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幸福新生活——鹤壁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综述

日期: 来源:鹤壁新闻网收集编辑:鹤壁新闻网

自2020年8月启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来,我市将其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载体、城市转型的有力抓手,着力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树品牌,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0.7亿元,已在121个社区完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率达到100%。

如今的鹤壁,城区群众已经实现了从家里出发,步行5分钟可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小型游园、幼儿园、小学等;10分钟可享社区卫生服务、全托养老服务、淇河书屋、公交站点等;15分钟可见购物中心、大型商超、体育场馆、城市公园等……

探索“四制三化”鹤壁模式 建成九大“圈”

什么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我市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以市民步行15分钟的范围来组织生产生活空间,强调与市民日常生活规律相衔接,实现空间与人的活动相对接,有效分配公共资源,发挥服务效能,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如何有效推动规划蓝图“圈”变成生动现实“圈”?在建“圈”过程中,面对居民诉求的多样性,我市始终秉持创建为民、惠民、利民、靠民的工作原则,高水平谋划建设新机制,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探索形成了“四制三化”鹤壁模式,即通过业主会议、调查问卷,由社区居民决定建什么、怎么建的共议制;统筹部门、县区、社会、市场各方协调参与的共建制;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共同管理,同享优质服务的共享制;县(区)、街道、社区“一把手”分级管理、合力推进的;实现了社区建设项目化、社区管理智慧化、社区服务便民化。

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如今,我市已形成了覆盖百姓生活的综合服务圈、全民健身圈、养老服务圈、健康医疗圈、社区文化圈、就学便利圈、绿色出行圈、便捷消费圈、市政提质圈等九大“圈”。“圈”内的服务大到就学、养老服务、健康医疗,小到买菜、吃饭等生活所需,15分钟生活半径内的功能不断“上新”,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丰富、更加安全可靠的服务体验,使居民品质化生活稳步提升。

随着一个个便民生活圈的建成,如何长效保持“圈”的功能,各相关部门做足了功课。市、县(区)、街道、社区建立了四级“圈长制”,坚持先规划、再建设,整体谋划、分步实施建设,常态长效管理;持之以恒、自觉自律、科学完善的长效机制,为生活圈保驾护航。

“不仅如此,我们还注重示范带动,先行选择条件较好的生活圈试点推进、积累经验,形成可复制的生活圈建设模板。”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组相关负责人表示。

高品质建“圈” 满足群众新期待

在鹤壁,你会深刻地感受到有种幸福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幸福接力”。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稳稳地“圈”起百姓幸福生活、“圈”出民生幸福答卷。

围绕“一老”,打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46家,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0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31家,面积6.1万平方米,床位1525张。

围绕“一小”,城区已建成中小学和幼儿园10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校园配套102项,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到85.3%。

围绕“一青壮”,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万余人次,新增技能人才近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万余人,持证人员总数达到48.37万人。

围绕“社区文化”,打造书香社区、国学教育、家长学校等活动场所82处,建成淇河书屋65座,社区书屋134座,投放图书35.8万册,服务群众68.5万人次。

围绕“绿色出行”,在城市主次干道增设、提升95条慢行通道,新增297个公交站点,打造公交港湾35个,建设骑行专用道48条,改造充电桩2万余个。

围绕“健康医疗”,增设、修复健身器材720台,修缮健康步道、社区健身路径468条,新建体育场馆45个,室外综合健身场地201个,社区游园及小型公共开放空间210个,多功能运动场地103个。高质量建设卫生服务中心15个、卫生服务站46个,残疾人康复站37个,家庭医生签约百万余人。

围绕“便捷消费”,改建便民消费市场19处,建设提升小型便民超市448个,建设智能快递箱、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327个。

围绕“市政提质”,社区内新建垃圾分类收集站520座,新增智能化垃圾分类柜195个,社区及周边新增绿地435万平方米,增设停车位2.7万余个;新建车棚893座,爱心驿站62个,智慧安防小区建设314个,公厕、无障碍化设施高标准改造和建设258处,直接惠及23万户69万多人。

围绕“综合服务”,新建、改造高标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4个,自助政务服务站10个,增设证件办理、缴费、纳税等自助服务设备36台,24小时便民服务站20个,社区综合服务站52个,智慧警亭4个。

…… ……

一组组数据是我市高品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具体体现,彰显了我市多年发展的“民生温度”与“幸福质感”,让人民群众的高品质幸福生活可“圈”可点。

董女士居住在淇滨区东方社区,她告诉记者,近两年社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她的退休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社区有钢琴教室,有话筒、音响等整套音乐设备,全部免费使用,我没事儿就跟老姐妹去唱歌。社区还有一个共享厨房供独居老人使用,我们还经常去那里搭伙做饭。”董女士说。

在淇滨区淇河书屋东方站看书的李慧如说:“这个书屋离我家很近,走路五六分钟就到,非常方便,而且环境舒适。”

说起家门口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居住在佳和社区的王先生感到很满意:“街对面就是菜市场,一早起来就有早市,果蔬都很新鲜。买菜回来路上经过社区附近的小铺,我还能给家里小孩儿捎点儿零食,多好!”

