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天祝县祁连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让群众生活“幸福蝶变”

日期: 来源:天祝县融媒体中心收集编辑: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今年,天祝县祁连镇按照“地灾搬迁建房子,和美乡村打底子”总体思路,多方筹措资金 2175 万元,建设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二期工程,尽心竭力让群众“搬”出好日子,“搬”进幸福里。

在天祝县祁连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二期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砌墙、绑筋……严格把控每一项工序,高标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天祝县祁连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监理 杨博金:2023年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二期工程,工程规模72套房屋,工程进度已完成基础工程的60%,主体砌筑工程完成工程的10%,工程有序顺利进行。

据了解,祁连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二期工程实施以来,祁连镇通过农户工作法,多轮次召开院落会、炕头会、田间会,全方位讲政策、话利弊、解疑惑,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打消搬迁顾虑困惑,72户搬迁群众全部签订协议。同时,组织村民成立了工程监督小组,对工程进度及质量实时监督,确保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搬迁、当年入住。

天祝县祁连村党支部专职化书记 马延飞:为了让群众搬得放心,住得舒心,祁连村村委会受群众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并对工程进度实时跟进,确保群众按期搬迁入住。

群众搬下山,生计怎么办?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祁连镇围绕实现让群众“搬得顺心、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发展有信心”四个目标,推行“一房两能”发展模式,依靠冰沟河大景区和特色小规模旅游点及招商引资企业发展特色民宿,引导搬迁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天祝县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国斌:我们按照“政府推动+村集体经济领办+企业运营”模式,依托冰沟河大景区的运营带动,在祁连镇下河安置点,集团经营“祁连牧歌”品牌民俗10套,按照“一房两能”总体思路,让群众在家门口有自己经营的产业,推动祁连镇旅游业全季全域发展。

祁连镇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二期工程,充分考虑群众意愿、家庭人口和自筹能力等因素,设计了平房、二层楼房2种类型,建筑面积从72㎡—132㎡分多种户型,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同时,打造有内涵、有新意、有特色的“福”元素主题文化广场,切实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天祝县祁连镇人大主席 张海金: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地灾搬迁建房子,和美乡村打底子的总体思路,将安置点建设与和美乡村、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坚持“面子”和“里子”统筹兼顾,在和美乡村内涵、颜值、品质上狠下工夫,成立了工作专班,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质高效,加快项目进度,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全媒体记者:苏乃旦 徐世婷 高启铎

相关阅读

  • 新时代检察宣传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 为了让群众对检察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5月19日下午水磨沟区人民检察院综合检察业务部和第二检察业务部干警前往水磨沟区华润万家超市前小广场进行法治宣传。干警们介绍1230
  • 古城镇:有爱有温度 服务更便民

  • “话讲得很透,很家常、很热心,俺一听就明白了,心里也亮堂多了!”日前,在古城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的老大爷脸上满是笑容。近年来,古城镇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在市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互联互
  • 满意在嵩山|“微治理+微服务”,构筑群众大幸福

  • 为深入推进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珠海社区党组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中心,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立足群众需求,聚焦急难愁盼,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社区治理有“力度”更有
  • 寿光市妇联开展民法典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 5月份是全国民法典宣传月,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真正让民法典融入百姓生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近日,寿光市妇联举办了“《民法典》与生活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并在寿光市圣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分工定位更清晰!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加码

  • 廊坊北三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是河北省最大的“飞地”。三地和廊坊之间被北京、天津隔开,形成独特的区位优势。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此区域成为外
  • 2023年天祝县球类运动会闭幕

  • 5月28日, 2023年天祝县球类运动会完成各项赛事,圆满闭幕。经过二十多天的激烈角逐,来自各乡镇、各部门的46个代表队的运动健儿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取得了优异成绩。本次运动会共
  • 制止餐饮浪费!衡阳市通报第二批典型案例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瓢一饮,均应厉行节约。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珍惜粮食,反对浪费,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规定,紧盯餐饮外卖点餐、
  • 天祝县赛什斯镇:高标准农田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 今年以来,天祝县赛什斯镇紧盯农牧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这一目标,坚持向山旱地要效益,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粮食生产与特色产业扩量提质增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