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多地高校涨学费!有学校涨54%,为什么?

日期: 来源:山东热搜收集编辑:山东热搜

2023年秋季开学季,全国多所高校学费掀起涨价热潮。

  今年以来包括上海、四川、吉林等地陆续调整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标准,上涨幅度在10%-54%不等。调整后,全国多所公办高校学费跃升至每学年4000-8000元。其中,华东理工大学部分专业涨幅达到54%。按照多地已公布的收费标准通知,此次学费调整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在标准调整前入学的老生不受影响。

  目前各地把价格上涨原因普遍归结为:多年未调整的学费已经制约高校高质量发展。

  今秋开始多地高校涨学费

  最高幅度54%

  据南方都市报,2023年秋季,多地高校学费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涨价。吉林、上海、山东、四川今年陆续宣布调整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标准,2023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调价标准均实行“老生老办法,新生新办法”,在标准调整前入学的老生不受影响。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发现,上述四个地区部分高校本科专业的学费涨幅多数在20%-40%之间,大多超过5000元/学年。值得一提的是,华东理工大学部分理工科专业学费涨幅高达54%;同济大学艺术类专业学费涨幅达43%,2023年最高升至14300元/学年。

  上述四个地区部分高校的学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学费涨幅大多数在20%-40%,调整后的学费普遍超过5000元/学年。相较而言,四川省、山东省的高校学费涨幅较低。

  今年4月,上海市发改委发布《关于优化本市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形成机制的通知》,从2023年秋季学年起,取消原一般专业、热门专业分类收费政策,就基准学费标准(每生每学年)而言,文科类最高不超过6500元,理工体类最高不超过7000元,医学类最高不超过7400元,艺术类最高不超过13000元。整体显示,公办高校本专科平均学费标准由5420元/年调整至7215元/年,调涨达33%。调整后,新生每学年学费平均多支出约1795元。

  但值得留意的是,同济大学艺术类专业从2022年10000元/学年上调至2023年13000-14300元/学年。也就是说,该专业学生每年的学费支出至少增加3000元。

  除此之外,今年5月华东理工大学发布公告,将部分理科、工程和体育专业新生的学费提高54%至每学年7700元,将文科专业学费提高30%至每学年6500元。

  业内人士:近十多年都没涨过

  这次是对之前低价的调整

  据奔流新闻了解,高校经济来源一般是学费、校办企业、国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相对来说,普通高校多数依赖学费和财政拨款,如果财政拨款不充足,学费上涨成必然。

  教育部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财政拨款为1354.7亿元,比2022年减少24.7亿元,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与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减少。高等教育支出类预算数为1025.6亿元,比2022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减少39.6亿元,主要原因是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减少所致。可见,财政拨款减少,部门支出也在减少。

  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高校的办学成本日益增加,新的课程、师资力量、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还有教职工工资等各种开支成本的上升,使得高校必须提高学费以维持日常运营,再加上政府补贴减少,高校学费不断上涨的趋势难以避免。

  据中新经纬,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高等教育应该收费,一方面高等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学生在这里学到他未来谋生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是对个人有收益的投资;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如果不收学费,那么学校支出将由国家财政补贴,这样对没上过大学的年轻人不公平。

  苏剑进一步指出,大学学费也应该适当上涨,因为每年各种物价都在变化,高校的支出相应增加,如果支出增加而收入不增加,会导致学校的财政窟窿越来越大。虽然近期部分高校学费涨幅较高,但实际上在近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国内高校都未曾上调学费,所以总体而言,这次学费上涨是对此前低价的调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 山西采购600万元西装的医院 当年亏损4000余万

  •   央广网临汾9月1日消息(见习记者张洁) 近日,“山西临汾市中心医院花费近600万元购置西服套装”事件在网络持续发酵,引发全社会的关注。  除了“合同上网公告滞后1年8个多月
  • 高三生注意 不要错过这些上大学的机会

  •   开学季来临,新一届高三生将迎来人生中关键的一年。学习当然很重要,抓住机会同样重要。高三这一年,除了最后的高考,还有很多不能错过的升学机会和不可不知的重要信息。如何抓
  • 三都:“五个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工作,三都水族自治县运用“五个好”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有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好政策宣传。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电视台、微信公
  • 玉门:多措并举 助推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 玉门市财政局立足财政职能,多措并举推动全市科技事业发展持续向好,有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切实落实支出责任,持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
  • 1—7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81万人

  •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8月30日,市新闻办召开“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二场),介绍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有关情况。  根据发布,1—7月,全市城镇新增
  • 民勤:全力打好“稳就业 保就业”攻坚战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民勤县紧盯“城镇新增就业2700人及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民生实事项目,认真开展检查督查,指导健全完善街道、社区实名制就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多地高校涨学费!有学校涨54%,为什么?

  • 2023年秋季开学季,全国多所高校学费掀起涨价热潮。  今年以来包括上海、四川、吉林等地陆续调整公办高校本专科学费标准,上涨幅度在10%-54%不等。调整后,全国多所公办高校学费
  • 巨野:山梨抢“鲜”上市 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眼下,金山脚下的百亩山梨陆续成熟,迎来采收期,在促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同时,也助力了乡村特色产业甜蜜升级。走进核桃园镇的梨园,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香梨挂满枝
  • 肃宁如何玩转电商

  •   鱼竿、渔具、针纺——经常网购的渔友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产品大多都产自咱河北肃宁!  要知道,肃宁县是全国首个实现“全域淘宝镇”的县,一系列的“国字号”荣誉不说,今年
  • 跨国货运“门到门”

  •   像收快递一样,外贸远洋货轮的集装箱也能送货上门,这服务怎么样?  昨天的河北新闻联播报道,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河北参展企业的跨国货运“门到门”服务成了
  • 净化空气,看邢台“捕碳能手”

  •   40天吃掉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40万棵树一年的吸收量,您相信吗?河北邢台就有这样一家化工企业。  这是怎么实现的呢?原来,这家企业有一套碳捕集装置,能捕获到纯度大于99.8%的
  • 巧手做“廉”灯 清风润心田

  • (通讯员:段华英)为积极营造崇廉尚洁、崇德向善的社区氛围,打造儿童友好社区,让孩子们度过既快乐又充实的假期生活,近日,江汉区民意街道天后社区以“清廉教育”为主题,开展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