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爱心密密缝”,蜀山区西园街道有家江航爱心缝纫组

日期: 来源:合肥晚报收集编辑:合肥晚报


每个周二下午,在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居家养老合作社的江航爱心缝纫组内,缝纫机声、裁剪布匹声、邻里致谢声,总是会交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美妙乐章。在这间小小的活动室内,平均年龄超过七旬的志愿者们,用一针一线,织就了一份别样的邻里深情。前段时间,蜀山区举办了第二届党建领航微公益创投项目大赛,江航爱心缝纫组的项目“爱心密密缝”一举夺得为老服务类优秀品牌奖。

江航爱心缝纫组的志愿者们正在为辖区居

给旧衣换新颜 他们说是举手之劳

“终于盼来周二了,你瞧瞧,我这袖子能补吗?”“这么大的窗帘,缝的好像新的,一分钱不收,这怎么好意思?”

周二,对于许多人而言,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西园街道的部分居民而言,这是他们翘首以盼的日子。这一天,江航爱心缝纫组会在下午2时准时“出摊”,为大家义务缝补。

11月28日,记者来到江航爱心缝纫组时,场面极为热闹。有拿窗帘来车边的,有拿枕套来换拉链的,还有袖子破了来缝合的,以及用废旧布匹制作帆布包的。

而一群头发花白或全白的志愿者们,则会坐在缝纫机前,耐心倾听居民需求,再麻利地处理好。手艺好的志愿者,修补地几乎看不出破绽,新来的居民拿着旧衣在一旁看了又看,似乎难以置信义务缝补能有这样的效果。

现场每来一位有缝补需求的居民,街道社工都会仔细地填写“爱心织补服务记录表”,上面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修补内容、材料及收费、接收和取货日期。社工告诉记者,有的居民需要缝纫修补的工程量大,志愿者们一下午做不完,便会带回家加工,下周再带来。

记录表上,修补内容五花八门,但相当一致的是,“材料及收费”一栏,几乎都没有内容。“缝纫组修补的耗材,有的是居民捐的,有的是用爱心企业捐赠的经费购买的,我们很少收费,即便收也是远低于市场价,象征性的。”社工在记录本里翻了又翻,才找到一项收费的内容,“这里写了1块钱,上周一位换拉链的居民,我们收了他1块钱的拉链费。”

有居民捐出自家闲置的缝纫机

补衣服、换拉链、剪裤脚、换纽扣,这些说起来很小的小事,却困扰过西园街道好些居民。“大家不知道上哪儿找可以做这些事的店铺,好不容易找到了,收费便宜别人不愿做。收费太贵,又有许多人接受不了。”西园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负责社工程亚唯说。

正是这些日常走访工作中发现的缝补难题,让程亚唯和同事们思考,能不能依托西园街道居家养老合作社的平台,组建一支缝纫志愿队呢?于是,她开始在街道内四处打听,有没有哪位退休老人缝补工作做得好,又十分热心、乐于助人。

在邻里们的推荐下,程亚唯和同事们找到了退休志愿者赵素金,“她自年轻时就爱好缝纫,手艺好极了,邻居们有什么问题,她都热心相助。”就这样,程亚唯和赵阿姨一拍即合,去年12月底,江航爱心缝纫组诞生了。从此,小缺口再也难不倒西园街道的“英雄汉”们了。

赵素金告诉记者,缝纫是自己毕生的爱好,从前工作时,单位有什么缝纫活,都交给她,邻里有什么忙需要帮,她就立即“提线”相助。“缝纫于我,是一件乐事,所以我一听说街道有我的‘用武之地’,就义不容辞地牵头成立了缝纫组。”

