先生”。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办公室副主任王小兰说:“先生每天基本上是‘一身汗、两脚泥’的忙碌状态,与人交谈时三句话不离民俗文化艺术,影响并带动了一批人。”

“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有责任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立足于民俗文化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想要为留住民俗文化的‘根’尽一份微薄之力。”王勇超说,“尽管快70岁了,但我还想抓紧时间多做点事,把民俗文化的根留住,让它重新发芽,重新绽放,结出丰硕果实。”

记者手记

有情怀 更有担当

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采访的两天里,我们遇到了一群热衷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人。

有过多次“干哭没眼泪”经历的王勇超,见证了博物院的蒸蒸日上。如今,苦尽甘来,他仍闲不下来,总要挤时间在博物院各处转一转,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当初,他怀着对民俗艺术瑰宝的热爱进入文物收藏这方天地。在长期抢救保护民间文化的实践中,他又将热情逐渐转化成理性思考,将保护文物和遗产变成一种行动自觉。

如今,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呈现出浓浓的干事创业和科学研究氛围。无论是王顺利带领的传习所团队,还是活跃在戏台上的华阴老腔剧团,又或者是日益壮大的讲解员队伍,人人都一心扑在各自的岗位上,对文物和非遗充满热爱,展现着老秦人奋发向上的精气神。

穿过历史的长廊,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龄学子,五湖四海的游人不断涌入这里,倾听关中大地上的文化故事、民俗风情,同时把关中大地的文化因子带向更广阔的世界,将关中的历史文化传播得更远。(记者 魏伟 陈志涛)

来源:群众新闻

编辑:吴佳蕊

相关阅读

  • 组图丨民勤:多彩民俗过端午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又是一年农历五月初五,仲夏之月,端午时节。民勤县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现场有亲子包粽子体验、赠送香包、系五彩
  • 包粽子品民俗!十堰各地举办多彩活动过端午

  • 6月10日是端午节,人们包粽子、品民俗,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欢度佳节。淡淡粽叶香,浓浓邻里情。在汉江路街道熊家湾村,十堰广播电视台、十堰海关、熊家湾村党支部、天麟时代经
  • 粽艾飘香伴旅途 文脉悠长显魅力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随着端午佳节的到来,人们有的采叶裹粽、悬挂艾草,寄托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心愿,有的走出家门,在看山望水中体验端午民俗,传承传统文化。咚咚锵、咚咚锵……
  • 山东多地多彩民俗共度浓情端午

  •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省文明办组织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文明实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守望民俗文化 延续文明根脉

  •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修复重建的关中传统民居一角。 受访单位供图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正门。 受访单位供图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内展出的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构件(5月21日摄)。 记者
  • 32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彰显文物大区厚重底色

  • 近日,“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历史文明——2024年海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日”活动在圆明园举办。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圆明园管
  • 好心茂名•每日一图 | 龙舟竞渡

  • 龙舟破浪飞驰疾龙头威武鼓手激昂健儿奋桨势如霆摄影/吴咏蔚 文/张越 柯诗华 编图/钟镇聪 主编/吴佰洋茂名号编辑部编辑:钟镇聪初审:柯柱基审核:何康源来源:茂名发布
  • 泽普县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试通水成功

  •   中宏网新疆6月11日电 近日,随着泽普县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水源工程取水口放水闸阀打开,一股流水从泄水闸门急涌而出,这标志着泽普县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试通水成功,为全面投入
  • “北京雨燕”受伤 地电员工热心救助

  • 地电员工小心守护受伤的雨燕本报讯 “我们捡到一只‘北京雨燕’,好像受伤了,不会飞了,急需专业救助。”近日,地电方山分公司安监部员工救助了一只受伤的雨燕。一名员工看到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