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小花生种出致富“金豆子” 鹤城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日期: 来源:江门发布收集编辑:江门发布

田间地头洋溢着花生丰收的喜悦。

党员志愿者助力村民收获花生。

“我小的时候,村里种了很多花生,现在种花生的人越来越少了。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再现遍地花生的场景。”鹤山市仔仔食品厂总经理赖双平是鹤城镇南中村人,该村是鹤城客家花生的重要产地之一,花生种植加工历史悠久。

今年以来,鹤城镇紧紧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相关部署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全域谋篇布局,紧抓产业兴旺“牛鼻子”,积极探索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新路子,大力发展花生特色产业,推动强镇兴村富民。

文/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通讯员 王健华 凌伟新

图/欧蕊荣

探索“三链协同”模式 全方位增强致富能力

南中村的花生种植加工历史悠久,据《鹤山县志》记载,鹤城历来有花生种植、深加工的传统,鹤城客家花生曾红极一时,深受珠三角吃客喜爱。“鹤城客家花生加工技艺”更入选江门市第九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特色名片。

11月15日上午,南中禾茶坑村的田垄上,党员志愿者将花生苗连根拔起,粒粒饱满的“金豆子”破土而出,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以来,结合“百千万工程”任务推进,南中村党总支认真谋划研究本地花生产业发展,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成立花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共有11名成员,共计筹集入股资金10万元,用于推广花生种植,助力村民增收。南中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廷龙表示:“我们借助主题党日、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加强合作社宣传,鼓励党员群众踊跃加入,探索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协同’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总量、增收益,农民增红利。”

同时,南中村以“百企兴百村”行动为契机,积极与鹤山市仔仔食品厂结对共建,探索构建“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模式,畅通农户与合作社、企业的沟通渠道,拟定《关于鼓励农民种植花生的发展计划》,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保底收购价、发放种植面积补贴等多种方式,形成订单农业,降低种植风险,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户收入,从而提高农户种植花生的积极性,逐步扩大花生种植面积。

建立种植基地

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南中村外出工作的村民多了,留下来种花生的少了,同时,由于田地零散细碎化、种植成本高、产值低和效益低、本地原料货源不足等问题,限制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要想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利用鹤城的传统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花生产业是不错的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建立花生种植基地,扩大种植规模。”蔡廷龙说。为突破南中村花生产业困境,蔡廷龙积极通过鹤城镇政府农办、自然资源所、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等各方渠道,了解南中村各地块的区位优势、土地性质、耕作状态、水源土壤和土地租金等情况;同时,与赖双平实地勘察9处地块,筛选出其中2处区位优势明显、土壤水源适宜、租金适中的地块进行比较,最终在禾茶坑村整合约1.33公顷(20亩)撂荒地作为花生种植基地,并选定了高价值品种开展示范试种。目前,基地的试验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花生收成喜人。

南中村花生种植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极大增强了鹤城镇推动三产融合的决心。南中村将持续围绕“生产+加工+科技+品牌”产业模式,从花生品种培优、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服务等方面,全面推动花生产业向高端化、高值化、品牌化全链条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不断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农技农艺下乡

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

今年以来,鹤城镇大力整合各村农业资源,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及市场规律进行集成和优化重组,以花生产业为根基,大力推动当地花生深加工企业向提供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涌现出以鹤山市仔仔食品厂、鹤山市鹤城嘉禾花生食品厂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联农带农进而实现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范围和农户增收。

其中,南中村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争取技术、资金等资源支持。近期,鹤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南中村送来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为本土花生种植实现机械化、规模化、宜机化改造,农技农艺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思路;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到南中村、鹤山市仔仔食品厂调研,专家组成调研团到鹤山市仔仔食品厂种植基地指导,为当地花生产业赋能。

为保证农业技术真正应用到生产一线,南中村党员干部带头主动深入企业,精准对接企业服务需求,鼓励企业培育高产、高价值花生品种,引入先进种植技术、生产设备,为企业提供必要农资。对有意向与企业合作的农户,南中村主动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在种植品种、种植技术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更多指导帮扶,努力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同步走好企业农户增收致富之路。

此外,鹤城镇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完善工作,南中村所在的大坝灌区正在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达2000万元,涵盖南中村所有村落,能够有效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为花生产业提供“硬核”支持。

乡村振兴万里行,兴业富民贺丰收。接下来,鹤城镇将以发展花生特色产业为抓手,不断延伸以鹤城客家花生为主的全产业链条,打造以工哺农、工农融合的“新样板”,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国企赋能、助力民企兴业,着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走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关阅读

  • 正阳县打造区域品牌赋能产业振兴

  • 兴品牌 强产业正阳县打造区域品牌赋能产业振兴  驻马店网讯(记者 李玉荣 见习记者 余 川)近日,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2023年花生产业经济高
  • 降温了,花生换一种吃法更暖胃!