缝纫组的志愿者们平均年龄已过七旬,如今流行的电动缝纫机反而影响了他们手艺的施展。于是,社工们买来老式缝纫机,费了好大力气组装完毕,给志愿者们搭建好了缝补的舞台。

“起初知道的人不多,但随着名气的上涨,不仅来缝补的居民越来越多,还有居民将自家闲置的缝纫机捐了过来。”赵素金说,陆陆续续间,居民们为缝纫组捐献了3台缝纫机,“用大家的工具,缝补衣物帮助大家,这是一种邻里间爱意的良性循环。”

帮助他人 这群老人乐在其中

从5名志愿者到11名志愿者,江航爱心缝纫组在小小的活动室内,彻底打响了自己的“招牌”。赵素金说,其实想加入缝纫组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但无奈场地有限,已容纳不下更多的人,“不过大家热情似火,所以我在想干脆安排轮班,既不辜负大家的热情,也能为居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赵素金笑称,缝纫组是年轻的老人服务年老的老人,年老的老人服务更老的老人,每个人都想着如何将自己的余热发挥到极致。80岁以上的3名老人,即便只是帮助居民拆拆线头,也时刻坚持在“岗位”上,不会松懈一丝。

“缝纫在我们看来都是小事,但对于居民而言,衣物坏了非常影响使用,我们是出小力,帮大忙,大家都乐在其中!”赵素金回忆,西园街道有一位独居老人,子女远在国外,每当志愿者们去探望他时,老人总是穿着一条秋裤,显得十分单薄。江航爱心缝纫组的志愿者们得知情况后,义务为老人做了两条裤子,送到了他的手里。“老人非常高兴,跟我们说,他享到我们的福了,那一刻大家都非常感动,我们做的事也变得更加有意义。”

被缝纫组服务过的居民们,无一不称赞。床单破了、拉链坏了、裤子长了,许多难事都在这里得到了解决。提到缝纫组,84岁的辖区居民赵桂兰竖起了大拇指。作为缝纫组负责人,赵素金今后只想把缝纫组带领好,把服务做到居民的心坎里,“帮助别人,也能快乐自己。”

合报合爱同行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雅雯/文 吴翰林/摄 实习生 蔡东兴

相关阅读

  • 曙光街道创新协商议事模式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 世纪城东区社区“包楼”工作人员入户为居民发放“红色联系卡”“以前那儿绿地绿植少,不好看,现在种了花栽了草,真是好看多了,我们每天看着心里别提多舒坦。”初冬时节的午后,曙光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缴费期延长至12月15日

  • 日前记者获悉,河北省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期延长至12月15日。  哪些人员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据悉,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现役军人、服刑人员),非国家机
  • 市南区:现场办公下基层 暖心服务解民忧

  • “这么老旧的小区怎么改?”“改造会不会给我们生活带来麻烦?”“基础设施能不能更完善?”在龙口路43号龙口路小花园,江苏路街道龙江路社区工作人员、网格支部书记尹纪飞正组织居
  • “小服务”托起“大民生”

  •   组织志愿者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传授种植养殖技术,为残疾人家庭送温暖……名山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地气、惠民生、重实效,着眼于从日常入手、从细节突破,常态化开展文明实
  • 甘家口街道志愿服务集市“开市”

  • 11月29日,甘家口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以“便民、志愿、市集”为理念,打造家门口的志愿服务集市,勾勒出新时代极具烟火气的美好生活图景。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20名志愿者分布在各类服
  • 25对亲子家庭体验消防安全科普实验

  • 隔空灭火、水火相容、千人震触电体验仪……日常消防安全知识知多少?科学实验里蕴含着哪些科学道理?近日,来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志愿者们带领紫竹院地区25对亲子家庭体验消防安
  •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成立

  • “作为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在未来,我也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各项志愿服务中,将医卫精神和红十字志愿精神发扬光大,矢志不渝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温暖与希望。”近日,南华大学衡阳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公开曝光!蚌埠这些商家被点名!

  • 2023年,蚌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民生领域计量专项执法行动,聚焦民生关切的重点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力维护市场秩序。现将查处的典型案例公布如下:一、蚌埠市市场监管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