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匠心筑就“美丽云岭天路”

日期: 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报收集编辑:中国铁道建筑报

记者  邓昆伦  通讯员  何  杰

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传奇——两万余名建设者历时9年艰苦奋战,攻克了断层破碎带、高温富水、高地应力大变形等世界性工程难题,打通20座隧道、建成34座桥梁,全长139公里的滇藏铁路丽江至香格里拉段(丽香铁路)穿越高山、跨越大河,终于在2023年11月26日开通运营。

这是一条“美丽云岭天路”——从玉龙雪山到哈巴雪山,从丽江古城到香格里拉,钢铁巨龙宛如一条哈达,在蓝天、草甸、雪山之间尽情舒展,将滇西北最美的风光如珠链般串起。

这更是一条中国铁建挑战极限的新天路——2014年丽香铁路开工以来,中铁十六局、中铁二十一局、中铁建电气化局、中铁城建的参建员工大力弘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企业精神,完成了8座隧道、3座站房及生产生活附属用房工程,全线站后“四电”系统集成及附属工程等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的建设,并承担了全线600余片制架梁和100余公里铺轨任务,再一次在雪域高原书写了铁建奇迹。

攻克哈巴雪山隧道“拦路虎”

紧邻金沙江,穿越哈巴雪山山脉的哈巴雪山隧道全长9523米,是丽香铁路全线最后贯通的隧道。

哈巴雪山隧道的最大埋深达到1155米,受构造挤压,隧道围岩极其破碎,使得这一隧道地应力之高、变形之严重,特别是隧道支护压力之大,均为国内铁路隧道建设之最,被国内院士专家称为“国内最难,世界罕见”。

“隧道变形非常严重,给掘进和支护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中铁十六局哈巴雪山隧道现场负责人霍二伦说,建设过程中,哈巴雪山隧道累计发生大小溜坍200余起,几乎每一天建设者都要面对各种难题和突发情况,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每掘进一米都很艰难。

掘进、溜坍、再掘进……项目团队与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反复斗争了9个年头。他们积极总结施工经验,通过优化工艺工法、联合高校院所开展科研攻关,邀请院士专家深入隧道“把脉问诊”,形成了一套“先放后抗、抗放结合”的技术措施。“在隧道变形极严重地段,我们先在隧道正洞位置挖一个中导洞,释放一部分地应力,然后将中导洞扩挖,扩挖过程中加强支护。”项目副经理刘振伟介绍,一般的隧道支护只需要做到一衬一护,而哈巴雪山隧道用到了一衬三护以抵消高地应力。

2023年7月8日,哈巴雪山隧道终于完工。项目团队总结形成了一套世界领先的大变形控制技术措施,为我国高原铁路建设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实践探索和技术经验,填补了我国同类隧道施工领域的空白。

一桥飞架 两隧变通途

在去虎跳峡景区途中,人们会看到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和5396米的哈巴雪山隔江对峙,世界首座大跨度钢桁梁铁路悬索桥横跨金沙江,就像一把浮于高空的竖琴。

与哈巴雪山隧道相连的金沙江特大桥,是我国首座山区电气化铁路悬索桥,这座大桥还要连接长达14.7公里的玉龙雪山隧道。因其特别的设计构造、桥面的动态变化将会对接触网设备产生极大的安全威胁。

为规避风险,中铁建电气化局成立“郭文宇创新工作室”,联合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专题科研立项,收集桥身、铺架相关参数,采用3D模拟技术进行演练,分析相关数据,制作了接触网承导关系、弓网关系的施工数据模型,保证列车通过时钢轨与接触网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其弓网关系稳定,保证电力机车安全平稳运行。“丽香铁路金沙江悬索铁路特大桥接触网施工技术及弓网系统研究,有效填补了国内相关方面科研空白,实现了复杂艰险山区铁路悬索桥接触网施工领域零的突破。”课题负责人郭文宇高兴地说道。

高原铁路大坡道提速慢,惯性通过无电区难。“为满足开行动车及提速至时速140公里的需求,进一步缩短无电区长度,我们首次采用刚性悬挂电分相结构,将电分相长度从330米压缩至23米,缩短了动车通过电分相的时间,保证了列车在大坡道区段的安全平稳运行。”项目总工程师袁珺介绍,该应用填补了干线铁路无刚性悬挂电分相设计及施工经验的空白。如今,一桥飞架,两隧变通途,以前绕行需要数个小时的路程,在铁路运营通车后,只要10多分钟就可以通过,金沙江畔,又多了一道独特的中国建设风景。

用情打造“一站一景”

从“高原姑苏”丽江古城到“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中铁城建承建的香格里拉站、小中甸站、拉市海站,如同3颗“明珠”,为丽香铁路点睛作画。

