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明实践 法治相伴 ——牡丹区司法局打造“法润牡丹·文明花乡”志愿服务品牌侧记

日期: 来源:菏泽日报收集编辑:菏泽日报

“现在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在社区就能得到专业的法律解答,这是真正把公共法律服务送到了家门口。”11月20日,在牡丹区北城街道益民社区,居民王锴对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连连称赞。

律师解答,为居民提供帮助;“便民通道”,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米”;援助宣传,把法律知识送到百姓家门口……近年来,牡丹区司法局积极整合全区法律服务资源,创新“三三”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公共法律服务融合共建,打造了“法润牡丹·文明花乡”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区司法局把阵地、服务、队伍、平台、机制进行融合,推动了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提升。”牡丹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磊告诉记者,在牡丹区,志愿服务队伍有1800余支,平台注册志愿者达13万余人,开拓志愿服务阵地近600个。目前,牡丹区司法局已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5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10万余人次。

2023年以来,牡丹区司法局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牡丹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场所设置了27个文明实践公共法律服务站。目前,已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1700余次。其次,在全区打造了18个镇街公共法律分站平台,在各街道办事处打造8个公共法律便民窗口,在14个乡镇统筹挂牌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健全了“业务+法律服务+咨询”一站式服务链条。

“作为省级文明单位,我们着力把法治为民理念贯穿于工作之中。”牡丹区司法局党组副书记高贯民介绍,牡丹区司法局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法治服务”的融合工作机制,发挥党员队伍作用,通过率先垂范和广泛宣传,选派优秀党员律师、专家组成宣讲团定期下乡宣讲,已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200余次,免费为群众代写诉状等法律文书200余份,帮助申请法援1400余次。

同时,牡丹区司法局联合区营转办制定出台了制度文件,明确多项执法监督举措,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我们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明文件一律取消,从实际出发为群众‘证明减负’。”牡丹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马芳介绍,为优化营商环境,牡丹区司法局创新设立“企业宁静日”制度,为涉企行政检查划定工作期间。除重点领域外,各行政执法单位不得随意入企检查,坚决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为企业生产经营减负,充分释放市场经济活力。

“接下来,我们将以法律服务促进文明实践为核心,将业务品牌与精神文明创建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法律援助提质增效,为受援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贴心的公共法律服务。”王磊说。 

菏泽报业全媒体 记者 李若生


相关阅读

  • 牡丹壳制造钠电材料,中国首创!

  • 组装钠电池牡丹壳电池负极材料牡丹壳,即包裹牡丹种子的硬质外壳。看似无用的它,如今有了新的应用场景——制造钠电池负极材料!最近,洛阳理工学院“能源存储与转化先进材料” 团
  • 禹州市举办行政执法资格公共法律知识考试

  •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行政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提升行政执法能力水平,按照许昌市司法局统一部署,11月28日下午,禹州市司法局在该市中等专业
  • 菏泽“八大色系”催花牡丹创新闯市场

  •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近年来,随着牡丹催花技术的日臻成熟、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广大花农开始求新求变、创新闯市场。在花色品种上,从传统的红色系、粉色
  • 泰安市岱岳区司法局:构建立体矛盾纠纷调解体系

  • “旅游时发生的纠纷,当天就给解决了,既没有耽误行程,也没让烦心事破坏旅游的好心情。”近日,一名外地游客打电话向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法律服务所主任、泰安市二级人民调解员王祥
  • 红火沙棘园醉游人

  • “大棉袄配二棉裤,里面是羊皮外面裹着布,咋冻咋冷咱也不打怵……”26日,记者在牡丹江市东安区兴隆镇东村村邵海果蔬种植家庭农场里看到,一片红红火火的沙棘林里,戴着头巾的游客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会飞的电动汽车”链博会上吸引人气

  • 智能汽车链展区智能汽车链展区吸引了大批中外知名企业参展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正在北京展出。本届链博会主题为
  • 共同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锚”

  •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发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锚”、推动世界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