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文字是他的息壤——评散文集《纸上河流》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许玲琴

读卢圣虎散文集《纸上河流》,我是结合他的诗集《边上》一起读的,诗和散文互相印证,其形象随之清晰凸显出来,他是洪湖人,毕业于武大历史系,洪湖与我的家乡监利毗邻,让我倍感亲切;名校毕业,更令我刮目相看。但这都是表面的光泽,通过此次深度阅读,让我一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纸上河流》封面

他的散文集分五辑:记忆、读诗、读史、序跋、随感。“读史”,融入了他理性的思考,他学历史专业,我不敢妄论。我更喜欢他融入个人情怀的四辑。

“记忆”,写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童年点滴、武大求学、诗歌激情岁月、工作辗转黄石,后下派阳新、大治,至2019年个人创业;等等。

《老屋往事》开篇就写道:“每次坐火车回乡,看到窗外一闪而过成片成片低洼的水田和宽敞不一的波光,我就感到特别亲切……”同为平原之子的我,和他一样感到亲切。虽然我从来没有离开平原,离开故土,但那水田和宽敞不一的波光也让我内心涌起一股浓浓的乡愁。他的童年是苦涩的,小学三、四年级时,清晨四点就起床,随父亲拖着板车到集镇上卖菜,卖完菜,再到学校上课,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这片留有亲人们不羁和原始气息的、充满了痛楚和眷念的土地,时时洗涤他、激励他。

诗人卢圣虎

他把对故土的眷恋融入诗中。一片车轮下翻滚的落叶,就让他想起落在树下,飘在沟渠、田地的乡村的叶。如同张翰见秋风,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但他不可能像张翰那样辞官、回乡。他还得继续漂泊,把久漂地认作第二故乡。他把城市的高楼大厦比拟成悬棺,他怀念乡村灯火的宁静。他的一首《路下黄昏》,写回老家的路上,看见的落日,无比圆满,只因他终于回到了生命的起点。“如果人生是一条路/我愿意永远站在路的开头。”他在《洪湖》诗中,无比深情地写道:“走到洪湖/我不想再走了/这里应有尽有/这里已足够我想象。”

其他三辑,“读诗”,收录对诗歌现象的总观和个人诗歌的感悟;“序跋”,收录为他人文集作的序、有关文本后记以及自己诗集的跋;“随感”只收录几篇短文。纵观整本集子,大多与诗歌有关。

他与诗歌有天然的血缘:“当我不安或者迷茫/就坐下来读诗/我积攒了一些好诗/它们能让我很快静止”——诗是母亲抚慰着婴儿;“一首诗完成之后/我舍不得投入虚拟的信箱/这是我自己的孩子/我要长久地端详并用心雕琢/每一次都是那么新鲜/就像自己又年轻了一次”——诗歌是他承欢膝下的孩子。“我认为飞蛾是死不开口的鸟/它的声音只在极静的时刻说给自己听”——诗歌其实是沉默的声音。

卢圣虎的诗歌多沉郁之风。“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在重压之下产生的/它们碰撞,沉淀,变得汹涌/或者挤压,锤打,纹理更加清晰/像河流,更像一条道路。”他的诗歌蕴含沉默与隐忍的力量:“它们不出声/是因为你听不见/或者觉得,不叫会活得更好。但他的诗歌不颓废,不消极,“春花是一个故事/传说她在远方的雨中”,深知美好会不朽。

卢圣虎始终坚持一种根性的写作,如他《草木》所写:“它才是不朽的/那种温暖连着四散的人间/因为它有根/有根的东西就有生命力。”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卢圣虎就是这样的,“所以,要平静,要辽阔/要追求光亮和热度/让爱与文字/相依为命在一起。”他不怕失败,努力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把经历当作人生的体验;他勤奋写作,公众号差不多每天更新,虽然不像张执浩自嘲“以败笔为生”,但力求沙里淘金,作品从量变到质变。

