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喜欢阅读的老师走得更远

日期: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收集编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优秀教师都是读出来的,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对于闫学老师的这句教育箴言我深信不疑。

作为教师,教书是我们的天职,读书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天职,不读书何以教书?

当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当读书嵌入我们的生命轨迹,当读书成为我们自我修炼、自我教育、自我推动的途径,我们就能凭借阅读,走向生命的觉醒,走向精神的发育,走向卓越和优秀。

01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

很多老师都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是闫学老师却说:“对每一个教师而言,当下最要紧的不是有没有读书的时间,而是你肯不肯选择阅读,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

如果你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阅读的时间总是充盈而丰富;如果你认为阅读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小事,那么给你再多的空余时间,你都不会把生活的视线转移到阅读上去。

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首先意味着我们要认识到阅读对于教师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教师,不是一登上讲台就变得优秀,更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教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自然而然就变得优秀。

很多老师虽然教了几十年书,其实只教了一年书,因为他一直在重复之前的“老调子”。一些老师虽然只教了几年书,却很快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因为他的每一节课都是大量的读书之后,精心思考下的智慧的结晶。

读书对于教师简直太重要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认知的提高、教育视野的扩大、教学知识结构的完善,都需要靠阅读这条自我修炼的最佳途径来去实现。

读书多了,我们的教育观念就自然会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读书多了,我们就明白教育这项工作绝对不是机械、无聊和琐碎的重复性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充满着创造性的精神探险。读书多了,我们才会发自内心的热爱课堂、热爱学生、热爱教育,生发出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攒足教师的专业底气,赢得教师职业生命的尊严。

02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有人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我不是很赞同这种观点,教师这份工作,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知识输出和思想输出,你的一桶水总有给完的那一天,当你身体里的那桶水干涸的时候,你又拿什么去给学生呢?

我认为教师应该成为一个源源不断流淌着的汪洋大海,他教给学生的,或者说教科书上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仅仅是他知识汪洋大海里的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充满着思想和智慧的汪洋大海呢?按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说法,唯有阅读,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不断补充自己知识的大海。

因此,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还意味着把阅读变成我们的生活习惯,把阅读这件事变得像吃饭、睡觉,乃至和呼吸一样自然。有人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这句话提醒着我们,工作时间决定着你的现实,业余时间则藏着你的未来。作为教师,你的业余时间是否在阅读,往往决定着你是否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个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他才会在阅读的磨刀石下,磨砺出敏锐的省察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

一个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他才不至于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他的精神发育才有生长的可能,他才能在课堂上“站着教书”。

一个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他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思想,才不会盲从于错误的社会观念,屈从于寡廉鲜耻的庸俗现实,才不会在功利主义的裹挟下改变自己为人师的原则和底线。

当下的教师其实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但我想,改变大环境不易,总可以改变自己所在教室的那个小环境。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让阅读成为自己推动自己的武器,让阅读照亮自己教育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才能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这份重任。

03喜欢阅读的老师走得更远

钱理群教授说:“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

教育也许就是这么简单,老师爱读书,学生爱读书,师生在课堂上针对读书的思考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碰撞,于是学生在对话中获得了生命的成长,教师在对话中获得了育人的智慧。

但最重要的前提是老师要爱读书,没有爱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有好的教育者,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有进德修业的主动意识,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我们要为生命而教育,为理想而教育,而不是为了饭碗、升学率或上级而教育。

爱读书的教师当然都是“寂寞”的,因为阅读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读书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有“板凳甘做十年冷”的毅力。

爱读书的教师还有可能被视为“异类”,因为他对于教育总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他总是想打破一些旧的东西,建立起新的东西。

爱读书的教师可能在领导眼里不太那么“听话”,因为他总是不愿意顺从外界,他总是在思考、在追寻、在创造,他想让自己的教育生命有尊严、有思想、有智慧。

但是我想说的是,喜欢阅读的教师在教育这条道路上也许走得很慢,但却走得更远。我们的学校管理者应该善待这些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应该引领老师们去爱上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先要带头阅读。

教育是关乎生命的事业,争分夺秒、急功近利、好快多省、不分昼夜拼命前进式的教育,只会让学生痛苦、家长焦虑、教师受罪。这样的教育与不读书不无关系,不读书自然不知道教育的规律是什么,生命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于是才会做出那么多违背教育规律和背离生命逻辑的荒唐举动。

我们的教育需要一批爱阅读的教师,需要一批真正懂教育的教师。教师爱阅读,应试教育的魔咒才有可能被打破;教师爱阅读,教室才有可能从充满恶性竞争的考场、“战场”变成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港湾。教师爱阅读,课堂面貌才会呈现出多种形态,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在教室里落地生根。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吧,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变优秀,更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一名有底气、有尊严、有思想的真正的教师。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吧,无限相信阅读的力量,它会支撑着你穿过生存的艰难、教育的泥泞、现实的焦灼,抵达教育的诗意和美好。

做一个爱读书的教师吧,读好有字之书,也要读好生活这本无字之书,教书的同时读书,育人的同时育己。

(作者:张飞,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皖北经济技术学校)

来源:中国教师报



相关阅读

  • “大家好,我是越南诗诗!”

  • 她生动讲述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收获20多万粉丝成为国际社交媒体网络红人她受邀多次参加“打卡中国”系列活动足迹遍布中华大地她的镜头记录了大美中国被人民日报、解放
  • 繁星 | 时光书单

  • ◇余慧图 | 视觉中国女儿将赴国外读书,她在为女儿收拾行李时发现一张20年前的手写书单。发黄的纸片上列着:《最好的幼儿百科系列》;《儿童心理教育故事》《我学会我成长》《我
  • 当你迷茫、内耗时,不妨记住《读者》这5句话

  • 自卑对我来说是一种阻力,也是一种推动力。——小小,《读者》2023年第13期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看待自卑?”有个回答说:“自卑意味着一个人对自我是敏感且有察觉的,这种特质
  • 《谋杀夏天》:那些忘不掉的少年往事

  • ■ 吴玫 虽然作者赵小赵为小说安排了“楔子”,将顾小白何以执念于那桩发生在夏天的谋杀铺垫得非常饱满,但在接下来标题分别为“消失的萤火虫”“流浪歌手的情人”“与
  • 到2025年,加快办好“家门口”新优质学校

  •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山西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喜欢阅读的老师走得更远

  • “优秀教师都是读出来的,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对于闫学老师的这句教育箴言我深信不疑。作为教师,教书是我们的天职,读书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天职,不读书何以教书
  • 内蒙古:乡村最甜的打开方式

  • 一个个樱桃红里透亮,一颗颗草莓浓郁香甜。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卜尔汉图镇乌兰计二村,我们找到了乡村振兴最甜的打开方式,这些挂在枝头的累累硕果,不仅美了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