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国顶着烈日进行外墙防水处理工作
□ 文/图 本报记者 康桂芳
六七月的天,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地面上的一切被烈日烘烤得滚烫。
下午三点,在离石区龙凤大街吕梁教育局家属院老旧小区施工现场,外墙涂料工人武玉国头戴安全帽,顶着烈日,独自站在一个狭长吊篮中进行外墙防水处理。
进入六月,室外温度高达三十几度,墙面经过暴晒,温度更高。武玉国从事外墙涂料工作15年了,他每天的工作都是在吊篮上度过。高温天气下,站在吊篮上,他的前胸后背受着“两面煎熬”,不能不说这是一件对耐力和身体素质的挑战。
“墙面温度能有四十多度,有的时候身体靠过去都能感觉到热!”长年累月下来,虽然才36岁,但是武玉国的脸被晒得黝黑,尤其是在太阳光照射下脸更显得黑里透红。头上安全帽的边沿处热汗慢慢渗出来汇成一滴滴小水珠往下淌,顾不上擦拭汗珠,他又挪动了位置开始粉刷。他一边手持刷子不断涂抹,时不时蘸一下身边的油漆桶,每一个动作干净利索。
“早上还凉快,做事情也舒服些。”为了赶在太阳出来前多刷一面墙,每天早上六点半武玉国就准时到了施工现场进行作业,中午不回家就在附近的公园椅子上躺着午睡,下午两点再继续干活,直到晚上九点收工。
外墙涂料工作看似操作简单,但要把活儿干好也不轻松,也讲究慢工出细活。一天干活下来,武玉国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被晒干,衣服上溅上的泥点、油漆点子布满全身,好似穿了一身“迷彩服”。武玉国说,一点也不夸张,忙活半个月下来就得换20条裤子。
近年来,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272个小区,惠及2万户居民,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的背后离不开像武玉国这样一批心细胆大、辛勤工作的一线建筑工人。
高温,对他们来说,是流不完的汗水,是永不停歇的脚步,也正是他们劳动的身影,铸成了城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