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生活中,哪些“养生方式”不可取?

日期: 来源:健康报道收集编辑:健康报道

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下,不少中老年人在经历了去年年底的新冠浪潮后和今年3月的“甲流潮”后,都不得发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感叹,感慨骨子已不如当年硬朗。

在这样的境况下,大家都逐渐关注起了不同的养生方法,不少人养成了喝养生茶、吃养生餐、睡养身觉、做养身运动的习惯。

但是在众多养生方式中,有些很流传广泛的说却是错误的,甚至会危害您的健康!今天我们就了解5种流传甚广的“坑人养生方法”,避免碰雷!


1.饭后一杯茶

提到养生,相信众多朋友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喝茶。喝茶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式,于中医理论讲:茶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润肺化痰、利水通尿和降火去燥等效果;于西医理论讲:茶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就是茶多酚,其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护肝和保护心血管等众多功能。

想必很多读者朋友都听过这一句“饭后一杯茶”的养生方式,宣传者说饭后一杯茶具有助消化、清油脂和解油腻的功效。再结合众多人亲身尝试后,那种饭后热茶涌入胃中的舒适感,以及口腔中感受到的茶叶苦涩清香的感觉,这一所谓“养生方法”被一传十,十传百。


但是“饭后一杯茶”的真相却与之完全相反!

“饭后一杯茶”所带来的舒适感的原因其一是热茶对喉咙刺激较小,会带来温暖感并且会帮助咽下食物;其二是饭饱后茶水有助于清除口腔中油腻的感觉。而并非助消化,清油脂!

首先,我们吃饭前、吃饭的过程和饭后短时间内,会有胃液的分泌,即胃液头期分泌(饭前闻到味道看到食物期间的胃液分泌)、胃液胃期分泌(食物进到胃部后刺激胃液分泌)和胃液肠期分泌(食物被胃研磨后进入小肠刺激胃液分泌)。而“饭后一杯茶”会导致胃液直接被稀释,影响餐后的消化能力,长期如此会引起消化不良相关症状,不利于健康!

其次,茶叶中的活性成分中有一种物质叫做茶碱。由于其可以减少平滑肌张力的作用,被临床中作为缓释片来缓解哮喘的发作。而餐后饮茶摄入的茶碱有可能会导致一定的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等!

因此,“饭后一杯茶”绝非养生之道!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后喝茶,养成这样的喝茶习惯,才可以更好地享受美好的茶时光同时更好养生!


2.饭后百步走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相必是另一个广为流传的“养生方式”,但大部分人对这句话认识并不正确,如果是饭后马上运动,我们还是建议各位“想要活到九十九,可别饭后百步走”。

饭后遛弯想必是诸位读者最常进行的活动之一了吧,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态,如果和家人一起也不免是一段温馨的时光呢。但饭后运动一定要注意时间间隔,餐后30分钟-1小时后才可运动!


正常的生理结构中,胃处于腹部的左上方,其位置相对固定,这对于维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而饭后较多食物处于胃中,此时进行运动,由于食物的重力作用会导致胃向下下垂,影响胃自身的消化功能,长期如此甚至会由于胃的牵拉引起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导致胃下垂!


其次,消化的过程是迷走神经兴奋的过程,此时身体的血液大部分流入胃肠道的血管丛中,吸收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这也是大家会在饭后感到瞌睡的原因(血液分配进入胃肠道,减少脑部血供应)。如若此时进行运动,会促进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也将分配到全身的骨骼肌中,这将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


对于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读者,则更加注意这一点。比如高血压人群,由于进食会摄入食盐(氯化钠),这会导致机体血容量增加,而另一方面血液流入胃肠道,可能引起血压不稳定,应待血压平稳后在运动;糖尿病人群,餐后血糖会明显提升,应待血糖平稳后在进行运动;冠心病人群,餐后血液流入胃肠道,本就容易发生心绞痛,如果此时在运动将导致冠脉血供进一步减少,心绞痛发生概率会更高。

3.清宿便,清肠毒

“清宿便,排肠毒”这个说法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往往会想这借着“清宿便,排肠毒”的方法“刮刮肠毒”、“减少体重”和保持肠道健康。


那么这种行为可靠吗?