  • 中医认为,温热为阳,寒凉为阴,将食品的温热寒凉因人、因时、因地灵活运用,使人体阴阳平衡。花生具有健脾养胃以及增强食欲等功效。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不仅可以起到
  • 新乡:直播为媒延津花生“炒”出新市场

  • “你看,这一袋是2.52公斤,秤上只能多不能少,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保证重量。”11月15日,在延津县司寨乡后司寨村源达农业有限公司院内,司磅员陈广凤一丝不苟,对装好的每一袋炒花生都会
  • 加餐了!南京这群小学生将劳动成果搬上餐桌

  • 淄川融媒消息 捞出香喷喷的花生仁,拌上早已备好的芹菜、木耳,淋上酱料后用筷子稍加拌匀,一道爽口的凉拌花生就完成了。近日,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的花生责任田喜获丰收,学
  • 以案释法 | 花生添加“吊白块” 久放不坏却有害

  • □ 河南法制报记者 周惠 通讯员 毕亚磊水煮花生里添加“吊白块”?不行!为什么呢?这种行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案例——案情回顾经营着一家食品店的
  • 小油坊“榨”出飘香日子

  • 走进方圆街道南城阳村王海峰的油坊门口,浓浓的花生油油香味沁人心脾。推开油坊门,油香更浓烈了,热腾腾的蒸汽在空中弥漫,地上摆满了一袋袋花生,经过剥壳、蒸熟、炒干、冷却、初榨
  • 空腹吃瘪花生养胃,这是真的吗

  • “总感觉胃胀不消化,稍微吃多一点就觉得堵嗓子眼,我听别人说每天早上空腹吃几粒花生能养胃,瘪花生效果尤其好,网上还说吃烤馍片也对胃好。”市民李先生说,他想知道这些健康传闻到
  • 万源市紫溪乡:50余亩五彩花生喜获丰收

  • 眼下万源市紫溪乡50余亩五彩花生进入丰收期村民们正抢抓时机采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在万源市紫溪乡柿子坝村的花生地里,村民们正在收获花生。一株株花生苗被连根拔起,一
  • 没有这颗小东西,4200万福建人吃饭都不香了!

  • 顶开花,下结子大人小孩爱吃要死你一定吃过花生吧?醋泡的、水煮的、干炒的、臼碎的、裹着糖衣的、粘着盐粒的、又脆又酥越嚼越觉得满口油香的……这小小的豆科植物廉价易得却香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一根跳绳卖78元?杭州中考专用绳调查

  • “考试指定这个品牌,学校老师推荐的,价格确实不便宜,但不买不行”……“新华视点”记者近期在浙江杭州调查发现,十余年来,当地教育部门长期要求中考使用某一品牌的跳绳,不少中小学
  • 内蒙古:让理论传播更加接地气、有生气

  • 地域面积辽阔、人口居住分散,宣讲工作半径过长、点多面广,宣讲力量薄弱、成本投入较大……面对区情实际,近年来,内蒙古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立体化、多层次理论宣传宣
  • 随州高新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 11月20日,随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朱睿带领区属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青岛啤酒(随州)公司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朱西胜一同调
  • 文化周口 | 故乡旧影

  • 张恩岭我的故乡秣陵镇,原来是项城县的县城。1953年,县城迁到水寨后,这个城就叫老城,后来又改称秣陵镇。为什么叫秣陵镇呢,据说这里曾侨立过秣陵县,又说南京也称过秣陵,因此改成这个
  • 预制菜热度再起,国联水产(300094)涨幅超12%

  • 2023年11月24日,预制菜概念异动拉升,国联水产(300094)震荡走强,涨幅超12%。截止到10:08,国联水产报价5.39元,涨幅13.71%,成交金额7.76亿元,换手13.76%,主力资金净流入4287万元。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