“从现场踏勘,到一砖一瓦的建设,从规划图纸到车站实物,我都参与其中,我是看着他们成长起来的,他们就像我的孩子。”项目副经理刘龙飞对车站如数家珍。

“香格里拉站‘层峦叠嶂的雪山’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于石卡雪山。”刘龙飞说,香格里拉站两侧建筑部分如群山环抱,站房融合藏式建筑的木构件和檐口等元素,勾勒出“飞檐化彩云,户牖映霞光”的画面,藏式碉楼、边玛墙纹饰图样、梯形窗等藏式元素被广泛应用。小中甸站以“高原上的屋脊”为设计理念,而坐落于高原湿地上的拉市海站,则以纵向大坡顶和简洁线条,充分体现“山与水”的元素。

“为确保各站房外立面与内部装饰效果,我们积极运用BIM技术,辅助藏式风格的自洁净文化板幕墙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更直观地掌握作业流程及标准。”刘龙飞介绍,他们还针对超长冬期施工条件下的土方工程、混凝土结构、钢网架焊接球、外幕墙装饰等重点环节开展高寒地区施工技术课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及应用,确保施工质量。

用心创造高原铁路铺轨新纪录

丽香铁路自海拔2400米的丽江站引出,一路向北,经过虎跳峡时海拔下降至2063米,之后快速上升,到香格里拉站时海拔已达3274米……在高海拔、大坡度、小空间的复杂艰险施工环境中,中铁二十一局建设者勇克难关,创造了高原铁路单日铺轨8公里、月铺轨60公里的新纪录。

“我们结合现场实际工况改造机械设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铺轨机组,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采取安全高效的施工措施,大幅提高了轨道铺设精度和施工效率。”项目负责人杜鹏涛颇为自豪地说道。

铺轨中,项目部配备移动式射流风机,辅助隧道内空气流通加快;增加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以“边检测,边前进”的方式确保气体浓度安全;配备有线电话,实现隧道内各工序及作业面间实时通信;抓实一线作业人员避险逃生、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项目部在高海拔长大隧道、大坡度线路中安全铺轨,积累了在高原复杂地质铺轨架梁的宝贵经验。

交通促进融通。丽香铁路动车开行,古老的茶马古道边响起了新时代嘹亮的汽笛声,迪庆藏族自治州自此融入全国铁路网,不仅实现了迪庆州各族群众的长久期盼,也将推动迪庆州及川西地区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为当地经济腾飞铺就了快速跑道。


相关阅读

  • “晋煤东运”的邢和铁路通车

  • 12月12日,铁五院设计、中铁十八局参建的以煤炭运输为主,兼顾其他货物运输及客运的和顺县至邢台市铁路(简称邢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并与既有京广、邯黄、阳涉、太和等铁路形成冀中
  • 邢和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 邢和铁路开通运营仪式现场。通讯员 刘子栋 供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12月12日讯(记者 魏亚慧 通讯员 刘子栋)12月12日,在邢和铁路皇寺站,伴随着轰鸣的汽笛声,首趟满载电煤的重载列
  • 兰海高速即将全线贯通!

  • 近日,渭武高速控制性工程木寨岭特长隧道进入最后的铺油阶段,随着最后九公里路面沥青铺设工作的完成,兰海高速全线贯通进入了倒计时。木寨岭特长隧道全长15.226公里,最大埋深629
  • 最新消息!云南这些高速公路建设有进展→

  • 今年以来,云南交投集团32个高速公路在建项目火力全开。大南、临双、临清、云临、宾南、勐绿、瑞孟(交投段)等7条续建高速公路中,已实现临双全线、云临分段、临清分段建成通车,正
  • 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拟划定为...

  • 关于固镇县津浦铁路固镇站遗址公园划定为历史地段的公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为加强我
  • 最新消息!事关谈山隧道、信息巷

  • 黄石的朋友注意啦!刚刚黄石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发布了2个通告赶紧来了解详情↓通告 因谈山隧道照明提升工程施工需要,为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自2023年12月
  • 茂县:跟随川青铁路感受羌族文化

  • 时值冬日,恰逢川青铁路正式开通运行,我们和成都银行美好生活探寻官张霞一起,跟随川青铁路跨越崇山峻岭,来到茂县,感受高铁为人们生活“链接”起的桥梁,探索雪山下的羌族秘境。2年
  • 11月份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78亿吨 同比增长3.2%

  • 11月份,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78亿吨,同比增长3.2%;其中电煤1.3亿吨,同比增长0.6%。截至11月底,全路371家直供电厂库存8627万吨,同比增长15.2%,可耗天数均在20天以上,保持较高水平。进
  • 前11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07亿元

  • 记者姚亚奇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1至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其中高铁4.37万公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匠心筑就“美丽云岭天路”

  • 记者 邓昆伦 通讯员 何 杰这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传奇——两万余名建设者历时9年艰苦奋战,攻克了断层破碎带、高温富水、高地应力大变形等世界性工程难题,打通20座隧道
  • 坝坝会上的法治“枫”景

  •   本报讯 2023年12月1日至12月7日是我国第6个宪法宣传周。12月5日一大早,名山区百丈镇千尺村的村民们就陆续来到村委会门口,名山区法院百丈法庭干警将在这里举办一场“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