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类典型案例】鹤壁市:创新模式 全民共建努力实现健康科普全覆盖

日期: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收集编辑: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一、工作背景


近年来,鹤壁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把普及健康知识纳入卫生健康工作整体部署,加强规划、政策、行动协同发力,健全管理体制、工作运行和保障机制。创新实施健康促进“13621”行动,建立政府、医院、媒体、社区多层面共同参与的大健康科普宣传模式,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从“治病为主”向“预防为主”的转变,全市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从2016年10.03%上升至2020年27.09%,跻身“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十大城市”。

二、主要做法

一是“1测”。每年组织一次市级健康素养水平测试。抽取城乡3000余人为代表样本,通过监测,深入分析群众主要健康问题和需求,针对性开展“医教结合”“医养结合”“体医融合”“控烟联合行动”等干预项目,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多层次多角度广泛传播健康知识与技能。
二是“3创”。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医院、学校等支持性环境建设。积极发挥医疗卫生资源,在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创建一批健康机关、健康学校、健康医院、健康社区(村)等支持性环境,打造健身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健身活动角等,推广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建设城市高品质15分钟生活圈,涵盖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全民健身、绿色出行等功能,推动形成全人群健康绿色低碳生活、慢病预防与治疗、智慧康养服务体系。目前,已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区1个、健康促进医院5个、健康乡村26个、健康单位51个,市级健康细胞1240个,五星文明健康家庭420户。
三是“6进”。推动健康教育进家庭、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坚持关口前移,针对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大力宣传全生命周期健康科普知识。探索“网格化+健康促进”工作方法,将签约医生纳入社区网格服务团队,开展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的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倡导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开展“健康鹤壁行·名医走基层”专项行动,深入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社区、家庭,开展以健康中原政策宣讲、健康知识讲座、乡村医生全员式科普技能培训、医疗业务帮扶、健康文化演出、科普书刊捐赠等“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先后开展“健康鹤壁行•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800余次。
四是“2建”。加强基层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先后举办全市健康教育科普技能培训班5期,对家庭医生开展健康科普技能培训和健康素养标准课件推广培训30期;举办4届健康科普能力大赛,8人在省级比赛获得荣誉。建设病媒生物科普馆、中医养生健康游园、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五岩山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健康科普阵地;修缮健康步道388条,健康主题游园和长廊163个。组建由90名市级健康科普专家、78名县级健康科普专家、2471名乡村级健康教育骨干,组成的三级健康科普队伍。
五是“1帮扶”。组织市级医院一对一帮扶县区,提升当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7家医院为县区开展健康巡讲、健康义诊、医疗帮扶、基本公卫健康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等工作。为29所学校各配备1个健康医疗团队、为22家幼儿园配备1名健康副园长,开展一对一健康指导。

三、推进成效

一是以传播为载体,建立健康宣传体系。统筹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等各类资源,依托电视、广播、报纸、网站、新媒体和健康中原120电视栏目、热线服务电话等多种媒介,建立“二台二报三网”的健康促进全媒体传播矩阵。制作权威健康科普标准课件、健康素养66条系列短视频80余部。推动“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开展全市健康素养网络竞答活动,邀请专家开展科普云直播,扩展健康科普知识的传播面和受众面。创作优秀科普作品,连续两年在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中获奖。
二是以融合为抓手,推进健康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健康促进融入机制,形成合力,共建共享。将健康促进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健康鹤壁行•名医走基层”志愿服务活动,普及知识,开展义诊健康服务;融入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目标,倡导公序良俗,引导健康生活;融入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一科普六行动”;融入全民健身活动,全市4186名健康指导员对群众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融入学校教育,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将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各个环节;融入社区网格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治疗、咨询指导等全方位服务;融入医疗机构诊疗全过程,从入院、院中、出院到第三方回访,实施全过程健康教育;融入社会组织活动,联合市养生保健协会等社团组织,在社区开展“健康大讲堂”活动;融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医改考核指标。将健康促进与中医“治未病”深度结合,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和3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中医馆,提供集养生、理疗、保健等于一体的中医特色保健服务。通过多方融入结合,不断普及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理念,将健康促进延伸到每个社区、每个家庭、每个角落。
三是以防疫为契机,加强健康知识宣讲。面对新冠疫情和7.20洪涝灾害,鹤壁市集中全力做好防疫健康知识宣传,维护人民群众健康。联合市委宣传部组建“防汛救灾健康教育宣讲团”,组织专家走进受灾群众安置点,开展健康知识巡讲。市卫生健康委每日发布健康知识温馨提醒;充分运用全市885个农村“大喇叭”、550个社区“小音响”,累计播放防疫健康知识长达80万小时;针对不同群体,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推广防护知识4.2万条;在所有小区、村庄、单位、商场、医疗机构,实施健康教育宣传栏更新、宣传版面张贴上墙、科普短视频电子屏连续播放系列行动,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广传播。群众对健康知识、防疫科普由“关注少”到“处处见”“记得牢”,进一步激发了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的强烈意愿。

四、经验启示

一是政府主导。将健康促进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地见效。先后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鹤壁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规范》《鹤壁市关于开展健康促进“13621”工作模式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强力推进,抓细抓实。 
二是完善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副市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健康促进专家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业机构支撑、全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体系。

三是加强宣传。统筹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等各类资源,依托电视、广播等多种大众媒介,建立健康促进全媒体传播矩阵,构建全方位、多媒体、多层次的健康教育网络。

来源: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相关阅读

  • 农村地区如何“保健康、防重症”?专业解答

  • 农村地区如何“保健康、防重症”?为何要搞好村内环境卫生?——从《农村居民新冠病毒感染防治健康教育手册》看当前疫情防控重点农村地区仍然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农村地
  • 广州:开学前对学生体能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摸查

  • 中国教育报讯(通讯员 刘琦宝 张紫欣 记者 刘盾)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印发《2023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线下教学指引》(简称《指引》)。《指引》明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
  • 北京:严禁超范围开展新冠病毒相关实验活动

  •   中新经纬2月1日电 据北京卫健委网站消息,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各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县财政部门:人勤春来早 首月“开门红”

  • 今年以来,县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克服减税降费不利影响,紧盯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管,确保各项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