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端午安康,今天我们天南海北话“粽香”

日期: 来源:扬子晚报收集编辑:扬子晚报

送走了早春三月的草长莺飞,走过了人间四月天的轻吟低唱,迎来了初夏五月的糯米飘香。因为地理位置饮食文化的差异,所以粽子有南北风味。又根据口味,分为咸粽子和甜粽子。而今年,在咸甜粽子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不少“新势力”“大混战”。天南地北齐聚南京的人们,在这个端午,会选择什么样的美味粽子呢?

NO1.最爱老南京“小脚粽”

“南京方言发音人”陈宗霞团队,端午节前包了很多小脚粽给粉丝们。“南京人蜜枣粽、红豆粽、栗子仁粽子都吃,但是以前家里都爱包小脚粽子,因为包起来方便,对糖尿病人也很友好。”常言道一方一俗。老南京人包的粽子,其形状犹如旧时妇女的三寸“金莲”,俗称“小脚粽子”,与别处形状有所不同。包粽子用芦苇叶。南京人称芦苇叶为粽叶。大多为纯糯米包裹之“白莹如玉”,吃的时候,蘸白绵糖,故有“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的诗句。也有的人家除糯米外,还有红豆、红枣、蚕豆瓣、火腿、鲜猪肉或鲜牛肉作馅心。

现在芦苇很少见到,价格也不断上涨;再加上会包粽子的南京老人也越来越少了,“现在我自己吃市面上的粽子很少,还是吃不惯,吃粽子还是喜欢现包的。”陈宗霞说。

“这几年,都在超市买成品粽子,好想念外婆味道啊。原生态制作,粽香四溢的小脚粽一辈子难忘。”小金离开家乡马鞍山来南京打拼已有10多年。临近端午,她又怀念起外婆亲手包的小脚踪。

小金告诉记者,外婆以前住在农村,包粽子的原材料都可以在田间地头获取。邻里互帮互助,一起动手包粽子是常事。只要把原材料准备好,大伙就自动来帮忙。邻居阿姨一边帮忙还会对着外婆念叨:“这批粽子是包给女儿家吧。蜜枣都是放的整颗。之前那批,都是半颗啊。”说完后,围坐在一起的阿姨们都哈哈笑起来。

NO2.南京老店的“家乡味道”,现包现煮日销3000粽

位于南京升州路上的三稻福粽子铺店面并不大,“这两天太忙了,店里也有点乱。”粽子铺的老板刘建成一边招呼记者,一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着。小小的店铺里摞着一筐筐夜里刚煮好的粽子,一旁有人在给粽子抽真空,也有人在忙着分装。

“以前靠墙摆了一排桌子,可以堂食,现在粽子太多实在摆不下,就撤掉了。”刘建成告诉记者,这两天正值粽子供货的高峰期,“一天起码要出3000个粽子,我们全是手工现包现煮,再多也供应不了,一个星期前就停止接单了。”

地道南京人开的粽子铺,自然少不了“老南京”钟爱的白米粽、蜜枣粽、红豆粽。作为一个南北交融的地方,南京在饮食上兼容并蓄,粽子的馅料也比较多,在刘建成的粽子铺里也售卖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蛋黄鲜肉粽、板栗鲜肉粽等,此外他还推出了受到年轻人追捧的酸奶粽,“以前粽子是节令食品,现在一年四季想吃就吃。”

“他家的粽子口感不错,我今天特意过来再买一点。”面对顾客的夸赞,刘建成倒告诉记者,其实粽子好吃并没有特别的秘诀,关键就是原料要好,“比如我们的鲜肉粽,就是一大早送过来的鲜肉腌制好了就包,不会用冻肉。原料新鲜,现包现煮,这样的粽子才好吃。”

NO3.在南京的“老外”们爱吃什么粽

22岁的Ashley Lu,来自厄瓜多尔马查拉市,目前在南大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她来南京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因为是混血儿,她之前就了解中国的端午节,她喜欢甜糯口感的粽子。今天的假期,将和朋友一起旅行,探索更多口味的粽子。

来自越南河内的阮秋妆是南大研一的留学生,读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她告诉记者,在越南他们也过端午节也吃粽子,和国内的习俗相似。相较于当下国内五花八门的冰淇淋或是水果口味的粽子,她还是倾向于传统的味道。最喜欢吃猪肉馅或者没有馅的白粽子。马上就是端午节假期了,她打算就在学校里过,一边尝着食堂的粽子,充分利用这三天时间看看论文,赶上学习进度。

NO4.还记得南京的“粽子叔叔”吗?

