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组织制定《2023年春运平安健康出行服务指引》。2023年综合运输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在科学精准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及“乙类乙管”措施的背景下,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这份出行全防护指南,一起了解↓↓↓
个人出行:加强全过程防护
勤洗手、少聚集,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
出行前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感染后或发热等症状未消失前,应暂缓出行。倡导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及孕妇、儿童等减少出行。
密切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科学制定出行计划,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方式,理性错峰避峰出行。
进出站、购票、安检、候乘、登乘、换乘期间尽量保持人际距离、减少聚集。出行全过程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做好手卫生,具备条件的分散就坐。有慢性基础病的乘客,根据需要随身携带对症药品。
倡导优先通过互联网、手机APP等方式购票,优先采用手机支付。
务工人员集中输出地、输入地要加强衔接配合,保障务工人员安全、健康出行。
自驾出行:强化旅行途中防护
备足防护用品,尽量避峰错峰出行。
出行途中做好全过程健康防护,加强车辆通风消毒,做好手卫生。
在服务区下车休息时,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减少逗留时间;
到餐饮区就餐时进行手消毒,尽量保持距离,倡导打包带走餐食。
在收费站通过人工窗口缴费时,戴好口罩。
营运驾驶人员:加强自我健康监测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工作之外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场所,减少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倡导“两点一线”生活方式。
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报告单位,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有发热等症状或感染后不满7天的,不建议上岗。
做好车辆船舶卫生管理。车辆进入服务区休息时,及时开窗通风换气。客运车船在行驶过程中,使用空调外循环模式;具备条件的车船,每趟次运营结束后全面开窗通风。
春运全防护
健康幸福年
策划:张蓓蓓
制作:王震 于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