诗歌不一定给他加冕,但一定给了他救赎。他说“无论光阴如何干渴,诗里总会有湿漉漉的奢侈。无论外面如何喧哗,诗里总会找到安静。也无论忙得多么焦虑,见到诗行就能很快平复。”他在诗集后记里写道:“诗于别人,可能什么都不是,但于我,是独一无二的天赐美物,就像一个人的姓氏和基因,它是我有别于任一他人的生命代码,是快乐或悲伤的私密驿站,是一次次喘息甚至窒息后的深呼吸。”

他的许多诗歌观点,让我产生共鸣。“诗贵真情。写诗就像做人,胜在自然而然。”“永远只为自己的内心写作。”“我特别在意诗歌语言,诗歌是以意境取胜的文体,更是以语言取胜的秘密花园。”“在诗歌面前,主张安静。倾向于以独特个人经验观照现实,以简洁的文字获取澄净而诗意的语感,不拒绝新锐亦不擅长冒险,惯于欲言又止或隐语式地表达我所认知的抵达。”“我个人的趣味是,表达精准的但又有张力的,简约的但又不是简单的。有个性的但又不是晦涩的。它不追求宏大,不追求华丽,更不追求庸俗。它是干净的,更是丰满的、得体的。最后,好诗是属于历史的。”

他的观念、诗歌和他的人一样朴素。我有一个观点“诗人就是用来遗忘的”,他很赞同。他之所以把诗集命名《边上》,也就是不希望诗人被消费,处在边上更自在。

卢圣虎的诗歌多写日常生活,是他行走的日记。他要用文字记录、厘清自己,他以诗歌之轻,举生活之重。


相关阅读

  • 铭记!《湖南日报》里的科技工作者群像

  •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工作者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我们翻开《湖南日报》这本“湖南日志”,从1959年至2003年的报纸中,采撷了6位湖南科技工作者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袁隆
  • 教气功的“洋大师”

  • ◎ 徐贺(资深对外汉语教师)我娃天生好动,所以她时不时在家学YouTube上的“五只猴子在床上跳”,我眼皮都不带抬一下的。但有一天她从幼儿园回家,煞有介事地拉着我和她爸在客厅站
  • 荐读|那个没有右手的兄弟

  • ——“你好,生活”系列之四十九□李东红到开封出差,晚上去了鼓楼夜市吃小吃。开封鼓楼夜市由来已久,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每当夜幕降临,夜市上都人声鼎沸,坐满了人,他们有开封本地人
  • 双峰公安:民生无小事 点滴见初心

  • 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双峰县公安局荷叶派出所民警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书写了一个个为民服务的暖心故事。故事一5月16日15时许,一位留守老人向荷叶派出所民警
  • 诗路作家 | 陈怀.水也是孤独的漂泊者(组诗)

  • 瀑布这是我看见的最蔚为壮观的跳水运动,没有迟疑前赴后继,从高空跃下一万朵花开那么多的水,拥抱,融合汇成水流,一路前行,一路歌吟似乎是从乡村走出的大军发出的打工号子,吹响跌宕起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文字是他的息壤——评散文集《纸上河流》

  • 许玲琴读卢圣虎散文集《纸上河流》,我是结合他的诗集《边上》一起读的,诗和散文互相印证,其形象随之清晰凸显出来,他是洪湖人,毕业于武大历史系,洪湖与我的家乡监利毗邻,让我倍感亲
  • “健康新疆行”志愿服务活动启动

  • 天山网讯(记者 苏璐萍报道)5月31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成立自治区“健康新疆行”志愿服务队,启动2024年“健康新疆行”志愿服务活动,将深入9个地(州、市)140个乡镇社区、边防派出所、
  • 小学生变身“公交体验官”

  •   为提高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市公共汽车公司举行第三期“公交开放体验日”活动。  在公交车厢内,公交讲解员为小学生们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