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铁人”精神历久弥新 凝聚奋进磅礴力量

日期: 来源:云上酒泉收集编辑:云上酒泉

甘当“老黄牛”

“小时候常听大人讲,玉门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长大后对‘铁人’了解越多,越感到自豪。无论我走到哪,自我介绍的第一句话都是:我来自‘铁人’王进喜的故乡。”

说这句话的人是玉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陈会琴。热爱卫生事业的她,坚持奋战在基层医疗单位临床一线,发扬“铁人”精神,在岗位上埋头苦干。

“面对困难时,我只想怎样解决,从来不找借口。每当觉得自己遇到了不可逾越的困难时,我总能想到王进喜,‘铁人’精神激励着我,让我有信心解决面对的所有困难。”陈会琴说。

陈会琴入户为老人检查身体

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陈会琴一直就职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2011年,她开始担任家庭医生。陈会琴努力提高工作技能,积极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从一名妇产科主治医生晋升为全科副主任医生,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脑梗塞后遗症、冠心病等病症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成为家庭医生以来,她带领团队多次到居民家中讲解国家公共卫生服务各项优惠政策,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优质、方便、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走进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听讲解员讲述王进喜的生平事迹,我内心的敬佩更多了。我要向王进喜学习,甘当‘老黄牛’,勇于拼搏奉献。”陈会琴说。

“铁人”精神是玉门不断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是不畏艰难、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铁人”精神的内核动力正在源源不断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蓬勃动力,在新征程上谱写玉门发展的新篇章。

村居换新颜

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是“铁人”王进喜的出生地、成长地,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近年来,铁人村按照“铁人”精神筑根基、党建引领聚合力、改革创新促发展、乡村振兴谱新篇的发展思路,抓好“铁人”精神传承、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工作,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铁人”故乡用可喜的发展成果诠释对“铁人”精神的最好传承。

今年,铁人村吸引了超3万名游客前来参观。铁人村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发挥城乡融合独特优势,开放铁人事迹陈列馆、铁人故居遗址、农耕文化博物馆等集中展示“铁人”精神丰富内涵的场馆,让铁人村向红色强村迈进。

由铁人村村民自发成立的文化艺术团,以眉户戏为基础,创作了《王进喜的童年》情景剧,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铁人”故事。剧目编排与演出全部由村民完成,他们把对王进喜的质朴感情进行表达和弘扬,让“铁人”精神成为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

除眉户戏外,铁人村文化艺术团还创作了快板、歌伴舞、小品等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作品,2008年成立至今已演出上百场。“我们是铁人村的村民,从小听着王进喜的故事长大。王进喜是全国人民的英雄,宣传‘铁人’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铁人村文化艺术团团长厉万祥说。

近年来,铁人村大力发展韭菜产业,建设了占地300亩集韭菜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盆景韭菜种植、韭菜附属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韭菜产业园。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新型有机韭菜栽培示范基地,提升韭菜产业现代化水平,逐渐形成了高标准的产业发展趋势。如今,铁人村的村民日子红火了,钱包更鼓了。

至目前,铁人村建成日光温室1195座2480亩,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走进铁人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两旁是一排排双层复式小楼,房前屋后花草掩映、绿树成荫。恬静的田园风光引人驻足。

“至目前,村里已建设新农房54栋、240套,实现暖气集中供应、快递村村通、网络家家有。”铁人村监委会主任王宏说。

铁人村学习推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先后实施了铁人新村高标准住宅建设、铁人故居纪念馆改造提升、文化广场建设、新村河道治理等工程,配套实施“绿美亮净”工程,一幅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家园画卷已然绘就。

去年,铁人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甘肃省乡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在“铁人”精神的支撑和引领下,铁人故里正以新发展速度展示出全新面貌,成为富裕文明新农村的样板。

薪火永相传

近日,在玉门市的广场公园、大街小巷,市民常能从广播中听到“铁人”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雄厚声音。据了解,这是玉门市委、市政府在“铁人”诞辰100周年之际推出的原创广播剧《铁人王进喜》。