“之前去街道办事得请半天假,现在社区服务站就在家门口,出门买个菜顺便就把事儿办了,真是方便!”华府天下小区居民陈女士高兴地说。

山城区奔六巷65岁的居民胡国顺说:“我患有高血压15年了,自己在家里测血压也不知道准不准,在社区有专业的护士帮我测,确实很放心。”

“以前打印发票得去税务局,现在不出社区就能办理,省了不少事儿。” 2021年4月6日,我市首家街道“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站”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聆海御园社区启用,配备公安、税务、不动产登记、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自助服务终端16台,可办理查询、审批等业务143项,并且24小时开放。办完业务的社区居民张晨对记者说,政务服务进社区,实现了全天办、就近办、智能办、不见面办,办事效率、生活品质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社区有老人反映需要一套康复器材,我们不仅引进了健身设备,还购置了爬楼机……”“有居民问能否在社区成立一个假期班,让孩子不出小区就能有人照看学习,我们就在小区找到了退休老教师,社区免费提供场地。”山城区朝阳南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社区居民有需求,社区就会想方设法满足居民的合理需求。

我市高品质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便利化程度显著提升,在住宅小区,居民步行15分钟的时间内,即可满足日常政务服务、品质消费、健身娱乐、养老托幼、就学就医、绿色出行等需求,让便民服务抬眼可见、触手可及、迈步可达,真正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得到百姓点赞,还受到了央视关注。

因地制宜建“圈” 打造鹤壁样板

我市在着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持续增强民生福祉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因地制宜打造亮点,彰显鹤壁特色,树立鹤壁品牌,打造鹤壁样板。

郁郁葱葱的竹林,淇河缓缓流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朝歌文化园完美再现了《诗经》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和谐优美的画面。

昔日破旧煤球房,今日浪漫爱情小巷。山城区朝霞街南巷改造而成的爱情小巷古老又时尚,挂满红飘带的爱情树寄托着浓浓的相爱情谊;装修考究的婚姻登记大厅营造了满满的仪式感。现如今一走进山城区红旗街中段红六巷内的向上园,浓郁的工业气息便扑面而来,工业挂件景墙、矿工群雕、铁轨栈道等工业风装饰,让人们回忆起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忙生产的峥嵘岁月。

浚县关帝庙街通过展现关羽的历史故事,打造了古香古色的旅游环境;淇县锦绣路运用光影融合、移步换景的手法,将法治元素融入街区的每个角落。

鹤山区打造的鹤源里古街曾是鹤壁的起源地,古街以鹤源、煤源等元素演绎鹤壁的厚重历史。淇滨区二支渠、鹤山区紫薇花城、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主题公园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除此之外,改造提升后的中凯商业街、示范区朝歌里人文小镇步行街、浚县古城商业步行街等商业街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增加了城市烟火气。

这些亮点特色不仅让群众成为受益者,还为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贡献了力量。我市的相关经验做法已被商务部收录。可以说,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经成为鹤壁的一张新名片。

荣誉是激励,更是动力。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进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为民理念,围绕生活更幸福,实现全域服务、聚焦重点、智慧服务“三个提质”;围绕优势更突出,打造标准化建设、领先性社区、老城区提升“三个示范”;围绕建管更有效,深化“四制三化”、示范学习、督导验收“三项机制”;围绕品牌更响亮,坚持品牌塑造、媒体宣传、氛围营造“三个着力”;围绕服务更便民,突出电动自行车棚建设、淇河书屋提升、便捷消费提升“三个专项”,把生活圈画得更细更小,让建设实绩更有“厚度”,让民生答卷更有“温度”。

相关阅读

  • 利川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进社区活动

  •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灭火扑救能力,进一步做好社区防火防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6月14日,普庵社区联合市消防大队、市农业农村局、都亭街道平安建
  • 省内首个!旧村改造项目摘得“广厦奖”

  • 西海岸孙家滩村改造后变园林社区、智慧社区 村民居住环境好了还能在家门口就业从低矮平房、环境杂乱到高楼大厦、和谐宜居,曾经的城中村如今焕发新面貌,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孙家
  • 垃圾分类进社区,助力杭州亚运会

  • 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让文明融入生活,让环境更加美好,近日,丁塘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居民志愿者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助力垃圾分类,营造整洁卫生的环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一场“展”与“城”的双向奔赴在哈尔滨上演

  • 汇聚八方宾朋,再谱合作新篇。15日,第三十二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本届哈洽会以“共建高水平开放新平台,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吸引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