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苏盐城:新四军后代无偿捐赠革命文物

日期: 来源:盐阜大众报收集编辑:盐阜大众报

5月18日,在新四军纪念馆举行的盐城市“铁军魂 盐城红”大思政课启动暨全国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宣教成果展演活动上,殷学润将军的家人将其戎马一生,革命了一辈子,留下的勋章、证书、证件、日记、军装、照片、书籍等物品500余件,全部无偿捐赠给新四军纪念馆。殷学润将军的家人表示,这些文物是老将军峥嵘岁月的见证,也是一个时代的风云记录。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希望通过革命文物捐赠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后人圆了老将军的心愿

“放在纪念馆比放在家中更有意义”

“殷学润将军是从盐阜大地走出来的革命者,是盐阜儿女的优秀代表。”作为革命文物捐赠仪式的见证者,新四军纪念馆文史部副主任潘麟之动情地说,“这些红色藏品见证了老将军坚定不移的革命人生,彰显了他报国为民的家国情怀,是弥足珍贵的红色遗产。”

1927年2月,殷学润出生于响水,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新四军,带领100多名乡村干部和群众入伍。1949年,他作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一员,亲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雄壮伟业。1952年至1958年,殷学润随志愿军入朝作战6年,坚持在一线部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从朝鲜战场凯旋后,殷学润将军进入军事科学院工作,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殷学润将军勤奋工作,奋发进取,在军事科研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军事科研和思想政治工作辛勤奉献了一生。

“曾有人劝说我们不要全部捐出,作为老人看作比生命更贵重的物品,应该世代相传,但是我们深知,‘愿得此身长报国’也是祖父毕生之志。因此,经过全家人慎重考虑,一致认为这段历史应该要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放在纪念馆会比放在家中更有意义。”作为家属代表,殷学润将军的长孙殷悦代表家人上台发表捐赠感言时表示,“祖父作为从盐城老区走出来的新四军战士,对家乡具有浓厚的情感,这也是他老人家的心愿。捐献给新四军纪念馆,可以让祖父的遗物更好地留存于世,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育后人的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珍惜现在、铭记历史。”

99岁老战士情系家乡

“先辈的伟绩铭刻在心,永不消逝”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当天活动上,还举行了新四军老战士张迁乔文物、书画作品、手印捐赠仪式。

张迁乔同志1925年出生于阜宁,1945年2月参加新四军,参加了解放淮阴、淮安的战斗,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入中共华中工委开办的华中公学,任三大队副中队长。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张迁乔一手拿枪,一手握笔,战斗之余撰写通讯报道和工作总结,不断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新中国成立后,张迁乔任安徽省农科院宣传部副部长、安徽省建材局政治处主任、安徽省建材总公司纪委书记等职,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太白诗社会员。张迁乔同志离休后,长期投身书画创作,并取得了一定的造诣。

“我父亲今年99岁。作为盐阜革命根据地成长锻炼起来的老战士,他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次受父亲委托向新四军纪念馆无偿捐赠的文物,包括80件书画作品、一本1948年记录的笔记本、一份手印以及部分新四军老战士的珍贵照片。”张迁乔的女儿张平说,捐赠仪式前,她和亲友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观看了《铁军忠魂 新四军历史陈列展览》,在参观过程中心潮澎湃,她能想象革命先烈的不易,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家属代表,她要感谢新四军纪念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此次捐赠仪式和巡展活动的辛勤付出,让大家在相聚中,了解革命历史,追寻先辈足迹。

“昔日战火已沉寂于岁月的长河,但先辈的伟绩却深深铭刻在心,不可磨灭,永不消逝。”在向捐赠文物的革命后代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后,市文广旅局党委委员、新四军纪念馆馆长仇金标表示,将好好珍藏,把文物保护好、利用好,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缅怀革命先辈、滋养爱国情怀、继承红色基因。(撰稿丨赵亮 摄影丨周晨阳 张一轩)

相关阅读

  • 寻见文物之美,跟着动脉影一起看国宝吗?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8日讯(记者 刘瀚潞)今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上午,“看见五千年——跟着动脉影一起看国宝”在谢子龙摄影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了文物摄影师“动脉影”
  • 国际博物馆日:让文物“活”起来

  •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刘长雨 秦伯璞 刘婷 通讯员 胡士忠 陈文强 李琳伟 乔石)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济宁市各地开展活动,让博物馆
  • 国际博物馆日 | 假如,菏泽博物馆藏品会说话...

  •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代年轻人正在逛一种很新的博物馆。“无心上班只想放假”的陶俑、“听到大瓜目瞠口哆”的陶灶、“向往花花世界”的铜骑马俑、“早起伸个懒腰”的玉
  • “别笑!我们是文物!”

  • 长翅膀的甬钟只想静静的观音大士拥有傲人大长腿的铜用端熏......这些文物都是“穿越”来的吗?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江苏盐城:新四军后代无偿捐赠革命文物

  • 5月18日,在新四军纪念馆举行的盐城市“铁军魂 盐城红”大思政课启动暨全国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宣教成果展演活动上,殷学润将军的家人将其戎马一生,革命了一辈子,留下的勋章、证书
  • 速度约起!临沂樱桃采摘地图来啦

  • 在临沂客户端讯 5月是樱桃成熟的季节,一颗颗红彤彤的樱桃挂在绿叶之间,在初夏的阳光下闪烁着光泽。临报融媒记者为大家盘点了樱桃采摘的好去处。趁周末,带上家人,约上三五好友,一
  • 大咖“掌门”推动文旅产业“出圈”

  • 记者 陈雨露 通讯员 陈益坚春末夏初,游学正当时。近日,茅洋乡粮仓竹文化馆可谓是学生们踏春游学的“风水宝地”,一批又一批游学团的到来,让主理人王群应接不暇。踏入展厅,就能看
  •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公示参评作品

  • 18日中午,中国作协通过其官网公示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共有239部作品参加本届茅奖评选。记者注意到,有多位陕西作家作品参评这一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而在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