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家医+网格” 百姓家门口有“医靠”

日期: 来源:当代健康报收集编辑:当代健康报

通过“网格吹哨、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医后跟踪”医网联动,将医疗大健康融入基层小网格,零距离服务让百姓贴心更暖心;健康“积分”和社区“积分”互通共用,“积分”当钱花,让百姓主动拥抱健康……为破解基层百姓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剂“良方”,助百姓找到就医“最优解”。

  “家医+网格”百姓家门口有“医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百姓健康的第一道“守门人”。作为居民“老熟人”、健康“大管家”,如何让基层百姓就近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街道,大病不出区”,一起走进章丘区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看他们的“新路径”。

  网格员吹哨 家医来报到

  儿女不在身边,老人看病最怕麻烦。章丘区文祖街道地处山区,辖区群众中高龄居多,且部分出行不便,作为需要健康管理的重点人群,他们往往忽视了健康管理,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缺乏科学健康生活常识。遇到小病小痛,由于怕去医院程序复杂,需要提前预约、排队等等,多数会选择在家自行用药控制。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百姓甚至擅自调整用药量,有的甚至服用过期药……就近享受专业便捷的健康服务成为很多老人的心愿。  

  而社区小网格便发挥了大作用。“作为居民贴心大管家,社区网格员对管辖区域重点人群情况烂熟于心。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计生专干‘人熟、地熟、事熟、物熟’的优势,在日常巡查工作中,当好前沿哨兵,主动发现重点人群。”章丘区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王鹏介绍。

  “我们每天都会巡查辖区,关注独居老人、重点人群以及有特殊需求的家庭。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即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家庭医生随即开展上门服务、就医随访等,确保居民得到及时专业诊治。”文祖街道文昌社区网格员赵桂芬说。  

  由网格员“引路”,推进家庭医生团队前移服务关口的融合互动模式,成为居民坚实新“医”靠。“多亏了你们,孩子不在身边,我眼神也不好,哪寻思这药还能过期,怪不得吃不吃的也不管事呢。”文昌社区居民郭大娘连连道谢,原来,在一次网格员入户巡查时,细心的网格员李秀茹发现老人竟然在服用过期药,她当即就报告给了辖区的家庭医生,家庭医生立刻与老人取得了联系,及时为老人更换了新药品。

  “通过家庭医生与微网格员的紧密配合,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辖区居民享受到个性化的健康服务。”王鹏介绍,通过“网格发现、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医后跟踪”工作机制,构建起网格员+家医团队兜底、全科服务团队巡诊、二级以上专家团队定期指导、省市专家远程会诊的四级模式,形成“一户一个家庭签约医生、一名健康监测微网格员、一村一个家医全科综合服务团队”的新型公卫、家医、网格三结合服务模式。

  家医入“网”百姓有“医靠”

  “以前看病,需要大老远往返,现在一抬脚在家门口就能查体,真是太方便了。”6月7日早八点,文祖街道文昌社区家医驿站里,前来接受健康服务的居民排起了长龙。  

  “今儿周五,正好是咱们网格员为社区居民集中监测的日子,这不大家伙早早就赶来了。”文昌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善梓介绍,“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新建设的家医驿站,就像一个小型诊所,集医疗、保健、健康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健康服务。”在文昌社区家医驿站,除了配有血糖仪、血压检测仪等基础医疗设备,还配有专门的中医针灸按摩室。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今年四月该中心在文昌社区创新建设家医驿站健康服务模式,实现家医+网格的深入融合。“通过日常居民自测、每周网格员集中监测、每月家庭医生巡诊指导相结合,做实、做细健康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同时,也为社区治理和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王鹏介绍。

  “大娘,您这血压太高了,高压都到237了,得赶紧看大夫才行。”社区网格员李秀茹在给居民测量血压时,发现靖永珍老人血压异常,在将老人健康信息录入家医随访系统的同时,她立即将这一情况反馈给了家庭医生张明岩,正在巡诊的张大夫立马迎上前,细细诊断,并第一时间为老人开具了处方。经过一周多的用药调理,目前老人的血压已经恢复正常。“现在有网格员助力,我们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更精准了。”张明岩说。

  “我家老人血糖高、血压也高,之前需要我们时常要陪同去医院。现在在家医驿站里,有网格员还有家庭医生,定期给老人测血糖,量血压,开处方,真是太方便了,我们在外上班也更安心了。”对于家医驿站,文昌社区的居民无不啧啧称赞。  

