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因身体缺陷与计算机“结缘”,他凭着一股“钻劲”获全国殊荣

日期: 来源:长江日报收集编辑:长江日报

8岁时,因一场意外受伤,从此瘫痪在床,然而他从未停止学习。他坐在床上看书做题,苦心钻研计算机知识;工作后进入房管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域,为了开发出更为实用的房管应用系统,他始终坚持到全市各个数字化现场实地研究,没有电梯就拄着双拐爬楼。近日,武汉市房产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王旭荣获“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因身体缺陷

他与计算机“结缘”

王旭在工作中。通讯员陈伉供图

8岁那年,王旭因外伤导致双腿高度瘫痪,只能卧床。“起不来,我就躺着认字。”

经过长期的治疗,在王旭12岁时,他终于能坐了。父亲为他带回学校的教材和试卷。“每天除了治疗和复健训练,我全都用来自学。”

到2000年,王旭已自学完成校内高中阶段所有课程,同时通过长期艰苦的康复训练,他逐渐能拄着双拐短距离步行。受多年疾病和身体条件限制,王旭无法参加高考。

不能进入大学,那就只能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对于双腿残疾的我来说,可选择的一技之长并不多。”

王旭和父母商量后,慎重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计算机专业技术。2000年,父母买回一台组装兼容机和各类教材。王旭开始一边研究最感兴趣的软件程序开发,一边学习电脑硬件和网络知识。

“我没社交活动,也基本不外出,就有比别人更多的学习时间。”王旭说,每天早上八点起床到凌晨一两点,他几乎“泡”在计算机世界里。为了弄懂电脑的构造,他至少把电脑机箱拆装了十几次。

很快,王旭发现软件迭代升级速度非常快,教材很容易过时。于是,他“穿梭”在网上各类计算机主题专业论坛,并发帖请高手答疑解惑。“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爱上了这个融合大千世界的计算机专业。”

“闲不住”

工作之余钻研信息化数字化

2002年,凭借学到的专业计算机知识,王旭进入当时的武汉市房产信息测绘中心工作。

“其实,最初我只负责单位的内部局域网和电脑维护工作,但我‘闲’不住呀。”王旭说,他虽然做着计算机测绘专业绘图和类似于“网管”的基础工作,却仍坚持学习信息系统专业的相关知识。

当时,武汉市房管局正好开展了“水塔街道—数字化示范街”调查项目,而武汉市房产信息测绘中心承接了具体实施的工作,需要把水塔街道范围内的1058栋房屋形成地理空间信息,做成数字地图。而当时,武汉房管局还没有地理空间数字化的研究经验。

“这可是一次好机会。”毛遂自荐的王旭成功加入项目组,与同事们一起做数字化研究并很快成为团队的技术骨干。

随着“水塔街道—数字化示范街”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王旭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单位领导肯定,他不再仅负责单位的“网管”工作,而更多地参与到房管信息化工作中,2005年,王旭接到了开发“经济适用房资格管理系统”“廉租房资格管理系统”的工作任务。他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这两套系统的开发,并在武汉房管信息系统中最早实现了全市联网的受办理业务。

坚持到一线

拄双拐踏遍各个数字化现场

王旭荣获第二届武汉大城工匠。通讯员陈伉供图

2010年,王旭被调到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新成立的房产信息中心工作。在信息中心,王旭遇到工作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

2010年12月,彼时刚调到数据管理科负责团队工作的王旭接到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半年内,重新开发一套房屋登记交易新系统,来替换原本正在使用的老系统。

“原来的系统由第三方机构开发和数据维护,继续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王旭说,开发替代系统涉及数据迁移,远比开发新系统更复杂。且第三方机构撤走时没有留下任何技术指导,系统中的很多数据还加了密,也给开发增加了难度。

王旭带着不到10人的团队开始全封闭式开发。起先,大家一周工作六天,每天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十点,后来又主动申请一周工作七天,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零点。2011年春节,别人都忙着走亲访友,王旭却仍忙着开发系统。

“涉及几百万的数据量,一旦出错,就会造成全市交易登记业务混乱。”王旭说,他每天凌晨两点仍睡不着,系统快上线前更是经常半夜惊出一身的汗。

不仅精神压力大,这次开发对王旭的身体也是一次严峻考验。

王旭说,随着开发系统工作的推进,大家发现房管系统的登记业务十分庞大而复杂,仅登记业务类型都有100多个。如果不了解各岗位的具体工作,根本无法开发出具有实用性的系统。

为此,王旭拄着双拐和同事一起深入房管系统各岗位学习,找业务人员咨询、到窗口去观察、参与各项业务培训,了解交易流程,看存量房怎么过户,看交易怎么办理,不仅要知道业务现状,还要了解历史情况。

王旭说:“可能因为身体的原因,我格外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所以我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接受能力也强。”

2011年4月,新系统正式上线,不仅完成原有系统的数据迁移,还实现中心城区和远城区的登记业务统一办理。

2012年,王旭带领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完成全市1985年至2011年的274万卷9275万页产权历史档案的影像数字化、加工和补录,项目被住建部列为2013年度科技示范项目。由于档案影像数字化由全市各区房管局实施,为了解和解决在档案影像数字化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他不顾行动不便,坚持到全市各个数字化现场实地踏访研究,很多工作现场的房屋没有电梯,他坚持拄着双拐爬楼梯到现场。

2015年,他带领团队完成的“武汉市房屋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平台”技术开发和“武汉市房屋安全管理系统”,分别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地理信息优秀工程奖金奖。

2021年,他参与“链税通”“区块链+不动产”税收治理项目,对全市商品房交易系统实施上链改造,与武汉“智慧城市大脑中枢”对接,在全国范围首次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新建商品房交易信息上链。

(长江日报记者冷靖华 通讯员陈伉)

【编辑:赵可】

相关阅读

  • 福建建宁供电:“数字化”助力春季安全大检查

  • 4月10日,国网建宁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辖区内运用无人机开展“拉网式”巡查,重点排查线路、铁塔上的鸟害隐患,有效消除鸟害对线路的影响,确保春季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据了解,连日
  • 商州区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 4月7日,商州区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区委书记陈泽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举全区之力、全民之智,持续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加快
  • 清流:零点工程 将惠民便民政策落到实处

  • “注意脚下,光线要集中在工作点……”4月7日凌晨,清流县水南街万籁俱寂。可是在10千伏东门I回农贸市场2号箱式变压器和生产街配电变压器处,电力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在开展HPLC电能
  • 江源区法院:进村入户访民情 倾听民意促提升

  • 为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工作,4月4日,白山市江源区人民法院政治部(督察室)主任带领部门干警深入石人镇大石棚子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走访调研活动。 在石人镇大石棚
  • 小关社区:不忘初心勇担当、鼓劲扬帆再出发

  • 花园路街道小关社区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初心,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努力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开展创城工作互查、垃圾分类工作自查,通过实地走访及时发现问题并落实整
  • 花园路街道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例会

  • 4月7日下午,花园路街道组织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各社区书记、副书记共计65人参加会议。党群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梁微霞从四个方面对党建工作进行部署要求:一是对本年度基层党建重点工
  • 今日报名开启!

  • 根据全国统一安排部署,2023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定于6月10日、11日举行。我省有关考务工作计划如下:一、报名安排2023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采用全国统一网上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咸宁开放共享6处绿地,可野餐可露营!

  • 春天 万物复苏 鸟语花香 正是踏青的好时节 放下手中工作 与家人朋友一起搭一顶帐篷 铺上野餐垫 在城市绿地上共度一个惬意的周末 相信这是许多市民的美好愿望 记者从市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