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解纷止争 和谐春城 昆明探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路径

日期: 来源:昆明日报收集编辑:昆明日报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昆明市树牢底线思维,坚守“全周期防控”理念,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日前,“全媒体看昆明市域社会治理”主题宣传活动第15站走进昆明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指挥部,探究昆明如何通过“双语调解”化民怨、“民情驿站”解民忧,探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路径。

“双语调解”化民怨

走进“阿诗玛”调解室,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诉讼指南、日常法规,“客厅”沙发上摆放着彝族刺绣抱枕,墙上写着彝族谚语“白纸黑字有理有据,火草麻布经纬分明”……这些小细节让来办事的彝族群众倍感亲切。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石林县人民法院先后创建“阿诗玛”和“高玛饶”两个彝汉双语调解室,把辖区内从事律师、法律服务工作的50多名彝族同胞选聘为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其懂法律、知民情、晓风俗的优势,运用富有彝乡特色的“双语调解”模式,让纠纷止于萌芽、化解在诉前。

今年发生的一起纠纷案件,令石林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官海娇印象深刻。作为原告的夫妻育有6个子女,如今两人年事已高,且妻子正生病住院,两个儿子多年来不闻不问,未尽赡养义务,老人一纸诉状将儿子告上法庭。

石林人民法院的法官和特邀调解员李玉仙将双方请到了“阿诗玛”调解室,运用“双语调解”,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两个儿子为何不赡养老人?如何才能“化干戈为玉帛”?为化解积怨,李玉仙打出了“两张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规定,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支付赡养费等权利。”“法律牌”一出,效果初显,两个儿子反思自己的行为。“人都有老去的一天,你们以后老了也需要子女照顾。父母在时要多尽孝,不要等父母长辞后才懊悔。你们现在的言行举止也影响着你们的子女……”“道理牌”让兄弟俩幡然醒悟。经过调解,两个儿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现场支付了应付的赡养费,并对后续的医疗费用共同承担达成一致意见。

“该案并不复杂,关键就是沟通障碍,要是只跟当事人谈法律规定,他们可能一知半解,但谈起彝族尊老敬老的传统,他们就全明白了。”李玉仙长舒一口气。

“麻要顺丝搓,人要顺理说”。既懂法律知识,又能说一口地道的彝语——这让李玉仙在调解工作中事半功倍,“双语调解”成为她手中的针线,用来“缝补”矛盾的裂痕。“群众的事无小事,诉前调解对百姓而言是最高效和最低成本的纠纷解决方案。”李玉仙说。

截至目前,“阿诗玛”调解室共成功调解涉少数民族案件2300余件,接待群众咨询1.5万余人次。

这只是石林县送法上门、快速解纷的一个缩影。石林县人民法院下沉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已设立旅游巡回法庭、台创园巡回审判点、彝族第一村、小箐村4个巡回办案点,将司法服务送到景区、台创企业和群众家门口。

法官、调解员来到大糯黑村进行双语普法宣传。赵伟 摄

石林县圭山镇大糯黑村有1000多人,彝族群众占比达99%以上,村里有很多彝族老人不会说汉语。有纠纷怎么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人民调解有哪些流程?

7月21日,石林县人民法院法官、“阿诗玛”调解室调解员一起来到大糯黑村进行双语普法,推动普法强基走进群众身边。法官、调解员与村民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乡音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让矛盾纠纷止于萌芽。

与此同时,石林县人民法院还组建5个速裁团队,实行法官、法官助理和调解员“一个团队一体办理”,“双语调解”助力速裁团队跑出“加速度”。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石林县人民法院速裁团队审理期限相较同期缩短了8.54%,大幅提升办案质效。

“民情驿站”解民忧

东川区碧谷街道桥北社区是典型的混合型社区,离退休职工、老年人占大多数,且由于子女常年外出务工,社区有很多独居老人。

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不完善该找谁?群众的这些急难愁盼问题都能在“民情驿站”找到答案。

桥北社区以“民情驿站”建设为依托,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开办“老年人爱心小饭桌”,解决社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就餐及日常生活问题。“社区老人可以按时到‘小饭桌’就餐,对于生病、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还可以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桥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田学清介绍。

