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看这几家机场如何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日期: 来源:中国民航报收集编辑:中国民航报

近日,随着第三季度报告发布,国内上市机场迎来久违的高光时刻——在7个上市机场中,有5个实现盈利。对受疫情影响深陷亏损泥潭多时的民航业来说,这一消息无疑令人振奋。机场为何能在第三季度走出困境?其第三季度报告呈现出哪些特点?新航季的到来又将为机场行业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季度营收业绩亮眼

除海口美兰空港外,国内6个上市机场近期相继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在关键经营指标方面,各大机场纷纷在第三季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上海机场营业收入创新高,达30.52亿元,同比增长90.43%,归母净利润为3.64亿元;广州白云机场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34.63%,归母净利润约1.2亿元;海南机场实现营业收入11.66亿元,同比增长69.37%,归母净利润为2.06亿元;深圳机场实现营业收入10.95亿元,同比增长50.61%,归母净利润为2.19亿元;厦门空港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56.65%,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

对于主要会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原因,每个机场的情况各有不同,但部分机场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主要系本期机场业务因市场行情向好,收入同比增长。“对机场和航空公司来说,每年第三季度都十分重要。由于包括暑运与中秋、国庆双节这两个重要节点,第三季度往往被看作是民航运输业的‘黄金时段’。”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机场管理系教授张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第三季度,行业总体运输规模基本恢复至疫情发生前水平,全国民航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8亿人次,同比增长108.3%,客运规模创季度历史新高。因此,机场盈利情况改善符合市场预期。”

“从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来看,自今年初以来,机场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正在不断增强”。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国栋分析:“与2022年同期相比,各机场的营业收入增长显著,达到30%~90%。但相较于2019年,除上海机场、深圳机场外,其他4个机场仍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

这一点也反应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上。根据2023年上半年财报,在国内6个上市机场中,上海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海南机场、厦门空港实现盈利,首都机场、深圳机场则未能实现扭亏。到了今年第三季度,除首都机场经营情况不及预期外,其他5个机场均已实现盈利。根据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截至今年9月30日,首都机场前9个月营业收入达32.27亿元,同比增长83.96%;净亏损约13.36亿元,同比收窄35.86%。对于首都机场经营情况不及预期的原因,有基金公司在研报中分析指出,主要是受客运量特别是国际客运量恢复较慢的影响。

不过,随着2023/2024年冬春航季的到来,首都机场的国际航班量将大幅增加,其扭亏为盈也值得期待。“综合几个上市机场的第三季度报告不难看出,在国内航空出行需求方面,国内市场已经基本恢复,有些机场甚至已经超过疫情发生前水平。国际市场需求恢复趋势比较明确,出入境客运航班量大幅增长,这给整个机场行业带来了极大的信心。”张凤说。

非航空性业务蓄势待发

作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上市机场为何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走出亏损困境?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主要与机场的收入结构和来源有关。

李国栋告诉记者,一方面,在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民航业长期被抑制的出行需求得到强劲释放,航空市场快速复苏。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间,出于成本控制以及未来转型需求,机场管理机构对部分劳动密集型业务进行了外包,增强了对人力成本控制的灵活性。这些举措都有助于帮助机场提升业绩修复能力。

在收入来源方面,机场营业收入包括航空性业务收入和非航空性业务收入两大类。但无论是航空性业务收入还是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客流量都是根本。自今年初以来,旅客出行需求得到充分释放,民航市场持续稳步恢复,各大机场内人气十足。

客流量的恢复不仅为机场航空性业务收入带来增量,也为非航空性业务增长注入活力。近年来,非航空性业务收入在机场行业的占比不断提升。从体量来看,7个国内上市机场均为千万级国际或区域航空枢纽。张凤分析认为,“对此类机场而言,国际航班带来的免税业务收入在其非航空性业务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季度,首都机场国际航班的加密有效带动了国际客流量回升,对其非航产业的回暖起到了积极作用。上海机场数据显示,疫情发生前,免税业务为其贡献了约七成净利润。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国际旅客数量大幅减少,免税店的客流受到冲击,上海机场与中免集团签订了补充协议,对免税业务分成进行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机场的非航空性业务收入,从而导致资本市场对其重新估值。如今,随着国际航班稳步恢复,各方都在密切关注上海机场是否会再度调整免税业务经营策略。

在海南机场的营业收入来源中,免税业务同样是主力。近年来,海南机场旗下的三亚凤凰机场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和政策红利,大力发展免税业务。今年9月7日,随着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二期项目开业,凤凰机场成为全国首个机场隔离区内独栋免税购物综合体,为海南机场非航空性业务经营按下了“加速键”。

“不难预测,随着国际和地区客流快速恢复,这些大客流量的国际复合型枢纽机场的营收将稳步增长”。张凤表示,一方面,机场的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变现潜力将持续加大;另一方面,机场免税销售规模也将水涨船高。更重要的一点是,许多持观望态度的奢侈品品牌将重拾信心并进驻机场,这将进一步拉动免税客单价。除免税业务外,广告业务也是机场发力的重点。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例。今年上半年,广州白云机场广告业务已重回盈利状态,净利润为1.36亿元,与疫情发生前水平接近。“通过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在航空业务大幅下滑、行业面临前所未有考验的这几年,各大机场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逆势而上,不断在实践中调整、优化经营策略。这些努力为机场在后疫情时代快速走出困境奠定了基础。”张凤表示。

