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信·荆州④ | 火红代表证,映照一生治水情

日期: 来源:荆州日报收集编辑:荆州日报

徜徉在巍峨的荆江大堤上,放眼望去,江水滔滔、波澜不兴;大江南北两岸,沃野千里、风景如画。

阳光下,32岁的周鑫拾级而上,瞻仰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深情凝视纪念碑上肩扛锤子的女农民浮雕,那熟悉的身影、慈祥的面容,正是他心心念念的奶奶辛志英。“每当我想起奶奶,这里就是最好的精神寄托。”周鑫噙着眼泪说。

1933年,辛志英出生于湖北松滋米积台,曾率领乡亲参与修建荆江分洪工程南闸堤坝立下汗马功劳。1952年,她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等劳动模范”,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宴请。

“奶奶从小就对我说,‘志的意义就是立志治水’。”回想往事,仿佛历历在目,周鑫向记者回顾了奶奶与水抗争的一生。

辛志英在工地上介绍碎石经验。

为民治水:“当了大半辈子人大代表!”

初识纪念碑,还有一段插曲。

2001年,时年10岁的周鑫第一次上大堤游玩,看着纪念碑上的女农民浮雕分外眼熟,问向一旁的大姑:“这好像奶奶,是她吗?”

“她就是你的奶奶!”从那以后,周鑫时常跟在奶奶后面、依在奶奶怀里,聆听那一段段动人的往昔岁月。他也渐渐懂得,奶奶的影像为何会被立于汉白玉的浮雕之上。

由于中途搬了几次家,老物件丢了不少,但当年获得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的奖状一直珍藏,还有抽屉里几本红色的人大代表证。“奶奶当了大半辈子的人大代表。”

辛志英连续三届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辛志英曾担任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一至八届人大代表,同时连续担任三届松滋市人大代表。治水,是辛志英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大声疾呼的重要内容。

1970年5月27日,松滋境内突降暴雨,一夜之间,北靠长江的大同垸茫茫一片,10万亩农田有7万亩被淹。辛志英心急如焚。经多年农田水利建设,各大队建成小型机械排灌系统,但只能抵御小的自然灾害,如遇大灾仍是无能为力,修建几座大的电力排灌站刻不容缓。

她在省人代会上反映群众呼声和期盼,得到湖北省人大、省政府及水利厅、财政厅等部门支持,钢材、设备、资金逐步落实。

然而,就在“战斗”打响之时,远在红安的父亲不幸辞世。噩耗传来,作为“领头雁”的辛志英悲痛欲绝,她没有离开一起奋战的干部群众,只是独自一人站在工地上,默默寄以无限哀思。

1972年8月,辛志英出任米积台泵站建设工程副指挥长,她因病需要做手术,却把手术时间一推再推,直到大出血倒在工地上。医生告知至少要住院治疗3个月,但辛志英牵挂着泵站建设,仅过了1个星期,就强行出院上了工地。

1974年7月,米积台电排站竣工投入使用;1975年,跃进闸电排站落成……与此同时,当地政府连续多年组织劳动力,大刀阔斧修渠开河,“三纵十三横”的河渠建成网田,“水窝子”变成“棉粮仓”。

荆江铁女:“一生最爱干的就是治水!”

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8月18日,松东河大堤大叽咀段发生100多米堤身裂缝脱坡的溃口型重大险情,在一支与洪魔殊死搏斗的抢险大军中,已65岁的辛志英不顾年高体弱,夜以继日地奔波于土场和险段之间。

“我一生最爱干的就是治水!”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辛志英朴实而有力的回答,令现场人员动容。

抱鸡母洲是大同垸隔在垸外的一个小洲,地处长江与松东河、松西河三江口的江心,地势低洼,三面临江,居住在这里的235户村民常遭洪水祸害。辛志英主动请缨赴省城求援,有关部门将抱鸡母洲纳入全省平垸行洪、移民建镇规划。2002年5月,抱鸡母洲移民建镇一期工程竣工,村民兴高采烈地搬进国家投资建成的靓丽新村。