  除了定期开展义诊、查体等活动,家医驿站还是健康教育、健康康复指导、积分累计和兑换等服务的综合场所。前几天,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家医驿站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医药养生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向居民们普及中医药在预防疾病、调理身体方面的作用,还与居民一起制作具有养生功效的香囊,潜移默化中将健康生活的理念融入百姓生活。

  “积分”当钱花健康带回家

  “积极参与健康检查,给您一个积分卡,请收好。”在享受健康服务后,文昌社区网格员赵桂芬将一张健康积分卡递到田文芬老人手中。还提醒她可以到村里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也可以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减免医药费或者享受中医理疗服务。  

  “来测个血压血糖还能有积分,真是太好了,我现在都有二十多个健康积分了,等我再攒攒就去街道卫生中心做个CT。”72岁的田文芬老人拿着积分卡,高兴地对记者说。在文昌社区,像田文芬这样关注健康积分的老人越来越多,“对于一些平时较少关注健康的居民来说,健康积分无疑是一种有效激励。通过这个机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积极参与到社区健康服务中来。”王鹏介绍。

  据了解,为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自我健康服务,自觉做“健康第一责任人”,今年4月初,文祖街道创新实施“健康积分”基层治理模式。对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的居民,由村级视情进行“健康加分”,积分可到该中心兑换健康检查、中医理疗等服务内容,也可兑换社区提供的日常所需生活用品,真正实现健康“积分”与乡村治理“积分”互通共用。  

  “肝功44积分,DR是90积分,CT是270个积分……”在文昌社区积分超市,王善梓指着挂在墙上的文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分项目明细表介绍,“以前老百姓对自己的健康情况也不那么重视,自打实施健康积分以来,老百姓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也更关注自己的健康了。”活动实施虽然仅两个多月的时间,但社区已经有280名居民利用积分兑换了积分卡、健康服务、实物。居民参与社区活动获得的积分可用于卫生院健康服务项目兑换,保障居民健康;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及时就诊生成的健康积分可兑换社区奖励,鼓励居民增强健康意识。

  “健康积分,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百姓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家庭医生更好地提供菜单式服务。通过积分激励,百姓健康可量化、可积累、可兑换,可以促使百姓主动关注健康、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真正将健康服务落到实处。”王鹏介绍。

  “文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家医+网格’服务,真正打通了家医签约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我们将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网格员力量,构建起‘筛、查、管、治、访’五位一体的信息化健康管理模式,在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全面铺开,切实兜牢百姓健康网底。”章丘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乃成说。


记者:吕娜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 网格议事汇民意,邻里党群一家亲

  • 把子肉、酸菜鱼、热豆腐、盐豆炒鸡蛋……6月2日中午,在江苏徐州新沂市新安街道沭宾小区养老服务中心食堂里,刚出锅的菜肴被整齐地摆放在菜台上,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老人们一
  • 武汉医学会在全市开展世界高血压日主题活动

  • 高血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被称为“无声的杀手”。近期,武汉医学会心血管病
  • 村医孙少辉:守护村民健康,吃住在村卫生室

  •   孙少辉在工作中“高血压患者300人,糖尿病患者64人,肿瘤患者近30人,残疾人81人……”在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保安社区五魁卫生室里,57岁的孙少辉忙个不停,一会儿给患病的村民吊
  • 邯郸市率先全面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改革

  • 邯郸市率先全面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改革239家科技企业获授信132.06亿元,获贷款90.84亿元6月7日,记者从邯郸市科技局了解到,邯郸市作为河北省首个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城市,已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家医+网格” 百姓家门口有“医靠”

  • 通过“网格吹哨、家医报到、识别干预、及时转诊、医后跟踪”医网联动,将医疗大健康融入基层小网格,零距离服务让百姓贴心更暖心;健康“积分”和社区“积分”互通共用,“积分”当
  • 我区启动本年度居民路侧停车认证

  • 记者从区城市管理委(交通委)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海淀区机动车停车管理,治理路侧停车秩序和规范路侧停车收费,保障居民停车需求,我区启动本年度居民路侧停车认证,今年将首次采取线下
  • 我区宗教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启动

  • 6月6日下午,区委统战部(区民宗侨办)举行“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2024年海淀区宗教界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全区各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代表共70余人参加
  • 守望民俗文化 延续文明根脉

  •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修复重建的关中传统民居一角。 受访单位供图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正门。 受访单位供图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内展出的关中传统民居建筑构件(5月21日摄)。 记者
  • 32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彰显文物大区厚重底色

  • 近日,“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历史文明——2024年海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日”活动在圆明园举办。北京市文物局考古处、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圆明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