加大航空市场开拓力度

10月29日,全国民航开始执行2023/2024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对于新航季,各方充满期待。

记者从10月27日召开的民航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2024年冬春航季共有175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计划每周安排客货运航班11.7万班,2023/2024年冬春航季国际航线客运航班计划量约为2019/2020年冬春航季的70.7%。同时,根据民航局发布的消息,自11月9日起,中美间定期直飞客运航班开始逐步增班,2023/2024年冬春航季有望从目前每周48班增至每周70班,双方航空公司每周各运营35班。

众所周知,旅客吞吐量是机场和航空公司获得收益的根本。“在商业关系上,机场需要通过航空公司的航班起降获得收入,航空公司则需要机场的人员、设施支持才能完成生产。从这个角度来看,机场与航空公司既存在供需关系,也是唇齿相依的协作关系。”张凤说。由此可见,新航季国内、国际航班数量的增加,对机场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从各大机场和航空公司公布的航班计划来看,国际和地区航班成为新航季的发力重点之一。

机场方面,2023/2024年冬春航季,首都机场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245架次,较今年夏秋航季增加108架次。其中,国内航点(含港澳台地区)将达到128个;国际航点将恢复至73个,计划新增旧金山、巴库2个航点,加密至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等多个国际航点的航班。上海两场日均计划执飞航班2373架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4.7%;日均计划执飞境外航班672架次,将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6%。广州白云机场周均计划执飞航班11243架次,周均国内客运航班8906架次,周均国际航班数量将持续增加。深圳机场周均计划执飞航班超9100架次,其中周均计划执飞国际和地区客运航班超700架次。航空公司方面,2023/2024年冬春航季,国航日均计划执飞国际和地区航班超170班,航班计划量已恢复至2019年的70%以上。东航国际和地区航班计划达到每周1084班,将恢复至2019年的78.6%。随着冬春航季航班持续恢复,预计到今年底,国际航线恢复率将超过80%。南航方面,除了不断加快在澳新、东南亚及日韩等传统市场上的航班恢复节奏,其还将不断开辟至中西亚、中东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新航线。

李国栋分析,2023/2024年冬春航季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航空公司重点加密枢纽机场间的航班频次,围绕商务旅客出行需求打造航空快线,尤其是重点打造北京两场、上海两场、成都两场以及深圳机场、广州机场、重庆机场等枢纽机场间的航空快线。“对于枢纽机场而言,培育航空快线有助于提升机场服务品牌建设、提高旅客航空出行效率以及放大航空枢纽效应,不仅能带来更多旅客,也能为机场提供‘航空快线溢价’,从而改善机场运营状况”。

对于新航季,多家调研机构均在调研报告中指出,随着旅客量持续恢复、国际和地区旅客吞吐量占比进一步提升,机场的航空性业务以及非航空性业务活力将得到释放,变现潜力将持续加大,机场业绩与估值也有望得到修复。不过,业内专家也表示,当前民航业虽然正在逐步恢复,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比如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机场商业恢复不及预期以及政策变动等,因此需要整个行业通力协作,共创利益共生、共治、共享、共赢的大好局面。(中国民航报 记者王艺超)


相关阅读

  • 财政部将于12月在香港发行100亿元人民币国债

  •  中新网11月28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28日消息,根据有关工作安排,财政部将于12月1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23年第四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00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
  • 总投资50亿元! vivo重磅项目在莞成功摘牌!

  • 11月27日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用地在莞成功摘牌总投资50亿元11月27日,vivo智慧终端总部项目用地成功摘牌。该项目由维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位于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板块东
  • 比萨下沉:洋快餐的“中国逻辑”

  • 作者 | 程佳编辑 | 唐飞“中式汉堡”踢馆下,在华发展超30年的“洋快餐”赛道,迎来了久违的热闹。近日,必胜客对外喊出“2026年2万店”目标,换言之将要保持每年净增400-500家新店
  • 早盘A股主力资金前十净流入14.82亿元

  • 2023年11月28日,今日A股早盘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股份,共计净流入14.82亿元。其中N思泰克、捷荣技术、国机汽车位列前三,分别净流入2.54亿元、2.13亿元、1.74亿元。以上信息不构
  • 早盘A股主力资金前十板块净流入6.05亿元

  • 2023年11月28日,今日A股早盘主力资金前十板块,申万二级分类显示共计净流入6.05亿元,其中汽车服务、消费电子、元件板块主力净流入前三,分别净流入1.40亿元、9465万元、8720万元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看这几家机场如何在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 近日,随着第三季度报告发布,国内上市机场迎来久违的高光时刻——在7个上市机场中,有5个实现盈利。对受疫情影响深陷亏损泥潭多时的民航业来说,这一消息无疑令人振奋。机场为何能
  • 安徽阜南:持续稳定推进老年助餐行动

  • 落实老年助餐工作,用情用心用力为民办实事。近年来,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实施“家门口”就近布点,盘活存量资源,积极探索社区闲置配套服务用房,整合养老机构等多种助餐模式,为老年人
  • 邹平开启品牌引领乡村振兴模式

  • 日前,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乡村产业振兴品牌强农专题推介活动”成功举办,邹平市发布“中国玉米科创城”“邹平膳养”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开启品牌引领科技驱动的乡村
  • 不少娃已中招!国家卫健委最新答疑→

  • 一直以来,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而近期,全国各地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多。不少网友和家长表示:家里孩子“中招”,发烧、咳嗽等症状明显。据报道,国内多家医院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