“今年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我们创作了广播剧《铁人王进喜》,对传承和弘扬‘铁人’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广播剧编剧周福春说。

该剧以“铁人”精神为核心,以“铁人”成长经历为主线,串联起王进喜出生到逝世47年的典型事迹。通过大战白杨河、勇跳泥浆池、大会树标兵、乐观抗病魔等故事,凸显了“铁人”质朴饱满的感情世界和真诚坦荡的人物性格。王进喜“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家国情怀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实质,反映了石油人不忘初心、艰苦创业,担当使命、产业报国的奋斗历程,展示了石油先辈们苦干实干、为油拼搏的精神风貌。

“演员的声音非常有感染力,每当我收听广播剧时,老一辈人跳入冰池搅泥浆、轰轰烈烈大会战的场景就会浮现在脑海中。”玉门市新市区兰新社区居民李玉琴说。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等75个“第一”在玉门诞生。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万千石油工人用顽强的生命和意志艰苦奋斗,在茫茫荒原上绘就了壮丽的生命画卷。

伟大的精神,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榜样的名字,不因斗转星移而磨灭。如今,“铁人”精神始终焕发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谢 欢 郭晋良 酒泉融媒记者 张静 见习记者 白雪)

责任编辑:赵瑾

见习编辑:杨阳

相关阅读

  • 帮助他人,幸福的是自己

  • 如果说拐杖、笑容是李桂梅的外在标志,那么纯善、大爱则是她的内在写照。李桂梅是一名志愿者。十几年来,她和几百名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一起,做了许多让人钦佩的善举。他们传承中华
  • 玉门市全力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

  • 凝神谋发展 实干兴陇原——“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丨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项目建设之快——玉门市全力打造投资兴业新高地企业开办手续由30个工作日压缩至0.5个工作日办结;招商引
  • 玉门市成功创建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

  • 近日,玉门市成功创建甘肃省智慧教育示范区,玉门市第三小学被认定为省级智慧教育标杆校。三年来,我市始终将“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作为重点工程,坚持以“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为
  • 玉门市:多点发力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 乡土人才是发展草根经济的“金种子”,带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近年来,玉门市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
  • 玉门市:守好粮仓助力粮食安全

  • 玉门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从培育良种、精心种植、科学储存几方面守住管好“玉门粮仓”,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 玉门市:“流动博物馆”进社区 历史文化近群众

  • 近日,在黄花街道“流动博物馆”为群众献上了一场文化大餐,市博物馆以展板的形式向社区群众讲述玉门的历史故事,为附近居民和过往群众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课。活动现场
  • 玉门市“点线面”结合优化社保服务模式

  • 今年以来,玉门市积极探索社保服务模式,找准“落脚点”,理清“连接线”,拓宽“服务面”,努力打造出“贴心式”社保服务品牌,为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准确、高效、便捷、安全的社保服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铁人”精神历久弥新 凝聚奋进磅礴力量

  • 甘当“老黄牛”“小时候常听大人讲,玉门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长大后对‘铁人’了解越多,越感到自豪。无论我走到哪,自我介绍的第一句话都是:我来自‘铁人’王进喜的故乡。”说
  • 探索规范化的个性教育,做好住培工作第一站

  • “规范化”是住培工作最根本的要求,“出口同质”贯穿住培工作的全过程。入科教育作为住培工作开展的第一站,绝不是简单的宣教或走流程。其培训质量及是否规范化直接影响后续工
  • 恶犬撕咬2岁女童,养犬管理条例管用吗?

  •   10月16日,四川崇州一小区内,2岁女童被一条罗威纳犬撕咬,致全身多处咬伤,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17日仍在昏迷中。孩子被撕咬的监控视频画面令人揪心,这样的恶劣事件让人愤怒
  • “绘事后素”与中华美育精神

  •   据《考工记》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凡画缋之事,后素功。”《论语·八佾》篇,孔子对子夏“‘巧笑倩兮,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