为粽子而生,为美食而活的“南京粽子叔叔”陈正银,研究、发扬粽子文化已有50多年。他向记者回忆在儿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朋友们期盼着端午节。节日近了,长辈们就会制作粽子,将蒸熟的粽子高高地悬挂起来,便于通风也为了防止小孩和小宠物偷吃。“放学回家,我们就爬上凳子,去摘挂在高处的粽子。”儿时端午节摘粽子的画面在陈正银的脑海中清晰且深刻。

“如果可以还原那时的端午乐趣就好了。”在今年端午节到来前,陈正银由儿时摘粽子这一趣事作为灵感,创意设计了一棵“粽子树”。由艺术家利用小树设计树干、树枝作为主体,再悬挂上百余只陈正银亲手制作的粽子,还挂上香囊、装饰灯等饰品,创意作品一落地江苏省文化创意成果展示中心,便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目光。陈正银还在构思“背诗词摘粽子”等游戏,“我们希望能给年轻人带来有趣的传统文化体验。”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标识象征性很重要,仪式感也很重要。粽子树和摘粽子将会烘托端午节的节日气氛,有助于更好地传播端午文化。”陈正银介绍,今年端午除了粽子树外,龙舟粽等龙元素的新式粽子也将助力端午文化的传播。

NO5.还有这些端午“新势力” :米粽、碱水粽……

穿着“豹纹”的粽子你见过吗?今年南京不少买菜平台都上架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比如宁波碱水粽,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粽叶用的是较大较宽的老黄箬叶,暗色的箬壳上点缀着不规则的斑点,看起来有点像豹纹,宁波人俗称“捏壳”。煮熟后的碱水粽会变成半透明的金黄色,蘸点白糖,吃上一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江南人爱吃的乌米粽也是各平台的销量宠儿。用南烛叶(乌树叶)汁染成的乌米饭,流传于江南一带。在江南,吃了乌饭就要过夏天了。除此之外,一种黄米粽也很流行。黄米粽很小众,但与众不同,它选用的是黄黏米,这在粽子里可不常见。还有一种灰水粽子今年也卖得不错,其实这种粽子是客家人的最爱。所谓灰水,就是草木灰的水,是把植物燃烧后的灰烬,用水溶解过滤后的水。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是天然的碱。所以,灰水粽也叫碱水粽。

另外,藏在小巷子里的媛姨手工肉粽也是每年端午节排队火爆的小店。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蛋黄肉粽,媛姨家的梅干菜肉粽是典型浙式长粽。里包裹的也是经典的浙式口味。梅菜肉的馅料满满当当,一口就能咬到料,糯香十足。还有芳婆糕团店的枣泥粽子也是很有特色。还有南京溧水诸家村的“螃蟹粽子”、扬州高邮的蟹黄粽、南京高淳的桂花粽……只要你想吃,就没有买不到的。

包括川味辣粽,它一般以椒粉、川盐、味精和腊肉为馅,煮熟后再用木炭烤黄,其中椒盐豌豆粽最有特色——先将糯米、红豆浸泡半天,放入花椒面、川盐和腊肉丁包成四角小粽,再大火煮5个小时左右,吃的时候要淋上辣椒油和红糖,看着表面酥香,吃起来软糯,口感辛辣,是大家熟悉的四川辣味。

美编:赵岑

美术策划 王小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 刘梦雪 笪越 徐媛园

编辑:秦小奕


相关阅读

  • 祝端午安康,愿一举高“粽”

  •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恍然间盛夏,端午已至适逢高考落幕在这里,小矿祝大家端午安康!祝各位高考学子一举高“粽”,前程似锦!“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 乐在其“粽”,端午节边疆官兵这样过

  • 悠悠艾草香,片片粽叶长一年一端阳,一岁一安康在这个粽香四溢的节日里让我们走进边疆军营看看边疆官兵的端午有什么与“粽”不同 NO.1 “粽”于职守 当大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
  • 粽艾飘香伴旅途 文脉悠长显魅力

  •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随着端午佳节的到来,人们有的采叶裹粽、悬挂艾草,寄托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心愿,有的走出家门,在看山望水中体验端午民俗,传承传统文化。咚咚锵、咚咚锵……
  • 古韵上下杭 国风更时尚

  • “这次我是做好攻略后过来的,带着女儿一起看了有几十年历史的龙舟老物件,还参与了投壶等民俗游戏,品尝福州同利肉燕等特色美食,收获满满,感觉不虚此行。”6月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上
  • 山东多地多彩民俗共度浓情端午

  •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省文明办组织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文明实
  • 一年一度“甜咸之争”来咯!你今天吃的啥?

  •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传统饮食等为一体的民俗大节食粽点艾,龙舟竞渡...各地不同的文化习俗把节日氛围感瞬间“拉满”端午之际阿消祝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端午安康,今天我们天南海北话“粽香”

  • 送走了早春三月的草长莺飞,走过了人间四月天的轻吟低唱,迎来了初夏五月的糯米飘香。因为地理位置饮食文化的差异,所以粽子有南北风味。又根据口味,分为咸粽子和甜粽子。而今年,在
  • 祝端午安康,愿一举高“粽”

  •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恍然间盛夏,端午已至适逢高考落幕在这里,小矿祝大家端午安康!祝各位高考学子一举高“粽”,前程似锦!“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 端午假期不“打烊” 奋战一线建设忙

  • 端午节假期期间,中建八局二公司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改扩建项目主体施工标段二(北区)项目施工现场繁忙且活跃,建设者们穿梭在项目建设一线,塔吊、剪刀车、汽车吊等大型
  • 乐在其“粽”,端午节边疆官兵这样过

  • 悠悠艾草香,片片粽叶长一年一端阳,一岁一安康在这个粽香四溢的节日里让我们走进边疆军营看看边疆官兵的端午有什么与“粽”不同 NO.1 “粽”于职守 当大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
  • 24K纯贵族的屈原和他“冤屈”的一生

  •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版本,但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纪念屈原说”。因此,大家提到屈原的第一反应就是调侃他殉国投江,为后人换来了3天假期……那么除此之外,屈原还有哪些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