2009年,松滋市沙道观成立老区建设促进会,被聘为老促会顾问的辛志英建议:建设发展老区,当务之急是疏浚采沙河、中渠河和流米河,这“三大纵流”淤塞问题太严重了。她的建议被老促会和政府采纳,对3条纵向主渠道进行疏浚,解决全镇沟渠不畅的“老大难”问题。

2011至2012年冬春之交,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行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1万多名干部挥起铁锹挖塘清淤,拿起扁担挑运塘泥。已近八旬的辛志英兴奋极了,不顾亲人劝阻参与渠道疏浚工作。

“从互助组到合作社,从人民公社到改革开放,辛志英和乡亲们一直在与水患决斗,她将一生都献给了家乡的治水事业。”正如松滋的老水利人毛克勤所说,辛志英为松滋市水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洈水水库大坝加固、洈河金羊山段扩洗、碾盘渡槽、文家河水库、木天河滚水坝、两河口公路桥、南海防淤闸、小南海泵站等治水工程,都凝聚着辛志英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跨越松东河特大桥,米积台渠如网,桥遍布,大小排灌站数十座,沙道观美丽的原野、城镇景象扑入眼帘,绘就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

辛志英珍藏的全国特等劳动模范奖状。

满怀深情:“就要为家乡人民做好事!”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只要我还能动,我活一天,就要为家乡人民做好事。”辛志英为家乡修电排站、建移民楼、修路建校舍、治水惠百姓——

一纸建议,沙道观镇水厂建成,结束5000多人用水难的历史;数次呼吁,大同中学从血吸虫重疫区搬迁至米积台镇上,一栋4层600平方米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多次奔走,南海镇防淤闸建成,5000亩良田插上了秧,综合效益达20万元;全力争取,5层2000平方米的米积台车站候车大楼落成,使这个早年商贾云集、联通两个地区三县市的水陆码头平添一道亮丽新景。

为让议案建议得到落实,辛志英常常风里去、雪里回,每次赴省,她和区、镇的同志都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曾任米积台镇镇长的毛忠华回忆,辛代表为建设资金的落实吃了不少苦,她从来没找镇里要过补助。

为人民说话,替人民办事。群众经常看到的不仅是走红地毯、坐主席台、赴省会上京城的辛志英,更是一个与他们同甘共苦、挑土筑堤的辛志英,一个公而忘私、生活简朴、关心群众、古道热肠的辛志英。

其实,以辛志英的资历,并不是没有机会离开农村。当年,省领导希望她能从农村来到省里工作,辛志英当场就婉拒了。她说,群众这么信赖我,我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2020年2月24日,辛志英同志病逝,享年87岁。根据生前遗愿,丧事一切从简。其儿女泣告“临终时刻,妈妈再三表达,别让她的丧事麻烦大家。我们遵嘱从简,含泪注目送她,亲戚朋友祭奠,请送一束鲜花。”

辛志英孙子周鑫瞻仰荆江分洪纪念碑。

“我要传承奶奶的劳模精神和治水情怀。”受奶奶的熏陶,周鑫现任职于湖北维思德(荆州)律师事务所,专注于环境资源犯罪,他立志要以法治力量协同推进“生态大保护”,以法律“红线”守护生态“绿线”。

江风习习,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依然巍然屹立,守护荆江安澜、见证荆江巨变。

一封信——

缅怀辞

慈母辛志英 祖籍红安人

少小入松滋 龙台落行营

时逢新中国 治水土木兴

荆江分洪区 云集十万兵

群英簇劳模 全国响英名

巍巍荆江亭 石刻镂倩影

数次见领袖 细语且叮咛

观礼天安门 出访朝鲜行

三届作代表 参政聚北京

终身鼓与呼 苦心为百姓

生养儿女累 勤俭持家庭

忍辱向善走 德行众人吟

慈母爱似海 儿女永铭心

故人天堂去 一路上青云

(作者:黄元超,辛志英女婿)

