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大咖面对面|传承创新、因人制宜,络病理论在全国掀起中医界学习热潮

日期: 来源:医师报收集编辑:医师报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经过40余年的研究发展,中医络病学研究在理论创新、成果转化、循证研究、学科发展、学会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典范。

近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举办的“全国中医络病学教学和教材改编研讨会”上,《医师报》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科研处处长、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执行院长刘宝利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张稳教授,就络病理论的传承创新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讨论。整理如下。

络病理论的创新实践

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公元前400~300年,《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经脉”“经络”“络病”等概念及络病治疗,东汉张仲景首次创立通络治疗方药,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临床经验,进一步丰富发展络病治疗方药。

刘宝利教授介绍,吴以岭教授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经过40余年的不断研究,将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系统构建了络病理论体系,包括络病证治、脉络学说和气络学说。

“通络治疗与传统活血化瘀治疗概念不同。”刘宝利教授介绍,清代医学大家王清任提出了“诸病之因,皆由血瘀”的概念,认为血瘀是“百病之源”,血瘀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肾脏病等疾病,因此治疗也由活血化瘀角度切入。而络病理论中的络病包含了“络瘀”“络虚”,并提出了“通络”“补络”的治疗方法,是对“血瘀”理论和“活血化瘀”治疗的进一步丰富。

“络病理论是丰富而且完整的中医理论。络病理论及其指导下研发的系列创新中药对人类健康及中医学体系的丰富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奠基作用。”刘宝利教授说道,近年来,在吴以岭教授的带领下,络病理论在全国掀起了一股中医界的学习热潮。

用世界公认的方法和科学研究证据彰显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是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围绕系列“通络”药物开展的30余项高质量循证医学研究,覆盖了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肿瘤、糖尿病等发病率高的疾病,全面揭示了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通络中药的作用机制,开创了中医循证研究的先河。

通络中药在国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也为全球多个疾病领域提供了治疗方案。其中,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专利中药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目前已在加拿大、新加坡、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巴西、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注册。这些创新药物走上国际舞台,将会使更多患者从中医药中受益。

刘宝利教授表示,中医络病理论的创新实践为全面提升中医临床人员诊疗能力和医疗水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人”制宜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应实施分层教学

“目前,络病理论及通络药物已广泛为医务工作者所熟知,并且对临床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及治疗作用。”张稳教授表示,但在部分中医学生群体中,对于络病理论的运用仅是“略有所闻”;在社区居民群体中,虽然有患者经常使用“通心络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药物,但他们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药物能很好地改善其胸闷、胸痛、心衰等症状。

张稳教授认为,应加强医学生对络病理论的学习,同时也要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大众对通络药物的了解。

                           

 

对于《络病学》在高校教学工作,张稳教授建议首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其中,本科学生教材应更注重理论学习,教学内容可以侧重经典案例,力求将本科学生的教学目标定位为——掌握理论体系,掌握“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理论,熟悉络病理论指导临床应用的经典案例。

而研究生教材应侧重络病理论的临床应用,教学方面要重于引导学生用中医临床思维来思考络病学的问题。

“无论是侧重科研的学硕研究生,还是侧重临床的专硕研究生,都应注重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张稳教授表示,络病学的常规教学可以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而制宜。

其次,在高校教育方面,应建立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尽量做到同质化教学。同时,建议在高校建设精品课程,打造骨干教师团队,明确需熟悉掌握的内容、经典案例等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传播络病学的精髓要义。

《络病学》教材于2005年出版,2017年再版,且自2006年开设课程以来,目前已在国内40余所高等院校开课。2023年5月,“中医络病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络病学》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的创新教材,这是继《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后又一临床治疗疾病的法宝。”刘宝利教授说。

后记

刘宝利教授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医药发展,近年来更是将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目前我国中医学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希望更多优秀高材生加入医学行业,学习并利用好中医药知识,扭转中医药做“配角”的局势。

“中医学的学习时长较长、过程较枯燥,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界的质疑。”张稳教授表示,对于新进入中医专业的学子们,希望他们能保持学习热情,主动寻找兴趣点,不断夯实基本功,通过多背、勤念、善思来理解经典条文背后的意思,尽早通过所学帮助患者、家人、朋友解决临床问题。

刘宝利教授对中医药发展充满期待地表示:“期待在更多优秀学子的努力下,研究并探索中医药治疗临床疾病的更佳模式,推动中医药研究创新走向国际前列。”

相关阅读

  • 【岳阳】营田镇开展青年理论学习活动

  • 岳阳广电全媒体8月31日讯(通讯员/邓亚奇)近日,屈原管理区营田镇组织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读书分享活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干部从理论原著原文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 高泽街道:用活学习强国 宣讲有声有色

  • 今年以来,高泽街道不断精心部署,推动“学习强国”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结合志愿服务、公益市集、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扩大宣讲范围,以“学习强国”平台为宣讲载体,构建“线上学
  • 西安高级中学开展2023年暑期政治理论学习

  • 阳光讯(记者 杨小娟)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从8月25日开始,西安高级中学(简称:西高)持续开展为期5天的2023年暑期政治理论学习。8月25日上午的动员会上,西安高级中
  • 南华大学88名本科生赴澳门大学研学

  • 8月27日下午,第二批南华大学-澳门大学“医药与健康科学专题”研学线下项目如期完成,学员从澳门平安抵达衡阳。这个暑期,南华大学选派两批共88名优秀医学本科生依次赴澳门大学参
  • 谁是好教员?台下的掌声证明了一切!

  • 4天时间、4个环节紧张刺激、竞争激烈近日,火箭军某部组织优秀政治教员考评选拔19名来自基层机关的政工干部和理论骨干齐聚一堂为思想“充电”为教育“蓄能”下面,请跟随小编一
  • 平舆:中医药文化进乡村

  • 为提高居民健康理念,弘扬中医传统文化,8月22日,平舆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走进东和店镇宁庄,举办“中医药文化进乡村”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在推广中医药文化
  • 传播中医文化 提升健康素养

  • 为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近日,武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家医团队一行七人来到辖区南堠子夼村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宣讲活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9月将至,一大波活动向你招手!

  • 间隙抬眸,9月将至风是秋的信差,带来了凉爽也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快来瞧瞧~长春市图书馆◆2023年9月流动图书馆服务站点及时间预告▼特别提示9月29日(中秋节)为法定假日,停
  • 内江召开促进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

  • 强化高效协同 做细做优法律服务  本报讯(谢亢)近日,内江市召开促进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会议总结有关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全市法律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措施。内江市
  • 省司法厅推动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落地落实

  • 五措并举提升行政复议工作质效   29日,记者从省司法厅获悉,今年以来,省司法厅认真落实司法部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安排,按照“结对共建、基层落地”工作思路,五措并举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