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央媒聚焦内蒙古】内蒙古牛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一

日期: 来源:活力内蒙古收集编辑:活力内蒙古

        12月27日,央广网客户端“'丰'从草原来”专栏刊发《内蒙古牛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一》,报道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强。“粮袋子”装得更满,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呈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的良好态势。

报道全文如下:

“丰”从草原来

内蒙古牛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一

        回眸2023,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能力越来越强。“粮袋子”装得更满,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呈面积、总产、单产“三增”的良好态势。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04亿亩,较上年增加49万亩。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91.6亿斤,稳居全国第6。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较上年增加7.4斤,达到755.5斤/亩,总产、单产增幅均居全国前列。

        单产是内蒙古粮食大丰收的关键。2023年,内蒙古高位推动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通过“抓政策、抓良田、抓良种、抓集成、抓示范”,建成单产提升示范区545万亩,带动全区平均单产提升至755.5斤,同比增加7.4斤,较全国平均增量(5.8斤/亩)还高1.6斤。

        “肉盘子”端得稳,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和舍饲圈养,持续推进肉牛扩群提质、肉羊稳产增效,肉类产量有望突破300万吨,牛羊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菜篮子”供得足,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3万亩,总面积达到234万亩,为全区提供了550多万吨蔬菜。“奶罐子”质量高,伊利、蒙牛双双闯进全球乳业10强,分别位列第五位和第八位,全区奶牛存栏、奶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奶产业产值有望突破2200亿元。

        回眸2023年欣喜地看到,内蒙古农牧业基础保障越来越强。“一块田两块地”建得好,河套灌区和扎赉特旗双双入选国家首批整区域推进试点,395万亩高标准农田年度任务按期完成,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已达到5237万亩,支撑起了2/3的粮食产能。实施了黑土地保护工程50万亩,保护性耕作1936万亩,开展盐碱地改造10万亩,争取了国家盐碱地等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韧性越来越强。全链条发展成为产业新动能,聚焦7大农牧业重点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新认定自治区龙头企业149家,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770家。新创建奶业、马铃薯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和8个产业强镇,创建数量全国第一。

        社会化服务成为 “金钥匙”,在5个旗县、20个乡镇、100个村开展集中连片示范行动,带动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2400万亩。在37个牛羊养殖大县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覆盖全区60%牛羊养殖。金融服务成为助农“生力军”,在全区30个旗县推广“金融副村长”模式,2353名“金融副村长”上岗服务,协助办理银行贷款授信农牧户11097户,授信额度31.04亿元。

        加大农业保险覆盖度,在40个产粮大县开展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深化改革成为新活力,国家二轮土地延包、宅基地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创新做好闲置宅基地和“空心村”土地经营文章。总结推广“统种共富”“三变”等34种典型改革模式,推动“盆景”变“森林”。实施集体经济“扶持引领”行动,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推广以工代赈,全区所有嘎查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前三季度,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3元,增长7.6%。

        展望2024年,内蒙古将锚定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坚持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畜产品生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农牧业新篇章。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相关阅读

  • 今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今年内蒙古把稳定制造业增长摆在优先位置,切实发挥制造业“主引擎”作用。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高于全
  • 2023内蒙古·脉动

  • 一栋栋建筑主体渐渐成型一个个重大项目接踵推进……从“大写意”到“工笔画”2023年的内蒙古经济暖流不断涌动发展脉动愈发强劲来源:新华网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淄博36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一批“淄博老字号”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崔晓蕾12月27日,市商务局公布第一批“淄博老字号”认定名单。为推动我市老字号创新发展,培育壮大老字号队伍,完善老字号梯次培育机制,根据《
  • 今年内蒙古工业增加值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今年内蒙古把稳定制造业增长摆在优先位置,切实发挥制造业“主引擎”作用。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高于全
  • 村里来了个老外丨茶香万里长

  •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几百年前,中国茶叶由马、船、骆驼等交通工具,运抵俄罗斯,再转送欧洲,走出了一条贯通亚欧大陆的“万里茶道”。以安化黑茶为代表的湖南茶叶,国际贸易延
  • 玉门 打造人才高地赋能乡村振兴

  •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基础。人才既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近年来,玉门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