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烟台基础教育惠民服务“用心做”

日期: 来源:胶东在线收集编辑:胶东在线

 营商环境“亮优揭短”|入学网上办、优化课后服务...烟台基础教育惠民服务“用心做”

胶东在线4月4日讯(记者 赵竹建) 近年来,烟台市教育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部署,积极发挥教育的民生保障作用,持续推进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着力推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特别是在中小学基础教育方面,烟台市通过招生入学网上办、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就读、课后服务全面优化等多举措,做好教育惠民服务。

 14区市建成智慧招生平台 招生入学实现网上办

高新区益文小学副校长慕校长介绍说,很多家长和我们反馈,以往给大宝入学报名时,需要到现场各种证明,过程比较繁琐,全办下来,耗时很长。二宝入学时使用了智慧平台的使用,只需动动手指提报材料,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孩子的入学报名,非常便捷、高效,给学校管理工作也带来便利。

为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入学报名过程中家长现场排队、证明材料繁杂、审核环节多等问题,烟台市启动义务教育入学流程再造工作。14个区市均建成了本区市的智慧招生平台,并在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中投入使用,家长只需登录“烟台一手通”APP,选择对应区市的智慧招生平台,填报必要的基本信息后,便可完成报名。智慧招生平台根据家长所填报的信息,自动完成对户籍、社保、不动产等有关证照数据的调取和比对,并将最终录取结果推送给家长实现了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网上办、掌上办,不仅达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或少跑腿”的目的,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误填、造假和误判的空间,让招生入学更加公平、公正、公开,惠及学生10万余人。

 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就读 公办学校社保要求降至6个月

鲁东大学实验小学的家长王女士说,去年她来烟台打工不到一年,孩子正好年满6周岁到了入学年龄,原来打听的务工人员需要至少缴纳1年社保才能就读公办学校,没想到6月份公布的芝罘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指南里,务工人员就读公办学校社保缴纳期限降低到了6个月,顺利给孩子报名上了小学。

多措并举切实保障近6万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烟台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是实现就读政策“降门槛”。在普遍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入学依据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务工人员重点流入中心区的就读门槛,努力解决好随迁子女“有学上”的问题。芝罘区、福山区、黄渤海新区和高新区将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社保缴纳要求由原来的最低12个月降低至6个月,莱山区由原来的最低24个月降低至6个月。二是实现就读学校“增学位”。取消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定点接收学校的做法,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全部面向随迁子女招生,目前全市51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有493所接收随迁子女,接收比例达到95.2%。三是实现就读管理“同待遇”。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与本地户籍学生“一视同仁”。入校与本地学生混合编班,在教育教学、日常管理以及评优评先中平等对待。全面落实资助政策,享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在烟台市参加中考、高考与本地学生享受同样的报考和录取政策,实现升学机会公平。

 解决家长“接送难”问题 烟台全面优化课后服务

芝罘区西牟小学三年级四班纪然家长说:很幸运赶上了“双减”的早班车,减轻了孩子的学业负担,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特别是课后服“5+2”,解除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家长和孩子都受益良多。学校也通过多种方式帮我们解读政策,了解我们的实际需求,对有需求的学生应管尽管。

莱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四班林梦晨家长说:我们家是没有老人帮忙的双职工家庭,两个孩子都在二实小上小学,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给我们解决了没时间接孩子的大难题,让我们既能安心工作又能兼顾孩子上学。学校在课后服务期间并没有死板地把孩子拘束在教室里,而是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像美术、音乐、手工、体育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变着花样来,每天接到孩子后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跟我讲今天课后服务又玩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老师有多可爱、又认识了几班的新朋友,一路叽叽喳喳特别开心!我作为家长发自内心感谢学校的用心安排和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让我们的家庭和孩子都受益匪浅!

招远市泉山学校课后服务——书法练习

以人为本,帮助解决家长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对于家长普遍反映的“接送难”问题,烟台市在省内率先将校内课后服务从小学延伸到初中,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有需求学生“两个全覆盖”。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烟台市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安排意见》,将课后服务保障纳入2022年重点民生实事。

同时,为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组织学校从拓宽课后服务内容,探索多样化活动方式等多方面科学规划,打造课程“超市”,推出一系列特色、优质课程,全市每月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有40万人左右。莱阳市公开遴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的经验被省教育厅、教育部刊发,烟台市两批课后服务案例入选我省“双减”典型案例,入选数全省领先。

相关阅读

  • 烟台打造教育人才引进新形态 实施“1234”工程

  • 营商环境“亮优揭短”|烟台打造教育人才引进新形态 实施“1234”工程胶东在线4月4日讯 (记者 赵竹建) 兴国在于重教,重教在于强师。近年来,烟台市不断提升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和
  • 烟台发力职业教育 强化技能人才供给

  • 营商环境“亮优揭短”|万华学院、百纳班....烟台发力职业教育 强化技能人才供给胶东在线4月4日讯 (记者 赵竹建)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近年来,烟
  • 双一流大学,迎来院士校长!

  • 3月29日上午,宁波大学干部教师大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蔡荣根担任宁波大学校长。自2020年8月领导班子换届后,该校校长一职一直空缺。据澎湃新闻
  • “带烟火气的小厨师”,你家有没有?

  • 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黄诚成 通讯员 何九九 童丹平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同步印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烟台基础教育惠民服务“用心做”

  • 营商环境“亮优揭短”|入学网上办、优化课后服务...烟台基础教育惠民服务“用心做”胶东在线4月4日讯(记者 赵竹建) 近年来,烟台市教育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部署,积极发挥
  • 黑龙江漠河段破冰开江

  • 4月3日,黑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中俄界江黑龙江漠河段冰面主动实施防凌破冰爆破作业,防止形成灾害性冰坝,为黑龙江平稳开江提供保障。防凌爆破现场据了解,黑龙江漠河段今年人工
  • 「烟火人间」感受光明

  • 在深圳光明区下饭馆,点饮品或甜品,竟然可以尝到“牛初乳”。这么多“牛初乳”供应市场,得有多少第一次下奶以及尚未成年和早已成年的奶牛啊?这里可是中国的一线繁华大都市深圳!放
  • 我在现场:彩色棉

  • “粉色棉桃!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实验温室里,棉花枝头绽放的朵朵粉红色棉桃,引起了记者注意。“是啊,大家印象里的天然棉花都是白色的,只有少量棕色和绿色的
  • 精彩剧目连演半月!新疆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

  •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玛纳斯》演唱,新疆十二木卡姆经典片段《朱拉》,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克孜尔石窟艺术精华的《龟兹乐舞》,新疆经典青年舞蹈《摘葡萄》,现代刀郎舞《阳光下的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