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我国已登记78万多例罕见病病例 孕前筛查是有效预防途径

日期: 来源:环球时报收集编辑:环球时报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每年二月份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

究竟什么是罕见病呢?世界卫生组织将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

在我国,截至目前,我国480多家的医院登记了共计78万多例的罕见病病例,其中,婴幼儿是罕见病的高发人群。

这么多例的罕见病病例,在我国,一共有多少种罕见病呢?据了解,2018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2023年我国公布了第二批目录,截至目前,目录内已包含了207个罕见病种。

确诊时间长 导致罕见病被误诊或漏诊

做好罕见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如何确诊是摆在大多数罕见病患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病痛挑战基金会发起人 王奕鸥:2020年的时候,我们跟中国罕见病联盟共同发起了一个中国罕见病患者的生存状况社会学调研,有2万多的患者参与到这个过程。其中有42%的患者都经历过误诊或者是漏诊,大家平均要经历4.26年的时间,才能够最终确诊自己得了什么疾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对本院半年内确诊的372名93种罕见病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罕见病患者确诊时间少则1年,长则几十年,诊费均在万元以上。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遗传代谢病学组组长 杨艳玲:病人基本上是走了很多弯路,才能获得精准的病因诊断,造成时间浪费,非常可惜。

记者发现,罕见病患者诊断难,首先是因为它罕见,另外,大多数罕见病的诊断,需要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这恰恰是一些基层医院和医生的短板。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遗传代谢病学组组长 杨艳玲:因为大多数医生可能都没见过某些或是某种罕见病,所以他诊断起来是没有经验的。

孕前筛查是预防罕见病的有效途径

罕见病因其罕见,确诊时间长,对于治疗时机等会有一定的延误。那么罕见病又该如何预防呢?专家就表示,孕前筛查是预防罕见病的有效途径。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遗传代谢病学组组长 杨艳玲:每一个人身上都至少带着几百种致病基因的变异,这几百种致病基因变异大多数情况下它是隐性遗传,它是不往下遗传的。但是如果夫妻俩碰巧都携带相同的基因变异的话,那就有可能凑成一对,在下一代就会发病了,这是罕见病为什么离我们这么近的原因。

据了解,罕见病大多数是单基因病,很多罕见病在家族中是首例,因此专家建议,预防罕见病的有效途径,是积极推进孕前相关筛查。

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遗传代谢病学组组长 杨艳玲:我们希望推进的策略是携带者筛查。这个携带者筛查是在孕前给夫妻俩做基因的分析,如果是碰巧夫妻俩都携带相同基因的变异,那她在怀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做胎儿的产前诊断。

除了产前诊断,专家还认为,早期诊断对罕见病患者至关重要,具有特别高的临床和治疗价值。

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用串联质谱平台对新生儿进行甲基丙二酸血症筛查。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邹卉:如果我足够早筛查出来,目前来说都有比较特效的药物,或者是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孩子是需要吃特殊奶粉的,这些都是可以给孩子有一个很好的预后。

相关阅读

  • 2.29国际罕见病日丨关注罕见 点亮生命之光

  • 今天(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 关注罕见、点亮生命之光,弱有所扶、践行人民至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已经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全球预计有3亿名
  • 石家庄市公布孕妇免费筛查项目定点机构

  • 记者从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获悉,2024年石家庄市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民生工程定点产前诊断机构、产前筛查机构和合作医学检验实验室名单日前确定,开始面向全社会进行发布并接受
  • 龙年首场寒潮来袭,这些多发“急病”需注意

  • 武汉晚报2月19日讯(记者江梦晴)根据气象部门预报,18日晚起,武汉新一轮寒潮来袭。未来一周将有寒潮大风、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降温幅度将达18℃~20℃。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中方坚决反对日本启动第四批核污染水排海

  •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董雪、刘杨)针对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启动第四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8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要求日方停止这一错误行为。  当
  • 商务部召开外资24条落实情况专场解读圆桌会

  • 2月28日上午,商务部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介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外资24条)有关落实情况。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