并不可靠!

“清宿便,排肠毒”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提出这种说法的人解释说,宿便是长久积存在肠道内无法排出的大量“垃圾”,会在肠道中产生“肠道毒素”,被身体吸收后危害健康。

但其实对于大部分健康人而言,根本没有必要清宿便。人体的肠道机能可以自行完成排出废物以及宿便的任务。只有对某些患有特定消化道疾病的人或者备受便秘困扰的人来说,清宿便可能有一定的帮助。这类人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清洁剂或灌肠以清理肠道,但需注意量的大小和频率,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肠道毒素”也是没有科学证明的,人体的排除毒素主要依赖肝脏和肾脏来进行。先由肝脏将代谢物以有氧化、还原、分解、结合或脱氨的方式转化为水溶性无毒性的物质,再经肾脏(主要)和肠道(次要)排出。

盲目的进行“清宿便,排肠毒”还会对身体产生诸多不利影响

①清宿便不能真正清洁肠道,只是暂时排除体内粪便,长期使用容易造成依赖。

②过度清宿便或者频繁清洁肠道会对肠道保护层形成伤害,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免疫功能下降等病症,加重肠道问题。

③清宿便过于频繁,还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分泌,导致肠道发生功能紊乱,引起排便障碍等问题。

④部分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妇、病患等,肠道脆弱,清宿便会加重身体负荷,导致身体不适或者加重病情。

总之,“清宿便,排肠毒”并不是真正的养生方法,反而会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合理饮食、定期运动才是保持肠道健康的科学养生方式。


4.饭要趁热吃

在平日的餐桌中,对于刚煲好的汤、刚出锅的饭菜、茶水、火锅,我们常常会听见听到善意的叮嘱:“趁热吃”或“趁热喝”。


在很多人眼中,饭趁热吃、水趁热喝,不仅感觉舒服,还可以暖胃、保护肠胃。但其实这并不健康,更谈不上什么养生!

有国人在2017年对扬州地区的食道癌发生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喜欢快速食用热、辛辣食物的人群发生食道癌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2.267–3.792倍

同样,在最近发表于《国际癌症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长期喝烫水(60℃以上)的人群患食道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的两倍。国际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更是将饮用超过65℃的“非常热”饮品归为“可能致癌”的行为。

那么什么是食道癌呢?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第八常见的恶性上消化道肿瘤,其在我国的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国家,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吸烟、重度饮酒、过快进食和过热进食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过热的食物或饮品会烫伤食管黏膜组织,反反复复的热损伤,就会导致覆盖于食管表面的鳞状上皮发生增生,长久以往就会有恶变的可能。

除了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外,进食热的食品或饮品还会导致牙龈和咽喉的红肿,而囫囵吞枣吞咽下去的热食也会损伤胃表面的柱状上皮,加重胃的消化负担


在过去的时候,由于食物的相对匮乏和卫生条件的相对落后,加热后的食品既能给身体温暖也可以保证卫生,但随着食品的丰富和卫生的改善,我们在这里建议大家:晾一晾再吃,会更加养生

5.适量喝酒,有益健康

酒,是与中国人难以分离的东西,在中国有独特的“酒文化”,在饭桌上,酒有着难以代替的身份。


关于酒与健康的说法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提出的理由有:

①适量饮酒,有利于血液循环,刺激胃肠液分泌,起到健胃效果;

②适量饮酒,有利于睡眠;

③适量饮酒利于减少部分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衰、中风的风险;

④葡萄酒中含有黄酮类、花色苷类和白藜芦醇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等作用。

那么这些观点是真的吗?有临床研究表明这些观点确实有具体的证据表明是真的

但是,我们需要在整个身体的方面去看待饮酒这件事。比如上述四个观点:

①饮酒确实刺激胃肠液分泌,可它会促进食欲,往往饮酒会刺激进食,这会导致肥胖的发生,在肥胖之后,就是三高、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②成年人睡前少量饮酒的确会改善入睡和前期睡眠质量,但是当酒精代谢结束后,会出现“反弹效应”导致睡眠质量降低;其次由于酒精耐受度的原因,想要入睡摄入的酒精量可能会逐渐增加。

