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谈校有鸿儒丨2024广州市“两会”特别节目之政协篇

日期: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收集编辑:广州广播电视台

书山有径 学海无涯

追寻教育之本

探索治学之道

本期《谈校有鸿儒》将继续推出

2024广州市“两会”特别节目

邀请当代教育名家吴颖民

与广州市政协委员陈煦、胡国胜

探讨教育热门话题与难题

为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区域教师轮岗 提升教育公平】

首先是广州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校长陈煦带来她的提案。她今年的提案是:关于建立广州行政区域教师交流(支教)渠道的建议。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解决教育的优质均衡问题,关注到老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从而能够达到双赢的目标。

据了解,广州市教育局2015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工作意见》。如今广州各区已经实现校长教师轮岗的常态化,但是陈煦认为这其中还存在优化空间。陈煦表示,目前广州市区域内教育发展仍然是不平衡,偏远地区学校的师资与中心城区仍有差距;其次,中级职称教师评高级或正高级职称,需要有一年的薄弱学校或者是农村学校的从教经历,可是机会太少。吴颖民也表示,广州市区与区之间甚至市区内优质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教师相互流动,是促进广州市教育更公平、更均衡、更优质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举措。

针对存在的问题,陈煦给出了相关建议。

第一,分区域制定交流计划。考虑到不影响师资输出区域的正常教学,应采取学科对应互派的模式,保证教学师资人数不受影响。同时人数应该加以限制,派出的总人数不宜过多,可控制在教师人数的2%左右。

第二,为能真正促进教学师资提升,建议中心区域派出骨干教师,薄弱区派出年青教师。骨干教师可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辐射到较薄弱学校。年青教师在中心城区沉浸式的学习可以快速成长,一年后带着经验回馈本校。

第三,建立考核与保障机制。对派出的教师由接收单位进行考核并反馈到派出学校。制定系列工作任务目标,如带教,公开课,交流讲座等。健全保障机制,可认定派出到较薄弱跨区域交流满一年的教师有薄弱学校的支教经历,以满足评职称的需要!

吴颖民补充,市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指引来引导区域间协作,并制定轮岗教师工作指南。还需制定相关机制让老师们既能获得轮岗锻炼的机会,又能解决他的后顾之忧。

校长教师轮岗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益的尝试。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能够加把劲儿,解决教师轮岗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让优质的教师资源流动起来,真正实现我们的教育公平。

【进一步提升穗港澳姊妹学校合作】

来到本期节目的第二位广州市政协委员是广州市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他今年的提案是:进一步提升我市穗港澳姊妹学校交流工作的建议。针对“穗港澳三地中小学教育交流” 问题提出了多项优化建议,希望能助力三地青少年更多更深的交流,促进融合发展。

胡国胜介绍,穗港、穗澳目前一共有371所姊妹学校与幼儿园,如今因为疫情暂停的交流也在逐渐恢复中,但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一是已经结为姊妹的学校,在交流中缺少详细的指引;二是广州的学校去港澳交流缺乏经费的支持;三是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创新不足,导致交流双方逐渐感到乏味,缺乏积极性。

吴颖民分析,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明确交流双方动力和动机,让双方都清楚地认识到两地交流的益处与收获,找到持续交流的驱动力,这样才能保证姊妹学校间交流的行稳致远。

对于港澳学校来广州的较多,而广州学校“走出去”的较少,胡国胜解释,主要原因是广州学校的经费管理问题。“请进来”港澳学校的次数比广州学校“走出去”的次数多,单边往来逐渐让姊妹学校之间变得疏远。另外,因为考虑到双方中小学生的安全问题,所以双方异地交流时都是当天往返,时间紧张,交流的形式也有限,长期以来便会降低双方的兴趣,成为影响交流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对于广州学校的经费难问题,吴颖民提出可考虑列入研学项目,以缓解经费压力。胡国胜建议,可以让去港澳交流的经费单列,提高经费使用的灵活性,促进姊妹学校双向交流。关于安全问题,吴颖民认为三地政府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胡国胜则提议可以制定一份三地青少年的教育交流工作的指引,让交流工作更细化,更有保障。

在交流的内容上,胡国胜提出穗港澳都有非常多的文化历史特色,尤其是请港澳姊妹学校进来,除了学校教育之间的交流外,地方文化也是交流十分重要的一环,可以充分利用广州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港澳青少年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感受祖国的繁荣。其次,对每一次的教育交流都精细安排,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丰富交流内容。

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区域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青少年是湾区的未来,加强联结,增强理解,不仅可以让湾区的青少年体验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文化背景,也为未来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

  • 微时代下乡村教师题材纪录片的微特色研究

  • 本文以“微时代下乡村教师题材微纪录片的微特色研究”为题,探讨了微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题材微纪录片的微特色及其对纪录片制作和社会导向的影响。首先,分析了微时代下乡村教师
  •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 构建高校发展新生态

  • 基于过去一段时间的建设经验,高校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标志着教育数字化正式成为国家
  • 湖南邵阳大祥区开展校园安全督查工作

  • 本报讯(记者 贺莎娜 彭欢 通讯员 张建文 李敏)1月22日,大祥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静怡对城区部分学校校园安全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黄静怡先后
  • 云南省已建成45所“新时代标准化3.0希望小学”

  • 翻修学生宿舍楼,建设运动场、浴室、心理健康小屋、图书室、音体美教室、多媒体教室、科技实验室,组建、扶持乡村学校艺术团,培训乡村教师……云南希望工程在原来援建2000余所希
  • 遂宁市船山区城南小学慰问退休教师

  • 1月18日,遂宁市船山区城南小学党支部和学校工会,开展节前对学校退休教师的走访慰问活动。给退休教师们送上祝福与温暖,表达对躬耕教坛数十载退休教师的感谢与敬意。走访慰问中,
  • 奋斗有我!同济人,新作为新气象

  • 1月20日,同济大学第十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校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回顾总结学校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部署落实学校第十
  • 全国首批!山西拟推荐这些地方和学校

  •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晋教监管函〔2023〕15号)要求,在各市申报的基础上,经组织专家评审,拟推荐阳城县等5个县(市、区)和山西
  • 内蒙古全面开展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 1月19日晚河南省南阳市一学校宿舍发生火灾,致13人遇难。事故发生后,自治区教育厅第一时间部署开展全区校园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教育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区教育系统深
  • 家访传温情 合力促成长

  • ——大林镇实验学校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主题教育之寒假家访活动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衔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增进家校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假期生活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火车司机抑郁障碍阳性率达到50%

  • 春运将至全国15.5万公里的铁路里程上会有超过109万辆各类客货运火车行驶。这些车辆里有的坐着一位司机,有的坐着两位。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看不见他们。我们或许会把他们想象成
  • 临泉县一所小学一二年级实施无纸化期末测试

  • 近日,临泉县范集中心小学本学期期末对一二年级实施无纸化测试,测试确保趣味性、开放性、综合性、五育并举,力求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本次测试分上
  • 广东省首批试点!珠海这个区入选

  • 首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市、区、镇)名单公布!斗门区榜上有名!根据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要求,首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市、区、镇)名单近日公布,全省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