“民情驿站”成了社区居民聊家常、诉心声的好去处。赵伟 摄

此外,桥北社区安排党员志愿者在“民情驿站”轮流值周,接待来访群众,第一时间获悉居民诉求。社区还设立专职联络员,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排查网络。联络员由社区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定期汇报发现的问题。

一来二去,“民情驿站”成了社区居民聊家常、诉心声的好去处。“有困难、有问题直接到‘民情驿站’寻求帮助,矛盾不出社区,大家都能和谐相处。”全国劳模、居民代表姜福生说。

近年来,东川区构建“1+1+N”组织体系,推进“问题收集—驿站吹哨—部门报到—问题处理—答复反馈—综合评价—核实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建设,做到对群众反映合理诉求解决到位、群众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群众无理诉求解释疏导到位,规范“民情驿站”建设,切实解决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东川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以“党建+警务+物业+居民”为统领,建立“民情驿站”三级责任体系,以区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区公安局局长、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为副组长,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乡镇党(工)委班子成员、村(社区)挂钩领导担任“民情驿站”指导员,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站长,社区民警、网格员、调解员、社会治安志愿者等为成员,定期组织政策宣讲、形势分析、群众家访座谈等活动,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

东川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川区充分发挥乡镇干部、网格员、调解员、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网格优势,利用“民情驿站”就地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东川区将辖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制定民情网格包保细化表,每个网格由1名网格长、1名网格小组长及若干个楼栋长和志愿者负责,对“民情驿站”群众来访和收集的矛盾纠纷做到“四及时”,即及时排查、及时掌握、及时上报、及时化解;对网格内的人、房屋、单位等基本信息,每季度采集更新1次,每季度召开1次社区议事会,搭建物业公司主动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间。

“民情驿站”是昆明市探索溯源治理多元解纷新路径的缩影。目前,东川区已在9个乡镇、20个村(社区)推进“民情驿站”建设工作,整合现有资源和力量进驻“民情驿站”,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到家里、做到群众心里,使“民情驿站”成为解决群众烦心事的“暖心站”。近年来,全区累计收集各类矛盾纠纷信息561条,有效处置化解率达95%以上,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唐丽 王瑜 张庆圆 报道

相关阅读

  • “小单元”楼栋长 守护和谐平安“大社区”

  • “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我们不能带着个人感情倾向去调解,而是要站在矛盾双方的立场去看待、化解他们的纠纷,首先要……”日前,合肥市瑶海区嘉山路司法所在小区楼栋长中又举办了一
  • 寿光田柳镇: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

  •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反诈意识,近日,寿光市田柳镇利用“田柳大集”的契机,开展了反电诈及打击养老诈骗宣传活动,切实增强了群众的防范意识,为构建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 临淄:城市更新 托起高品质民生

  • 临淄融媒讯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临淄区始终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用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果让群众获得
  • 小夏、夏伯、夏哥…都是群众眼中的夏合国

  • 每次见他,总是头戴警帽,佩戴工作牌,手提公文包,衬衫熨得笔挺。与群众说话时含着笑,语速不急不缓,自带平和、可靠的气场,让人觉得十分亲切。他就是群众口中的“夏伯”——兴义市公安
  • 江畔“枫”警的社区工作“法宝”二三件

  • 刚下过雨的北盘江镇,微风吹拂,略带凉意,路旁的两只小花狗你追我赶,在龙井社区,北盘江中心派出所社区民警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警民相处其乐融融,都得益于派出所创新社区警
  • 广州番禺警方成功为群众寻回遗失手机

  • “特向公安厅领导表彰番禺区化龙镇派出所的陈志雄警官(警员编号:034288)帮我找回丢失的手机,我竟然没有想到他能为了给我找手机到大棚区、走街串巷找线索,不以事小而不为,他是真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关爱肠道,常享健康”科普讲座进社区

  • 为了提高公众的肠道健康意识,关注身体发出的警示,保障身体健康。7月22日下午,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爱肠道,常享健康”科普讲座走进城南街道奥林社区,由消化内科主任蒋梦
  • 昆明:节能降碳 向绿而行

  • 近年来,昆明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把节能降碳作为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黑龙江省部分河流超过警戒水位

  • 7月25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获悉,截至25日8时,少陵河龙泉镇站(巴彦县龙泉镇金三角屯)水位为97.02米,超警戒水位(97米)0.02米;木兰达河新北村站(木兰县新民乡新北村)水位为99.