③国外确实有研究表明,适量饮酒人群患冠心病风险低于正常人群31%,心衰风险降低17%,中风风险也降低15%。我国也有研究表明少量饮酒者可能可以通过加强抗炎作用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饮酒者的意外冠心病死亡、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及外周动脉疾病风险可分别增加21%、22%、50%和35%。

同时,饮酒会危害消化系统,如导致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胃炎、胃溃疡、胃穿孔,其也是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等众多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此外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生殖功能低下,损伤神经功能等不利影响。

④诚然酒中含有众多对身体有利的化合物,但是酒中最主要的成分一定是水和酒精,而酒精却会对身体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这就像一边掐住脖子一边吸氧一样,探究这种问题本质意义并不大,松开掐住脖子的手远比吸氧的效果更好。


因此,适量饮酒可能会带来一定益处,但与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相比远远不值一提。由此可以见得“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完全谈不上养生,想要真正养生还是应该尽量少喝最好不喝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明显提高和人们的养生意识逐渐加强,一条条挂着“养生”标签的生活方式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冒出,面对这眼花缭乱的消息一定要加强辨别能力才能真养生。

参考文献:

[1] 张文娟, 刘雪娜, 李丽维, 等. 茶多酚生理机制及其保健食品研发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3,44(05):217-224.

[2] 付佳, 杨辉, 刘盼, 等.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餐后血压变化分析[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9,18(06):901-903.

[3] 秦政鸿. 野蘑菇是否有毒的识别误区[J]. 2010(5).

[4] 房广梅, 徐军, 朱兰萍, 等. 扬州地区食道癌发病风险因素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7,47(07):118-123.

[5] 谭亚君, 陈瑜, 金胜航, 等. 酒精摄入量与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38(01):89-94.

[6] 酒精摄入与CV风险之间的关系要比我们所认为的更微妙[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9(03):376.


相关阅读

  • “医”心为老 | 别把“屁事”当小事

  • 这将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屁”是从肛门排出的消化道内的气体。人消化道中的气体主要有3个来源:1.空气:吃饭、喝水、急促呼吸、说话的时候,有可能把空气吞入消化道,这部分
  • 这一疾病进入高发季,如何做好防护?医生建议→

  • 进入4月份,气温开始回暖,此时一些季节性传染病也伺机“泛滥”,手足口病就是其中之一。过去三年,基于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的实行,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降低,而随着新冠“乙类乙管”,防控
  • 20岁小伙移植“特殊”菌群 治好疼了一年的肚子

  • 你知道吗,依靠科学技术,粪便也能成为治病的“宝贝”。近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顺利完成一例经内镜粪菌移植手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生活中,哪些“养生方式”不可取?

  • 在如今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现状下,不少中老年人在经历了去年年底的新冠浪潮后和今年3月的“甲流潮”后,都不得发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感叹,感慨骨子已不如当年硬朗
  • 公铁两用,岳阳至监利将修一座跨江大桥!

  • 4月12日,G240监利至华容过江通道方案研究座谈会透露。拟建的监利至华容公铁长江大桥已纳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
  • 松江又一个集市来啦!周末开市!

  • 美食、文创、非遗技艺体验应有尽有,还有歌手驻唱和现场互动表演。4月15日(本周六)上午11时,由云堡未来市联合跨媒体艺术家朱敬一精心打造的“这里/那里艺术市集”将在云堡未来
  • 滨州:“如康家园”撑起残疾群众幸福梦

  • 在滨州,残疾人就业的渠道正逐步打破人们的想象边界。在“如康家园”,越来越多残疾人找到了逐梦奋斗的方向。铺就“增收路”,选准好项目4月的阳光温暖灿烂,洒照在博兴县吕艺镇“
  • 沾化发展特色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 近年来,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立足镇域特色,鼓励、支持和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在沾化区冯家镇南赵村裕丰家庭农场,葡萄架上挂
  • 《松江人文大辞典》精选 | 张泽镇

  • 明嘉靖年间,张姓大户避倭乱迁来定居,称“张宅”,后改“张泽”。位于叶榭镇西部,黄浦江南2千米,朝阳港西,紫石泾东。1949年后先后为张泽乡、张泽人民公社、张泽镇驻地。明末成市,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