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人民网】第六届成都天然气论坛举行 业内人士探讨如何打通复杂推覆带勘探“动脉”

日期: 来源:中国石油报收集编辑:中国石油报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物探技术攻关对策、优质储层如何实现天然气规模成藏与高产稳产、红星1井钻井实施情况……在国家大力发展天然气的背景下,如何打通复杂推覆带勘探的“动脉”,扩展增储上产战略新领域?近日,在主题为“龙门山复杂推覆构造带油气勘探技术研讨”第六届成都天然气论坛上,5位院士、近200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蓉城论“见”,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发展再筑理论根基。

缘起:揭开四川盆地万亿级大气田的神秘面纱

龙门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北起广元,南达泸定,绵延千里,几代川油人在此耕耘不辍。

龙门山前带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受古特提斯洋控制,深层海相多层系高能台缘滩相储层连片发育,面积达上万平方千米,资源潜力大,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领域。

“入地”难于“上天”。受青藏高原强烈挤压作用影响,龙门山构造带地面、地腹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一直以来都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难啃的“硬骨头”。

1953年,“江油海棠铺”构造钻机轰鸣,国内首口找油探井江2井,揭开龙门山前陆带浅层地面构造勘探序幕;1971年发现中坝气田,其后川西地区河湾场、射箭河和平落坝等中浅层构造型气藏相继发现;新世纪初,油气勘探由“碎屑岩转向碳酸盐岩”,瞄准深层、超深层,邛西3井须二段钻获高产气流;2010年以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大打“风险勘探进攻战”,迎来深层海相突破,双鱼石建成年产10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平探1井取得重要进展,系列成果表明山前带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

2022年6月4日,红星1井首次钻穿推覆构造带,钻揭断下盘原地隐伏构造,井深7779米,栖霞组测获日产12.66万立方米工业气流,标志着龙门山推覆体下盘原地隐伏构造勘探获历史性重大突破。

这一突破,初步揭开了四川盆地又一个万亿级大气田的神秘面纱。

发展:把方向推动盆地天然气持续规模上产

四川盆地物华天宝、磅礴大气,天然气总资源量40万亿方,探明率仅19%,是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最具潜力的盆地。

其中,四川盆地西部历经3年时间,克服多个重大地质和工程难题的考验,红星1井首次揭示了“异地推覆带、准原地推覆带(推覆叠瓦带、直立倒转带)、原地系统”的“三元四层”结构,明确了山前带与前山带都是勘探有利区,勘探区块向西大幅度扩展。

“当前,我们在龙门山复杂推覆构造带红星1井的勘探上取得重要突破,双鱼石开发也取得良好效果,增强了向龙门山推覆下盘进军的信心,但仍面临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储层展布不清等地质问题,工程技术上也面临重大挑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姜鹏飞说,在建设国家千亿方天然气(页岩气)产能基地、打造中国“气大庆”的新征程上,期望龙门山推覆带勘探开发获得新突破,共同推动中国超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

过去的2022年,国际形势深刻变化,我国的能源安全面临重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全国石油产量达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2170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总地质师焦方正透露,当前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新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油气勘探上向海相碳酸盐岩、页岩油气、深层煤岩气、超深层、深海、复杂山前带领域进军;开发上向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孪生油田建设、平台化水平井规模化应用、低成本绿色用能替代、多类型注入介质技术协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发展。

未来:为盆地新一轮战略新发现注入新动能

中国石油学会天然气专业委员会主任马新华表示,“要坚定勘探方向,进一步拓展勘探评价,不断创新地质认识,更要不断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创新创效,因为技术进步是我们的底气!”

“复杂推覆构造深层具有巨大的潜力,只要坚定信心,一定会有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认为,四川盆地是典型的叠合盆地,其叠合结构决定了多套油气系统有效发育,其中川西深层海相烃源岩普遍高、过成熟及中生界烃源岩的特殊特征,决定了川西地区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指出,龙门山复杂推覆体构造带超深井钻井技术难题,需要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形成新的理念与观点,真正做到“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应用现有成功技术、方法,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攻关研究,创新建立适合于龙门山地区不同区块的优快钻井系列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表示,应用背景噪声面波的成像方法,发现了广泛分布的低速层,为进一步揭示相关地区的板块构造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德利提出,我们油气行业面临“两深(深层、超深层)一非(非常规)”的巨大挑战,面对未知的领域和风险要做好充分准备,针对钻井压裂、井深结构、钻井深度等,加大技术攻关,钻井提速提效,实现勘探开发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则说,龙门山前带构造复杂,地质储层突出,必须加强构造尺度和圈闭评价技术研究,注重实践经验积累,不断提高钻井成功率。

“扎实做好地质、物探、工程一体化的攻关,真正实现相融互促的一体化攻关,才能为已经开始启动的山前带、推覆带深层、超深层的勘探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道伟强调,要做好资料与技术准备,打通复杂推覆带勘探的“动脉”。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石油人、石油科技工作者将力争更早、更快、更好地在龙门山复杂推覆构造带的勘探开发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来源 | 人民网

记者 | 易林

编辑 | 余驰放

相关阅读

  • 硬核!旋转地质导向系统产业化项目正式启动

  • “我们自研的‘国之重器’CG STEER旋转地质导向系统,已经正式步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快车道。”近日,四川天石和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璟说。3月初,由中国石油集团、中国航
  • 向深地进军!不到30天中央企业“一探三连”!

  • 在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埋深超过6000米的地层为深层埋深超过8000米的地层则为超深层向深地进军!在不到30天里石油石化央企在超深层接连刷新三个亚洲纪录展现了中国深度、央
  • 8937.77米!又有新突破!

  • 3月14日我国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实施的“深地工程”再获重大突破中国石化对外宣布位于塔里木盆地的顺北84斜井垂直钻井深度已突破8937.77米成为目前亚洲陆地上垂直深度最深的
  • 龙门石窟:盛唐气象的最佳见证

  • “云上龙门走进大足”大型直播活动启动,首场讲述——龙门石窟:盛唐气象的最佳见证昨日,由龙门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掌上洛阳客户端联合推出的“云上龙
  • 我国“深地一号”工程又获新突破

  • 中国石化14日宣布,公司“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项目再获突破。顺北84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油气当量达到1017吨,成为顺北油气田第22口“千吨井”。该井垂直深度达
  • 8937.77米,亚洲陆上最深!

  • ◎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3月14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深地一号·顺北油气田基地”再获突破。顺北84斜井测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算油气当量达到1017吨,成为顺北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成都直飞伦敦 3月30日复航!

  • 今日,记者从国航西南分公司获悉,3月30日起,国航将复航成都直飞英国伦敦航线,另外还将从3月26日起恢复成都直飞韩国首尔航线,并从3月31日起调整成都至法兰克福航班时刻。据了解,3月
  • 今天可以查笔试成绩啦!查分入口→

  • 关于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集中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笔试成绩查询等有关事宜的公告各位考生: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集中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笔试及阅卷工作已经结束,现将笔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