记者手记——

荆江铁女  精神永存

战荆江,建家乡;当代表,为人民。

辛志英毕其一生,与“水魔”奋争,她就是一座时代的丰碑,矗立在汉白玉的浮雕上,存在于百姓的心坎上。

她是劳模精神的诠释者。荆江分洪的火热现场,“辛志英小组”成了战斗的代名词,成了奉献的排头兵。她独创的“鹞子翻身碎石法”推动整个工期的进度,也让时代记住了这位钢铁般的女杰。她用自己的拼搏精神,赋予“辛志英”三个字更宽广的含义。

她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数十年如一日,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一身农装,扎根基层,任劳任怨,为民办事,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充分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

她是人民的贴心人。为家乡争取数千万元投资,修电排站、建移民楼、修路建校舍……家乡建设的日新月异,凝聚着她的汗水,彰显着一名代表的职责。

辛志英的人生,是奋斗的人生;“辛志英”的含义,是拼搏的含义;辛志英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充分体现!

作者:张明金   来源:荆州日报

相关阅读

  • 3天送出10.8万爱心款,助力110位困境儿童入学!

  • 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助力学子杨帆启航。湖北省荆州松滋市妇联联合松滋公益助学社开展第八届“雏鹰展翅 爱心助飞”秋季助学活动,帮助困难学子度过难关,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
  • 文化周口 | 藏在黑头巾中的爱

  • 郭艳华雨后的夜空,黑亮黑亮的,像一块巨大的黑头巾。细碎的繁星,如绣在黑头巾上的黄花。皎皎月光落在树上,洒下斑驳的黑影。我凝视着远方,仿佛穿越了时空。那是一个安静的农家小院
  • 珠海路街道社工站入户探访社区高龄独居老人

  • 助力养老服务,促进民政宣传珠海路街道社工站入户探访社区高龄独居老人 为助力青岛市市南区养老服务,提升社区居民对社会救助民政政策的知晓率,近日,青岛市市南区珠海路街道社工
  • 再一次“温暖”! 3天110人 10.8万爱心款

  • 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助力学子杨帆启航。松滋市妇联联合松滋公益助学社开展第八届“雏鹰展翅 爱心助飞”秋季助学活动,帮助困难学子度过难关,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与
  • 不明原因头痛三周,右眼突然失明!医生提醒

  • 武汉晚报讯 不明原因头疼3周多,右眼突然失去视力,91岁的徐奶奶经历了人生中最痛不欲生的一个月。幸亏医生及时明确诊断,揪出了可危及生命的幕后黑手血管炎,并给予精心治疗,不仅让
  • 涨知识:何为洞庭湖长江三口?

  • 8月27日10时,藕池河西支恢复过流,至此,长江三口入湖河系在去年干旱期间断流后,已全部恢复过流。何为长江三口?“长江三口通常指松滋河入湖口、虎渡河入湖口(也称太平口)、藕池河入
  • 毒性大过砒霜!有人吃了突发急性肾衰竭

  • 近日71岁的刘奶奶听说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直接买了条大草鱼取胆生吞当天晚上便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一查竟是鱼胆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71岁的刘奶奶家住
  • 吃鱼胆可明目?生吞鱼胆后,老人出状况了!

  • 湖南日报8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曾胜金 朱文青 兰欣欣)“我妈妈平时身体挺好的,很少生病,听村里老人说吃鱼胆可以明目,所以吃了一个生鱼胆,没想到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信·荆州④ | 火红代表证,映照一生治水情

  • 徜徉在巍峨的荆江大堤上,放眼望去,江水滔滔、波澜不兴;大江南北两岸,沃野千里、风景如画。阳光下,32岁的周鑫拾级而上,瞻仰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深情凝视纪念碑上肩扛锤子的女农民浮
  • 永靖县:夯实生态底色 推动绿色发展

  • 今年以来,永靖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坚持
  • 杨扬:公益慈善路上最大的收获是自我成长

  • 在第十九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中夺冠,她成为我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在23年运动生涯里,她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被誉为“冰雪女王”。2008年汶川地震后,她发起成立北极星
  • 首次亮相!无锡青少年,奏响“最炫民族风”

  • 《八月桂花》《光明行》《Let it go》《王老先生有块地》……8月29日晚,“会心一夏·无锡有戏”2023无锡城市艺术季——“初释鸣声”无锡青少年民族乐团2023年夏令营音乐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